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4年减贫8.2万人 贫困发生率降至2.21%

罗城讯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瞄准脱贫攻坚这个靶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奋力攻坚,2016-2019年,累计实现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6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21%。

打好四大战役,落实四项保障。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罗城全力打好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保障“四大战役”。2015年以来,该县投入4.6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建设项目197个,补充义务教育教师872人,成功劝返辍学学生450人,发放教育补助资金13582.6万元,受益贫困学生21.5万人次。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责任制,不让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困而失学。投入2.49亿元实施医疗机构建设项目81个,11个乡(镇)卫生院、125个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要求,“198”政策、“一站式”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全面落实。投入3.76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6503户,解决了5.98万人住房安全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11734户。投入3.2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1580个,解决了18.6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此外,还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4.6亿元,建设屯级道路965条,总里程达1443公里,解决了4.3万户15.05万人行路难问题。

写好两篇文章,增加群众收入。该县着力写好产业、就业两篇文章,增加群众收入。因地制宜确定扶贫产业发展重点,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群众发展“5+2”特色产业,累计发放以奖代补资金12415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7342万户次。2019年底,“5+2”特色产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57342万户次,覆盖率达93%。同时,做好稳定就业文章,累计转移就业36万人次,建成扶贫车间33个,吸纳467名贫困人口就业,安排公益岗位4885个。此外,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工作,易地扶贫搬迁有劳动能力的2828个家庭,每户至少有1人以上就业(含发展产业),对没有劳动能力的15户,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兜底。

用好四支力量,凝心聚力攻坚。在脱贫攻坚中,该县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同时,注重帮扶干部、对口支援和社会帮扶力量。该县坚持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137个行政村派驻373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其中,党组织第一书记82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结合本村实际,认真谋划本村脱贫攻坚规划并组织实施。全县建档立卡户30689户(含2014、2015年退出户)全部安排有帮扶干部,帮扶干部积极给联系户送政策、传信息、出点子、谋思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对口帮扶罗城的深圳市及福田区在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3年来,深圳市及福田区为罗城提供援助资金1.47亿元,实施了一批帮扶项目。定点帮扶罗城的国家林草局,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金融扶持、林业科技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先后批复安排中央补助资金2.64亿元支持罗城21个林业项目建设,特别是在安排生态护林员指标上给予政策倾斜。2019年,生态护林员指标达4600人,年人均工资10000元,不仅壮大了罗城生态管护力量,保护了生态安全,又让一批贫困群众通过生态补偿实现脱贫。积极推进“百企助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全县46家企业、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口帮扶贫困村,为联系村提供帮扶。一些经济能人通过创办企业、合作社,吸收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 (韦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