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宅基地缺乏同“空心村”的关系

从表面看,农村宅基地的缺乏,是因为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能再像前些年那样随便乱占乱盖,所以导致了宅基地的缺乏,使有宅基地需求的农户,因得不到宅基地而发愁。

耕地不让占,孩子大了又符合一户一宅要求,众多的宅基地缺乏户,只能争相同个别的宅基地富裕户,进行买卖过户。这种情况使农村宅基地的价格猛增,同时根本解决不了当下宅基地缺少的矛盾。

再看“空心村”。什么是“空心村”呢?

空心村就是在农村居住的人中,村的外围大部分是年轻人居住,而村的中心基本上都是老人,或者是闲置倒塌荒芜的院落。经过调查,农村中荒芜荒废的房子,越战农户的30%到40%。

“空心村”的形成,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在外打拼的进城人员,早已在城里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在农村的房子闲置了下来。

二是人们通过考学、招工、参军等形式,现在在外地城市工作,家里的老人过世,而留下的属于自己的宅基,便空了下来。

最后一个就是在前些年,因为保护耕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致使一些人多抢多占,超过了一户一宅,并且不愿意把多余的转让给别人。

一边是农村宅基地的严重缺失的矛盾在增加,一边又是多年荒芜的宅基地,没人居住荒废杂草丛生。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建议如下:

一是将多于一户一宅规定的宅基地收回,按照不同的情况给予补偿。

二是对上述在外打拼多年,已在城里居住的和通过升学招工参军在外工作的人员,空闲下来的宅基地进行处理,这些人如果近期不回老家养老居住,就对这些房屋做出评估,对这些人员进行赔偿,由村委会收回处理空闲房屋宅基地。

这种情况一定要以村委会名义答应这些人,如果退休了,想回家养老了,村委会再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并应立下协议。

这样,村委会就能把收回的宅基地,分发给不够一户一宅需求的农户,

即解决了宅基地缺乏的问题,又解决了“空心村”问题。

如此,一个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