孩子两岁断奶,老人要把孩子带走,不让看到我,对吗?

呕吼妹妹


不对,坚决反对!

说实话,这个时候婆婆把孩子带走绝对不是真正心疼你和孩子。

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的婆婆也有类似的想法和做法。

我老公哥哥的孩子就是那样,孩子断奶,就被婆婆要求去上班,她带孩子,说实话,婆婆带出来的真是的,有没教养,自私自利,说脏话,当妈妈发现时,根本不好管,可是婆婆平时总是在孩子妈年前表扬孩子多聪明,多伶俐,特别知道疼奶奶。

我儿子现在九个月了,她婆婆也是同样说我,我直接会给他,我的孩子我自己养。


焦糖玛奇朵lady


您好,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姝心,我用自己亲身体验告诉您,孩子断奶,老人把孩子带走并不让看到您,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我就是前车之鉴,可能这样老人自以为能快点断了孩子吃奶的念想,以前很多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但是我经历了这种方法之后,发现太不科学了,我特别后悔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以前无论做什么都要妈妈的孩子,回来后晚上不和妈妈睡觉了;

我家老二一岁八个月的时候,我婆婆想回老家玩一段时间,就想着给孩子断奶,我当时工作也很忙,就同意她把孩子带回去了。头两天婆婆担心孩子惦记着吃奶,不让我给孩子发视频。后来过了两天我跟孩子视频的时候,孩子说想妈妈,哭的很伤心。我婆婆又自认为孩子好不简单不想妈妈了,说我一视频就勾起了她的回忆,后来就找各种别的理由很少跟我视频了。


就这样过了20天,孩子回到我身边的时候,母乳虽然是断了,但是孩子还是心里还是很难受的,刚开始都不让我抱,后来熟悉了,她还时不时地掀起我的衣服,在我旁边蹭,我告诉她,“宝宝长大了,母乳就没有了。母乳送去给别的小宝宝吃去了。”她虽然接受了现实,但是能看出她特别委屈。而且重点是回来后,她晚上不和我睡觉了。短短20天的分离把之前我一个人带她的一年八个月全否定了,以前还在粘我粘的要命,我晚上去上个厕所,她都会粘我身上的。我觉得她心里最初肯定是害怕的,她肯定以为妈妈抛弃她了,才看不到妈妈。我不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从回到我身边后,晚上一直不和我睡,现在已经过去十个月了。我真的是后悔死了,因为二十天,后面也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弥补

2.孩子常常表现得特别没有安全感;

才两岁这么小的孩子没有分别这方面的概念的,孩子看不到妈妈,他可能就会以为妈妈不要他了,抛弃他了。孩子三岁前,是否得到母亲稳定有规律的照顾,决定了她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这种基于对母亲的信任所发展出来的安全感,会直接影响他的一生

。我家老二断奶前性格特别好,无论谁逗她,她都笑;无论谁想抱她,只要一伸手,她就会要别人抱,我之前还特别担心被坏人抱走了。结果回老家20天后,看到陌生人就哭,更别说让别人抱了。我在家的时候,她就不停地在找我,生怕我跑了,特别没有安全感。唉,真的是特别后悔!

我就是前车之鉴,宝妈一定要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


姝心


2岁了,可以多跟宝宝说,不吃奶了

我的1岁半断奶,本来也是喂到2岁的,后面他都吸烂了,太痛了,不想给他吸了,跟他说妈妈奶奶痛,都出血了,我家宝宝那个时候以为我骗他,他都要我拉开衣服给他看,拉开衣服他看到出血了又想吃,我提前擦了风油精在奶嘴上,他吸了一口,辣的,也就不敢吸第二口了[泪奔][泪奔]一天晚上就断了,第二天他自己起床爬下去找吃的[捂脸]

断奶我都是自己断,断奶过程娃他爸跟死了一样,没区别,所以我也不想说他什么

自己照顾好自己就好了


我不可爱我很疯


给宝宝断奶不建议采用母子分离的方法,这对宝宝的情感来说,妈妈的奶可以不吃但是不能离开妈妈的身边,长时间的母子分离导致宝宝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母乳依赖性强的宝宝,因为看不到妈妈会产生焦虑情绪,容易造成宝宝不愿吃东西、不愿与人接触、烦躁不安哭闹、睡眠不好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宝宝身体健康!

推荐以下方法

1.逐步断奶:先减少白天的喂奶次数,逐渐的过渡到白天不在喂奶,在逐步断掉夜奶,这样宝宝可以慢慢适应,妈妈也不受涨奶痛苦。

2.时期的选择:尽量选择春、秋季,避开宝宝容易生病的夏、冬季,选择宝宝身体状况良好,家庭生活稳定的时期。

3.做好断奶过渡期准备:断奶前一定要让宝宝先接受配方奶粉跟奶瓶,逐步从少到多添加辅食。

4.断奶期间一定要给宝宝高质量的陪伴:让宝宝主动放弃吃奶是宝宝勇敢成长的重要部分,这期间宝宝心里肯定会有些遗憾、焦虑无所适从,这是妈妈需要用行动来告诉宝宝即使告别了母乳,但妈妈对他的关心疼爱一点没有减少。


月亮的窝


无论如何要亲自带到三岁,就算不能做全职妈妈,每天下班之后能高质量的陪伴也是很好的。不知道老人为什么执意要把孩子带走,这很影响你们亲子关系的建立,过了这个特殊时期,想再去弥补是不可能的。

3岁之前是情感扶养,这个最好是有母亲来完成,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开始就和妈妈建立情感链接了,宝宝在妈妈身边会非常有安全感,满足有幸福,如果人为隔断这个链接,宝宝和妈妈的亲自关系很难建立起来进而也会影响到他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试想一下从小被强行和妈妈分开,这种体验会让他难以再建立信任感,长大后也不容易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蹊宝麻麻


断奶不需要离开妈妈。

老一辈一般用这种方式断奶,并建议子女用这种方式。大部分也是成功的。但是孩子遭罪大人也头疼,入睡难,半夜醒哭,不爱吃饭。断奶成功的时候更是孩子生病的开始,经常看到身边因为分离式断奶生病的宝宝,可怜巴巴的。

我个人建议是自然离乳,孩子越长大明白的越多,奶水变少,孩子营养品跟上,奶粉跟上,自然就不想吃了。如果想早一点,可以在宝宝一岁左右的时候碎碎念,告诉宝宝,妈妈没有奶了,干吸妈妈很疼,也可以摸一摸,确认一下没有了。这样反复强调。宝宝都是跟聪明的,都会体谅妈妈,会主动给妈妈说不要了。我家两个孩子都是这样。大人引导很重要,平时跟上营养,宝宝过渡很自然。


楠方有雪呀


把孩子带走,一两周不见到你,是可以自然离乳,但这个做法太过“暴力”,除了给孩子增加心理创伤没有任何好处。2岁的孩子已经完全能懂大人的意思了,可以好好跟孩子沟通,多次重复跟他说,长大了不能再吃了,然后循序渐进慢慢来,毕竟吃两年了,突然不让吃,孩子心理一下子是很难接受的。在孩子想吃的时候,可以做游戏,带出去玩等转移注意力,每餐一定要吃饱,减少宝宝饥饿感。


妖妖半夏


反对“隔离性断奶”,因为这种方式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对孩子影响比较大!

我们的目的就只是“断奶”而已!

设想一下,一个孩子,平时想吃奶的时候,就能抱着妈妈饱餐一顿,不但满足了食欲还能依偎在妈妈怀里有一份幸福和满足感。


可是突然有一天,孩子不但吃不到母乳,而且连妈妈都看不见了。这对孩子来说,是“双重伤害”!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有提到,我们在成年后很多的心理问题,都会在三岁之前找到这些心理问题的根源。而隔离性断奶也有可能对有一些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对孩子成年后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有没有影响,或者说影响大不大,不能一概而论,有非常大的个性差异。


如何来断奶?妈妈的决心可以说是整个断奶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

  1. 半岁前断奶,只能一起陪着孩子熬着,半岁前的孩子基本上什么话了听不懂,能做的只能陪孩子一起熬着,等孩子饿了,直接喂奶粉。最开始时,孩子可能会抵触奶嘴,不着急,过会再试,饿了,出于本能,也会接受奶粉的。
  2. 一岁后断奶
    1. 循序渐进、减少哺喂次数。可以通过逐渐减少每天哺喂的次数,缩短每次哺喂的时间,直到完全断奶为止。一般来说,每隔两天左右,减少一次比较合适。这样缓慢减少哺喂次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妈妈的乳房得到一个缓冲,可以使奶量逐渐减少,而不至于涨奶太严重
    2. 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当宝宝吭叽想吃奶时,妈妈可以用玩具或肢体动作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暂时忘记吃奶这回事。
    3. 按宝宝喜好增加辅食摄入量。断奶期间,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辅食口味喜好,在断奶期间,尽量多提供一些可口的食物,替代母乳,饥饿感一旦缓解了,宝宝的情绪转为平稳也就容易多了。
    4. 适当拖延开始哺喂的时间。当宝宝很着急想扒开妈妈的衣服吃奶时,妈妈可以对宝宝说“宝宝等一等,还有几分钟妈妈就做完了”、“宝宝别急,妈妈马上就喂你啦”。


阡陌贝贝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孩子一直母乳喂养的话,对妈妈的依赖很深的,突然断奶本来对宝宝来说中断了与妈妈最亲密的联系已经够伤心与无助了。再不让妈妈陪在身边,我觉得是很残忍的一件事!我们这边也是很多孩子一断奶,就把孩子留给奶奶,妈妈回娘家,我是很不提倡的。

本身两岁的孩子就正在经历分离焦虑期,见不到妈妈就会恐慌,害怕,再又突然断了与妈妈最亲密的联系,可想而知孩子有多难过多无助!

所以,我觉得孩子断奶可以,但是能选择的话一定要妈妈陪着,至少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其实这样孩子还能更快的接受断奶!





苗小麦的生活


“孩子两岁断奶,老人要把孩子带走,不让看到你”,我认为不对!

断奶对于孩子而言,被剥夺了最爱的“粮食”已经很伤心难过了,再不让看到妈妈,无疑雪上加霜!

虽然这是一种利索的断奶方式,也有很多孩子就是用这种方法彻底断的奶,但太残酷了!

其实和妈妈在一起也可以很好的给两岁孩子断奶。

首先,2岁孩子已经懂点事了,跟她说“小宝宝长大了,不喝奶奶了,羞羞脸”。

再次,给她准备一个漂亮的奶瓶,告诉她“想喝奶奶的时候,可以用它”。

然后,坚持原则,不能她一哭闹就可怜心疼,做出一点点让步,孩子聪明着呢,你让他一小步他还会有一大步等着,这个时候你可以转移她的注意力。

最后,孩子爸爸或其他监护人,多付出一点,尤其是在孩子晚上入睡的时候,多进行安抚哄睡!

我家大宝也是两岁断奶,就是这样坚持了两三天就彻底断了,相信自己,相信孩子,不用非得隔离式断奶,一样可以进行断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