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郡 考 述

魏 郡 考 述

週考王二年(前439年)魏文侯(魏斯)得魏地。即今邯鄲東部大名、魏縣、臨漳等縣境。魏武侯在今大名縣西南未城村營建別都,在今大名縣東部公子“元”食邑之地築五鹿城。舉賢任能,治魏有方。以李悝、翟璜、魏成子為相,國家益盛;以吳起為西河郡守(陝西華陰以北地區),拒秦韓而不敢東向;以樂羊為將軍,滅中山,魏稱強於三晉。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21年)西門豹為鄴令,引漳水灌溉農田,變澇災為水利而鄴稱治。革除為河伯娶婦之陋習,寓兵於農,存糧於民,大興改革之風,使“魏大於三晉”。其後百年左右,魏襄王(前318—296年)時史起為鄴令,復興其法,使鹽滷之地,盛生稻粱,富魏之河內。《呂氏春秋·樂成》載:“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相與歌之曰:鄴有聖令,時為史公。決漳水灌鄴旁,終古斥鹵,生之稻粱”。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全國,秦王贏政更號為始皇帝,廢分封制行郡縣制度,全國置三十六郡。今邯鄲市轄區分屬邯鄲郡、東郡(治濮陽南)、上黨郡(治長治市)、鉅鹿郡(治平鄉西南)。當時,郡為一級政區,直隸中央,相當於現在的省,縣為二級政區,隸屬於郡。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西漢王朝實行郡縣制和分封制並存的行政區劃。是年將漳水兩岸地區從邯鄲郡中劃出,增設魏郡,治所在鄴城(今臨漳縣鄴鎮)漢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分制魏郡,置東西部都尉,故曰三魏。建元城縣,治所在大名縣北沙廟村;魏縣治漢城,今大名縣西北馬頭村一帶。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今邯鄲市轄區大部屬冀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領郡國。其中魏郡治鄴縣(今臨漳縣西南),領鄴縣、魏縣、元城、館陶、平恩(今曲周縣東南呈孟村)斥丘(今成安縣東漳河村)等十八縣。東漢光武五年(前29年)冀州刺史部領九郡國,其中魏郡仍治鄴縣,領十五縣。

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年)曹操破於毒等黑山軍於濮陽,自領東郡太守,治武陽(今大名縣東部)。初平四年(193年)魏郡兵反,結黑山軍數萬人克鄴城,殺魏郡太守粟成。袁紹軍屯斥丘,率軍奪回鄴城,隨後漢獻帝拜其為大將軍,封鄴侯,督冀、幽、青、並四州政事,始以鄴城為政治軍事中心。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將攻鄴,進軍洹水(今魏縣西南舊魏縣村),並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又引漳水灌鄴,城中軍民餓死過半。曹操取鄴地領冀州牧。頒發《重豪強兼併之法》令,免民租賦一年。建安時期,鄴城曹操父子集中了一大批文人志士,建安文學由此興起,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領袖,以“建安七子”(孔融:魯國人,北海相,孔子二十世孫;王粲:山陽高平人,任丞相掾、侍中;劉勰:南朝梁人,“七子之冠冕”;徐幹:北海人,任五官中郎將文學;陳琳:廣陵人,參議書記官,與阮瑀齊名;應瑒:汝南南頓人,應劭之侄,五官中郎將文學;劉楨:東平寧陽人,任丞相掾屬)為代表的鄴下文人集團活躍在文壇上,其作品“辭情慷慨,氣勢宏偉,語言剛健,催人奮發”。建安十八年(213年)漢獻帝受曹操所挾制,割河內、東郡、鉅鹿、趙國諸縣益魏郡,以冀州、魏郡、趙國等十郡國為魏國,封曹操為魏國公。建安二十一年又進爵為王,加九錫,都鄴。至此始在鄴地建宗廟,祭祀上天、先祖,魏郡地位愈加重要。是年,魏公曹操鑿渠引漳水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漢延康元年(220年)曹操病死洛陽,葬塋於鄴西(今磁縣境內)高陵。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將魏郡分三,魏郡治鄴,東部為陽平郡治元城(今大名縣金灘鎮);西部為廣平郡治曲梁(今曲周縣西南),並把魏郡、陽平、曲梁三郡劃為京畿之地,號稱“三魏”。當時,魏郡為之首郡。治所地戶至數萬,人口達十餘萬。魏明帝景初三年(239年),魏郡太守鄭渾,居官清正,廉潔奉公,家無餘財,明帝下詔佈告天下,以示表彰。

西晉時期,今邯鄲境分屬魏郡治鄴縣,領鄴縣、斥丘、魏縣、安陽等八縣。廣平郡(治雞澤縣吳官營村),陽平郡(治大名縣金灘鎮)。晉徙琅玡王司馬倫督鄴城守事。晉惠帝永興二年(305年)盧志為魏郡太守,隨鎮北將軍司馬穎守鄴,次年司馬穎被殺,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大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又次年流民汲桑、石勒聚眾殺陽平(治大名金灘鎮,登基後遷陽平郡治於館陶)太守李志等,轉攻鄴,五月陷鄴。汲桑等焚燒鄴宮,大火旬日不滅,殺士民萬餘,大掠而去,鄴城自始遭受空前大破壞。晉愍帝建業元年(313年)晉改鄴為臨漳,始有臨漳縣名,其治在東,西有鄴縣。石勒欲興建鄴城,以石虎為魏郡太守,鎮鄴之三臺,是年河北饑荒,社會動亂。晉孝宗穆皇帝永和元年臨漳發生5—6級地震,鄴中颶風大作,電閃雷鳴,建築物多被破壞,燒焚過半,火燃月餘乃滅,流民二十萬南渡黃河求生。

東晉都建康治南京市,孝武帝太元十二年(387年)齊涉領魏郡太守。十六國時依舊置魏郡,都鄴者有後趙、冉魏、前燕等國。代王拓跋圭,自稱魏王,始稱北魏,重兵攻鄴,於晉安帝隆安元年(397年)佔據鄴城,今邯鄲一帶盡歸魏地。北魏王拓拔圭巡登臺榭,遍覽宮城,於鄴設置行臺,使左丞相賈彝率兵吏五千鎮鄴,仍置魏郡。北魏末年(534年)魏又分東、西,大丞相高歡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東魏孝靜帝改元天平,由洛陽遷都於鄴,發洛陽民四十萬戶去河北,調集七萬六千人築新宮城於鄴南。東魏鼎盛時期轄有七十州,二百六十四郡。西魏治長安,魏文帝元寶炬即皇帝位。高歡欲攻西魏,率軍會兵晉陽(山西太原市南),攻西魏之玉壁(今山西萬榮縣西)五十餘日,戰局惡劣,士卒死亡萬人,為了頑強戰鬥,鼓舞士氣,使大將斛律金作《敕勒歌》辭曰:“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音雅)。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音現)牛羊。”東魏孝靜帝不堪受制於高澄(高歡之子)作詠謝靈詩:“韓亡之房奮,秦帝仲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動君子”。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逼孝靜帝禪位於己,封孝靜帝為中人王。立國號齊,改元天保,是稱北齊。齊以鄴為上都,晉陽為下都,建宮室於邯鄲。定齊律,敦儒風,勸課農桑。北齊文宣帝八年(557年)魏郡丞崔叔瓚命集丁匠三十萬人,擴建鄴城三臺宮殿。北齊仍都鄴,改魏郡為清都尹。

北周複稱鄴為魏郡,屬相州,《通鑑·陳記》文有“孝寬兄子藝為魏郡守”。周靜帝大象二年(580年),徙鄴城《石經》五十碑回至洛陽。隋國公楊堅為大丞相,總理朝政,作《刑書要制》除免苛政,天下大悅。堅將篡北周,已成氣候,相州、清州總管議兵會鄴城欲討伐楊堅,事敗。楊堅怒遷韋孝寬率軍渡沁水,攻鄴,焚燒宮室邑居,使累代古都化為廢墟。鄴城從此一蹶不振,其地境仍設鄴縣,但遷治於相州安陽城(今安陽市西北)郡縣同治。鄴郡轄:鄴縣、磁縣、成安、臨漳、滏陽、臨水等十一縣。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魏縣從昌樂縣分出,復置於魏店(治今大名城南魏店村),唐開元年間,魏縣西遷洹水鎮,後徙治於洹水。

隋煬帝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詔發河南,河北諸郡民百餘萬,利用白溝、屯氏河、清河而開鑿出大運河。南由洛陽西部引谷、洛水入黃河;又由板渚引黃河水東流入淮河到達山陽(今江蘇淮安),開邗溝引淮水南下至揚子入長江。沿河築御道,柳蔭成行。北由河南武陟開鑿出至北京西南涿郡的大運河,航運四通,長達五千四百餘里。邯鄲段大運河的漕運更加便利、更加發達,地處今大名縣境的魏州隨之興起,成為黃河以北的最大都會城市,號稱運河明珠。

北周大象二年置魏州(治大名縣大街鎮),唐武德元年(618年),廢魏郡。河北道行政治所固定於魏州,領魏、相、洺、邢、衛等州,河北道初轄十八州,最盛時多達二百一十九州。唐咸亨中,李靈龜為魏州刺史,鑿永濟渠,以通新市(今河南省浚縣)百姓利之。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魏州刺史盧暉又徙永濟渠,引流至魏州城西,注魏橋,夾渠建樓百餘間,以通江淮之貨,民福利之。武周聖曆元年(698年)武則天以狄仁傑為河北道安撫大使,撫慰百姓,散糧以賑貧乏,河北道界內平安。此前狄仁傑已任職魏州刺使,民擁戴之。今大名縣城東五里,仍有唐元和七年所復立石碑,即狄仁傑祠堂碑。唐玄宗開元年間,宇文融為戶部侍郎兼魏州刺史,時河北道採訪處置使治魏州。

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二月,把魏州改為魏郡,轄元城、貴鄉、頓丘、莘縣、臨黃、冠氏、館陶、昌樂、魏縣、武聖(治今南樂縣韓張鎮)等十縣。至唐肅宗至德三載(公元758年),魏郡又改成魏州,前後凡用此名一十七載。可是民間晚唐、五代、宋、金一至習稱沿用魏郡一名,多見於詩詞歌賦。唐、五代、宋、金以後的魏郡,專指大名府。

唐肅宗至德三年(758年)廢道建制,晚唐五代宋初多次復建河北道,於魏州至魏博節度,署大都督府,轄魏、博、貝、衛、澶、相六州。

唐僖宗,光啟二年(886年),魏州地震。後二年魏博節度使樂彥禎發六州民眾築魏州羅城,方八十里。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晉王李存勖統一河北,於魏州即皇帝位,國號大唐(史稱後唐)。將天祐二十年定為同光元年,是為莊宗。以郭崇韜、張居翰為樞密使,馮道為翰林學士。將魏州改為興唐府建東京,以太原府建西京,以鎮州為真定府建北都。後降東京為鄴都。時後唐轄有十三節度,五十州。後唐莊宗同光四年,魏博軍亂,趙在禮為貝州留後,皇甫暉等率軍攻佔臨清、永濟、館陶等地沿途搶掠。後唐蕃漢內外馬步軍都總管李嗣源至鄴都總領。莊宗李存勖收撫散兵遊勇,以待伐蜀之師,從馬指揮使郭從謙作亂,莊宗中流矢死於洛陽。李嗣源急至東都,旋於柩前即皇帝位,改元天成,是為明宗。天成二年,皇子李從榮鎮鄴都,魏博軍亂,殺副招討使烏震。亂軍隨被殲滅,但家屬在鄴都者都被滿門斬殺,凡三千五百家,殺死萬餘人,永濟渠水為之赤變,成為血河。長興四年(933年)後唐明宗病危,徵調天雄軍節度使宋王李從厚入宮服侍,未幾明宗死,囑李從厚繼皇帝位,是為閔帝。

末帝清泰三年(936年)河東節都使石敬瑭反唐,借力契丹滅後唐,割雲燕十六州於契丹,以父禮事之,甘做兒皇帝。被耶律德光冊封為大晉皇帝。“使晉得天下,將竭中國之財以奉大國。”改鄴都興唐府(今大名縣大街雙臺一帶)為鄴都廣晉府。

後晉高祖天福三年(938年)分天雄軍以相、澶、衛為彰德軍,以貝、博、冀為永清軍。劉知遠為鄴都留守。高祖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為鄴都諸門賜名。命皇城、羅城、大城等二十二門題新名,鄴都城建之規模可見一斑。是年,晉高祖死於鄴都大內保昌殿,皇子齊王石重貴嗣,繼皇帝位,是為出帝。晉出帝元年(944年)契丹耶律德光屯兵魏州元城,以前鋒趙延壽為魏博節度使,封魏王。契丹兵攻破貝州、博州,殺萬餘人,又轉攻晉、邢、洺、磁、澶州,兩軍戰死者不可勝數,所過地域焚掠千里,民物殆盡。次三年契丹兵陷大梁,廢后晉出帝為負義候。是年,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晉陽(今太原市西南)稱帝。復入東京汴梁,改國號曰漢,是為後漢高祖。

天雄軍節度使杜重威奉表歸漢,留守鄴都,但又結好契丹。後漢高祖督帥諸將討之,士卒死亡萬餘人。數月後克城,杜重威投降,次年被誅。此時鄴都城中民死十之七八,存活者已弱無人狀。後漢高祖於乾祐元年(948年)病死。皇子承祐繼皇帝位,是為隱帝,將陪都鄴都廣晉府改為鄴都大名府,至此大名府、縣同名同治。隱帝乾祐三年(950年)後漢以郭威為鄴都留守。因隱帝連殺朝中大臣,又密派人員刺殺郭威未果,郭威引兵至東京,隱帝被亂軍殺死。次年郭威黃袍加身自立為帝,國號周(史稱後周)建元廣順。周太祖廣順三年,魏、邢、洺等州連日地震十餘次,鄴都宮內尤甚,房瓦皆墮。次年,後周太祖病死,其養子郭榮(柴榮)繼皇帝位,改元顯德,是為世宗。遂罷鄴都,復為天雄軍。

公元960年,陳橋兵變,北宋建立。周殿前都點檢加檢校太尉趙匡胤黃袍加身,入崇元殿行禪代禮。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宋,史稱宋太祖。北京大名府興起,從此便無鄴都一說。

宋建隆四年(963年)大名府縣頗不治,宋太祖特派常參官強幹者往任知縣:大理正奚嶼知館陶縣,監察御史王祐知魏縣。由於大名府地處中原要衝,乃兵家之重鎮,實是保衛宋室江山的北大門,抗擊遼金的前沿陣地。為了安撫邊庭,督民復歸農業生產,抗擊遼金南侵,宋太宗、真宗、仁宗三帝先後親臨大名府,駐蹕大名府行宮。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建大名府為“北京”,京城週四十八里二百零六步,門十七。宮城週三裡一百九十八步,闢五門。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留守杜充聞金兵將至,乃決黃河以阻截金兵南侵,導致河水南流由泗入淮。此後,黃河南移大名境內便無黃河。金兵遂攻破河朔之地,佔領北京大名府。在此期間許多歷史名人曾經光顧赴任或居住在這裡。如名相寇準、韓琦、王安石、李綱,兵部尚書宋白,都轉運使王沿,龍圖直學士劉筠,河北都轉運使歐陽修、包拯、北京留守文彥博,國子監教授黃庭堅,抗金名將宗澤、岳飛及大文豪蘇轍等人。

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金立劉豫為“大齊”國皇帝,建都北京大名,世代對金稱子禮,用天會年號(改明年為阜昌元年)統治淮、黃河以北地區。七年後金朝廢劉豫為蜀王,復為曹王,之後卒死於金地。

大名河朔重地,濱臨黃河與齊梁接壤,西眺太行,北衢中山、幽燕。

春秋戰國時期築五鹿城,建魏之別都。兩漢乃中原之大郡,隋唐以魏博雄都領節鎮,宋倚北京大名府冀南首治,明清為路道首府。歷史上曾經九次建都七為陪都,而載入中國文明之冊。

魏郡、鄴都、北京大名府做為一級行政機構的治所長達二千年之久,其武扼樞要,文治之功,將永遠銘記在歷史長河之中。

魏郡延續了邯鄲的趙文化,鄴都緊密地聯結了邯鄲、安陽兩大中原都城。而魏郡、鄴都、北京大名府則弘揚鞏固和發展了邯鄲的地方文化。

1、張習孔 田珏《中國歷史大事編年》

2、張建華 左金濤《邯鄲歷史大事編年》

3、中共河北省委研究室《河北省建制鎮大全》

4、河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河北市縣概況》

5、程廷垣《大名縣誌》

6、王學貴《魏縣誌》

7、許作民《安陽古今地名考》

8、蔣鴻林 王士錄《大運河(邯鄲段)考述》

魏 郡 考 述

蔣鴻林 2008年夏撰寫於邯鄲《花信風》編輯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