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萬惡的軍閥是怎麼對待教育的

民國雖然是一個軍閥混戰,政治黑暗的年代。但是民國的軍閥們有些東西還是值得稱讚的。我們都知道民國是一個大師輩出的年代,這還要得益於當時的教育,那麼,軍閥們是如何注重教育的呢?下面我們來盤點民國幾個軍閥的教育方式及理念。


1.“寧可少養5萬陸軍,東北大學也非辦不可!”的張大帥


奉系首領東北王張作霖出身貧苦,曾經參與過甲午戰爭。1987年,跟隨私塾先生上了三個月的私塾,雖然只上了一點學,就是這樣一位在老百姓心中胸無點墨的的人物,發達了之後卻異常關心教育,他為了創辦東北大學,甚至放出狠話:“寧可少養5萬陸軍,東北大學也非辦不可!”大帥還定了一條規矩,確保每個縣的教育經費至少要達到全縣總經費的40%。哪個縣達不到這個標準,可以把縣長開除公職。

1918年(民國七年),張作霖成立奉天國立師範學校,在該校就讀,學雜費一律免收。當時師資力量嚴重短缺,為了多培養教學人才,不但免收學雜費,而且還給在師範學校讀書的學生免費提供食宿,而且伙食相當不錯,有菜有湯,週末還有豬肉和海參。
1920年,由於北洋政府經費欠缺,在日本留學的幾千名公費留學生沒有了經濟來源,張作霖聽說後,自己掏腰包,給他們匯去10萬銀元。


1923年,東北大學正式成立,張作霖每年批給這所大學的經費是大洋160萬元,(要知道當時南開大學經費是40餘萬元,北京大學是90餘萬元,清華大學也只有120餘萬元。)


那些萬惡的軍閥是怎麼對待教育的


2.“如果縣政府大樓比學校好,把縣長就地處決。”的劉文輝


1935年(民國四十六年),劉文輝被劉湘逐出成都,去了雅安,出任西康建省委員會主任。1939年1月1日,國民政府正式任命劉文輝為西康省 省長。
劉文輝相當重視教育。1939年,在一次對國立康定師範專科學校的演講中學生們說:“你們這些學生,很有希望,很有前途,我們國家很需要你們,你們是我們國家的後起之秀。特別是我們這個康定、康巴地區文化素質比較差,希望你們,好好地學習,把你們的文化程度提高,把你們的知識提高,將來為這個康巴做點貢獻。”
當時一個攝影師叫孫明經在西康省考察時發現,當地的學校校舍大都寬敞明亮,學生穿的整齊劃一,而縣政府卻破爛不堪。孫明經很奇怪就問一位縣長:“為什麼縣政府的房子不如學校的好?”縣長回答:“劉文輝說了,如果縣政府的房子比學校好,縣長就地正法!”。許多縣長在閒暇之餘也去學校給學生們講課。


那些萬惡的軍閥是怎麼對待教育的


3.“如果誰敢對教授不禮貌,我就要誰的腦袋。”的曹錕


直係軍閥領導人之一的軍閥曹錕是布販子出身,早年參加過甲午戰爭。曹錕的父親曹本生十分重視教育,儘管曹本生當時生活拮据,他寧願自己勒緊褲腰帶也要供孩子們上私塾識幾個字。後來曹錕從軍做上了直隸督軍,在原保定農業專門學校的基礎上,辦了一所綜合大學——河北大學,校長實行聘任制。曹錕對聘請的教授都畢恭畢敬,教授們的工資也超過手底下的師長旅長,每到發工資時,曹錕都親自用紅紙包好,而且非常尊敬老師,經常對學生說道:“這些教授都是我辛辛苦苦請來的,如果誰敢對教授不禮貌,我就要誰的腦袋。”


那些萬惡的軍閥是怎麼對待教育的


4.實行“強迫教育”的閻錫山


“山西王”閻錫山可不是蓋的。他統治山西達38年之久,在教育方面頗有建樹。山西當年的教育被稱為中國教育的典範。在山西推廣義務教育,強制上學。閻錫山的方法是這樣的:先在山西省城太原推行義務教育,然後在其他城市推行,然後在縣城推行,然後在三百戶以上的村落推行,最後在小村莊推行。
閻錫山重視教育也與他早年經歷有關。閻錫山早年曾留學日本,深受現代文化的影響。閻錫山要求全省從省會到村莊,幾年內統統建起國民小學。然而各地由於財力所限,無法全部新建校舍,不少地方就佔用孔廟、土地廟、關帝廟、龍王廟等作為校舍。當時思想還不是很開放,閻錫山就派兵辦“強迫教育”,直接讓軍官去辦學,他給手下的軍官都下了硬指標:每人包定幾個村,在兩年內必須把學校建起來。建成以後,直接擔任該學校的校長。

自1942年開始,山西全境適齡兒童入學率,每年都能達到80%以上。這麼高的適齡入學率,即使是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中國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可謂是一個奇蹟。


那些萬惡的軍閥是怎麼對待教育的


5.從不拖欠教育經費的韓復渠


當年馮玉祥將軍的“十三太保”之一的飛將軍韓復渠也是十分注重教育的。韓復榘雖然是一個大老粗。他說的話雖然難聽,但卻也頗有幾分道理。用人方面的方式就是用正人不用歪人。他走馬上任山東省政府後,便把一些術士、僧道類人物,統統請出了衙門,取而代之的是新派文人,如大名鼎鼎的何思源、梁漱溟等等。

一開始韓復榘為了給何思源一個下馬威,就聲言要削減教育經費。何思源聞之,生氣的地找到韓復榘,說教育經費不能減少,否則他就要走人。身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的韓復榘,不僅沒有被觸怒,反倒保證決不拖欠教育經費。

後來山東發展迅猛,而教育方面他也從來不插手,放手讓教育家何思源去做。


那些萬惡的軍閥是怎麼對待教育的


以上就是民國軍閥們的教育方式,也許他們重視教育有多重目的,但是他們在當時的做法是有利於社會進步發展的,我們要正確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