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郡 考 述

魏 郡 考 述

周考王二年(前439年)魏文侯(魏斯)得魏地。即今邯郸东部大名、魏县、临漳等县境。魏武侯在今大名县西南未城村营建别都,在今大名县东部公子“元”食邑之地筑五鹿城。举贤任能,治魏有方。以李悝、翟璜、魏成子为相,国家益盛;以吴起为西河郡守(陕西华阴以北地区),拒秦韩而不敢东向;以乐羊为将军,灭中山,魏称强于三晋。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21年)西门豹为邺令,引漳水灌溉农田,变涝灾为水利而邺称治。革除为河伯娶妇之陋习,寓兵于农,存粮于民,大兴改革之风,使“魏大于三晋”。其后百年左右,魏襄王(前318—296年)时史起为邺令,复兴其法,使盐卤之地,盛生稻粱,富魏之河内。《吕氏春秋·乐成》载:“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曰: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全国,秦王赢政更号为始皇帝,废分封制行郡县制度,全国置三十六郡。今邯郸市辖区分属邯郸郡、东郡(治濮阳南)、上党郡(治长治市)、钜鹿郡(治平乡西南)。当时,郡为一级政区,直隶中央,相当于现在的省,县为二级政区,隶属于郡。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西汉王朝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行政区划。是年将漳水两岸地区从邯郸郡中划出,增设魏郡,治所在邺城(今临漳县邺镇)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分制魏郡,置东西部都尉,故曰三魏。建元城县,治所在大名县北沙庙村;魏县治汉城,今大名县西北马头村一带。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今邯郸市辖区大部属冀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领郡国。其中魏郡治邺县(今临漳县西南),领邺县、魏县、元城、馆陶、平恩(今曲周县东南呈孟村)斥丘(今成安县东漳河村)等十八县。东汉光武五年(前29年)冀州刺史部领九郡国,其中魏郡仍治邺县,领十五县。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曹操破于毒等黑山军于濮阳,自领东郡太守,治武阳(今大名县东部)。初平四年(193年)魏郡兵反,结黑山军数万人克邺城,杀魏郡太守粟成。袁绍军屯斥丘,率军夺回邺城,随后汉献帝拜其为大将军,封邺侯,督冀、幽、青、并四州政事,始以邺城为政治军事中心。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将攻邺,进军洹水(今魏县西南旧魏县村),并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又引漳水灌邺,城中军民饿死过半。曹操取邺地领冀州牧。颁发《重豪强兼并之法》令,免民租赋一年。建安时期,邺城曹操父子集中了一大批文人志士,建安文学由此兴起,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领袖,以“建安七子”(孔融:鲁国人,北海相,孔子二十世孙;王粲:山阳高平人,任丞相掾、侍中;刘勰:南朝梁人,“七子之冠冕”;徐干:北海人,任五官中郎将文学;陈琳:广陵人,参议书记官,与阮瑀齐名;应玚:汝南南顿人,应劭之侄,五官中郎将文学;刘桢:东平宁阳人,任丞相掾属)为代表的邺下文人集团活跃在文坛上,其作品“辞情慷慨,气势宏伟,语言刚健,催人奋发”。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受曹操所挟制,割河内、东郡、钜鹿、赵国诸县益魏郡,以冀州、魏郡、赵国等十郡国为魏国,封曹操为魏国公。建安二十一年又进爵为王,加九锡,都邺。至此始在邺地建宗庙,祭祀上天、先祖,魏郡地位愈加重要。是年,魏公曹操凿渠引漳水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汉延康元年(220年)曹操病死洛阳,葬茔于邺西(今磁县境内)高陵。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将魏郡分三,魏郡治邺,东部为阳平郡治元城(今大名县金滩镇);西部为广平郡治曲梁(今曲周县西南),并把魏郡、阳平、曲梁三郡划为京畿之地,号称“三魏”。当时,魏郡为之首郡。治所地户至数万,人口达十余万。魏明帝景初三年(239年),魏郡太守郑浑,居官清正,廉洁奉公,家无余财,明帝下诏布告天下,以示表彰。

西晋时期,今邯郸境分属魏郡治邺县,领邺县、斥丘、魏县、安阳等八县。广平郡(治鸡泽县吴官营村),阳平郡(治大名县金滩镇)。晋徙琅玡王司马伦督邺城守事。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卢志为魏郡太守,随镇北将军司马颖守邺,次年司马颖被杀,东燕王司马腾为车骑大将军,都督邺城诸军事,又次年流民汲桑、石勒聚众杀阳平(治大名金滩镇,登基后迁阳平郡治于馆陶)太守李志等,转攻邺,五月陷邺。汲桑等焚烧邺宫,大火旬日不灭,杀士民万余,大掠而去,邺城自始遭受空前大破坏。晋愍帝建业元年(313年)晋改邺为临漳,始有临漳县名,其治在东,西有邺县。石勒欲兴建邺城,以石虎为魏郡太守,镇邺之三台,是年河北饥荒,社会动乱。晋孝宗穆皇帝永和元年临漳发生5—6级地震,邺中飓风大作,电闪雷鸣,建筑物多被破坏,烧焚过半,火燃月余乃灭,流民二十万南渡黄河求生。

东晋都建康治南京市,孝武帝太元十二年(387年)齐涉领魏郡太守。十六国时依旧置魏郡,都邺者有后赵、冉魏、前燕等国。代王拓跋圭,自称魏王,始称北魏,重兵攻邺,于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占据邺城,今邯郸一带尽归魏地。北魏王拓拔圭巡登台榭,遍览宫城,于邺设置行台,使左丞相贾彝率兵吏五千镇邺,仍置魏郡。北魏末年(534年)魏又分东、西,大丞相高欢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东魏孝静帝改元天平,由洛阳迁都于邺,发洛阳民四十万户去河北,调集七万六千人筑新宫城于邺南。东魏鼎盛时期辖有七十州,二百六十四郡。西魏治长安,魏文帝元宝炬即皇帝位。高欢欲攻西魏,率军会兵晋阳(山西太原市南),攻西魏之玉壁(今山西万荣县西)五十余日,战局恶劣,士卒死亡万人,为了顽强战斗,鼓舞士气,使大将斛律金作《敕勒歌》辞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音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音现)牛羊。”东魏孝静帝不堪受制于高澄(高欢之子)作咏谢灵诗:“韩亡之房奋,秦帝仲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逼孝静帝禅位于己,封孝静帝为中人王。立国号齐,改元天保,是称北齐。齐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建宫室于邯郸。定齐律,敦儒风,劝课农桑。北齐文宣帝八年(557年)魏郡丞崔叔瓒命集丁匠三十万人,扩建邺城三台宫殿。北齐仍都邺,改魏郡为清都尹。

北周复称邺为魏郡,属相州,《通鉴·陈记》文有“孝宽兄子艺为魏郡守”。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徙邺城《石经》五十碑回至洛阳。隋国公杨坚为大丞相,总理朝政,作《刑书要制》除免苛政,天下大悦。坚将篡北周,已成气候,相州、清州总管议兵会邺城欲讨伐杨坚,事败。杨坚怒迁韦孝宽率军渡沁水,攻邺,焚烧宫室邑居,使累代古都化为废墟。邺城从此一蹶不振,其地境仍设邺县,但迁治于相州安阳城(今安阳市西北)郡县同治。邺郡辖:邺县、磁县、成安、临漳、滏阳、临水等十一县。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魏县从昌乐县分出,复置于魏店(治今大名城南魏店村),唐开元年间,魏县西迁洹水镇,后徙治于洹水。

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南,河北诸郡民百余万,利用白沟、屯氏河、清河而开凿出大运河。南由洛阳西部引谷、洛水入黄河;又由板渚引黄河水东流入淮河到达山阳(今江苏淮安),开邗沟引淮水南下至扬子入长江。沿河筑御道,柳荫成行。北由河南武陟开凿出至北京西南涿郡的大运河,航运四通,长达五千四百余里。邯郸段大运河的漕运更加便利、更加发达,地处今大名县境的魏州随之兴起,成为黄河以北的最大都会城市,号称运河明珠。

北周大象二年置魏州(治大名县大街镇),唐武德元年(618年),废魏郡。河北道行政治所固定于魏州,领魏、相、洺、邢、卫等州,河北道初辖十八州,最盛时多达二百一十九州。唐咸亨中,李灵龟为魏州刺史,凿永济渠,以通新市(今河南省浚县)百姓利之。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魏州刺史卢晖又徙永济渠,引流至魏州城西,注魏桥,夹渠建楼百余间,以通江淮之货,民福利之。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以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抚慰百姓,散粮以赈贫乏,河北道界内平安。此前狄仁杰已任职魏州刺使,民拥戴之。今大名县城东五里,仍有唐元和七年所复立石碑,即狄仁杰祠堂碑。唐玄宗开元年间,宇文融为户部侍郎兼魏州刺史,时河北道采访处置使治魏州。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二月,把魏州改为魏郡,辖元城、贵乡、顿丘、莘县、临黄、冠氏、馆陶、昌乐、魏县、武圣(治今南乐县韩张镇)等十县。至唐肃宗至德三载(公元758年),魏郡又改成魏州,前后凡用此名一十七载。可是民间晚唐、五代、宋、金一至习称沿用魏郡一名,多见于诗词歌赋。唐、五代、宋、金以后的魏郡,专指大名府。

唐肃宗至德三年(758年)废道建制,晚唐五代宋初多次复建河北道,于魏州至魏博节度,署大都督府,辖魏、博、贝、卫、澶、相六州。

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魏州地震。后二年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发六州民众筑魏州罗城,方八十里。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晋王李存勖统一河北,于魏州即皇帝位,国号大唐(史称后唐)。将天祐二十年定为同光元年,是为庄宗。以郭崇韬、张居翰为枢密使,冯道为翰林学士。将魏州改为兴唐府建东京,以太原府建西京,以镇州为真定府建北都。后降东京为邺都。时后唐辖有十三节度,五十州。后唐庄宗同光四年,魏博军乱,赵在礼为贝州留后,皇甫晖等率军攻占临清、永济、馆陶等地沿途抢掠。后唐蕃汉内外马步军都总管李嗣源至邺都总领。庄宗李存勖收抚散兵游勇,以待伐蜀之师,从马指挥使郭从谦作乱,庄宗中流矢死于洛阳。李嗣源急至东都,旋于柩前即皇帝位,改元天成,是为明宗。天成二年,皇子李从荣镇邺都,魏博军乱,杀副招讨使乌震。乱军随被歼灭,但家属在邺都者都被满门斩杀,凡三千五百家,杀死万余人,永济渠水为之赤变,成为血河。长兴四年(933年)后唐明宗病危,征调天雄军节度使宋王李从厚入宫服侍,未几明宗死,嘱李从厚继皇帝位,是为闵帝。

末帝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都使石敬瑭反唐,借力契丹灭后唐,割云燕十六州于契丹,以父礼事之,甘做儿皇帝。被耶律德光册封为大晋皇帝。“使晋得天下,将竭中国之财以奉大国。”改邺都兴唐府(今大名县大街双台一带)为邺都广晋府。

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年)分天雄军以相、澶、卫为彰德军,以贝、博、冀为永清军。刘知远为邺都留守。高祖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为邺都诸门赐名。命皇城、罗城、大城等二十二门题新名,邺都城建之规模可见一斑。是年,晋高祖死于邺都大内保昌殿,皇子齐王石重贵嗣,继皇帝位,是为出帝。晋出帝元年(944年)契丹耶律德光屯兵魏州元城,以前锋赵延寿为魏博节度使,封魏王。契丹兵攻破贝州、博州,杀万余人,又转攻晋、邢、洺、磁、澶州,两军战死者不可胜数,所过地域焚掠千里,民物殆尽。次三年契丹兵陷大梁,废后晋出帝为负义候。是年,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称帝。复入东京汴梁,改国号曰汉,是为后汉高祖。

天雄军节度使杜重威奉表归汉,留守邺都,但又结好契丹。后汉高祖督帅诸将讨之,士卒死亡万余人。数月后克城,杜重威投降,次年被诛。此时邺都城中民死十之七八,存活者已弱无人状。后汉高祖于乾祐元年(948年)病死。皇子承祐继皇帝位,是为隐帝,将陪都邺都广晋府改为邺都大名府,至此大名府、县同名同治。隐帝乾祐三年(950年)后汉以郭威为邺都留守。因隐帝连杀朝中大臣,又密派人员刺杀郭威未果,郭威引兵至东京,隐帝被乱军杀死。次年郭威黄袍加身自立为帝,国号周(史称后周)建元广顺。周太祖广顺三年,魏、邢、洺等州连日地震十余次,邺都宫内尤甚,房瓦皆堕。次年,后周太祖病死,其养子郭荣(柴荣)继皇帝位,改元显德,是为世宗。遂罢邺都,复为天雄军。

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北宋建立。周殿前都点检加检校太尉赵匡胤黄袍加身,入崇元殿行禅代礼。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北京大名府兴起,从此便无邺都一说。

宋建隆四年(963年)大名府县颇不治,宋太祖特派常参官强干者往任知县: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由于大名府地处中原要冲,乃兵家之重镇,实是保卫宋室江山的北大门,抗击辽金的前沿阵地。为了安抚边庭,督民复归农业生产,抗击辽金南侵,宋太宗、真宗、仁宗三帝先后亲临大名府,驻跸大名府行宫。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建大名府为“北京”,京城周四十八里二百零六步,门十七。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辟五门。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闻金兵将至,乃决黄河以阻截金兵南侵,导致河水南流由泗入淮。此后,黄河南移大名境内便无黄河。金兵遂攻破河朔之地,占领北京大名府。在此期间许多历史名人曾经光顾赴任或居住在这里。如名相寇准、韩琦、王安石、李纲,兵部尚书宋白,都转运使王沿,龙图直学士刘筠,河北都转运使欧阳修、包拯、北京留守文彦博,国子监教授黄庭坚,抗金名将宗泽、岳飞及大文豪苏辙等人。

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金立刘豫为“大齐”国皇帝,建都北京大名,世代对金称子礼,用天会年号(改明年为阜昌元年)统治淮、黄河以北地区。七年后金朝废刘豫为蜀王,复为曹王,之后卒死于金地。

大名河朔重地,滨临黄河与齐梁接壤,西眺太行,北衢中山、幽燕。

春秋战国时期筑五鹿城,建魏之别都。两汉乃中原之大郡,隋唐以魏博雄都领节镇,宋倚北京大名府冀南首治,明清为路道首府。历史上曾经九次建都七为陪都,而载入中国文明之册。

魏郡、邺都、北京大名府做为一级行政机构的治所长达二千年之久,其武扼枢要,文治之功,将永远铭记在历史长河之中。

魏郡延续了邯郸的赵文化,邺都紧密地联结了邯郸、安阳两大中原都城。而魏郡、邺都、北京大名府则弘扬巩固和发展了邯郸的地方文化。

1、张习孔 田珏《中国历史大事编年》

2、张建华 左金涛《邯郸历史大事编年》

3、中共河北省委研究室《河北省建制镇大全》

4、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北市县概况》

5、程廷垣《大名县志》

6、王学贵《魏县志》

7、许作民《安阳古今地名考》

8、蒋鸿林 王士录《大运河(邯郸段)考述》

魏 郡 考 述

蒋鸿林 2008年夏撰写于邯郸《花信风》编辑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