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科研人员“逃离”科研领域,待遇差真的是主要原因吗?

鹊·鹞丶


我就是一个逃离科研领域的人。我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一所知名大学毕业,在省级科研单位从事产品研发工作,那时侯科研经费比现在少的多,科研设施也差,我一直坚持,只是希望用自己多年经验换来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生产力。然后,从事科研工作二十五年后我改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原因不仅仅是待遇问题,职业前景死胡同是根本问题。我们单位现属于央企下属研究单位,管理按企业管理,不论多深资历,没有行政职务,一毛钱不涨。尽管我有高级职称,本科学历,但和门卫工人一样没有岗位津贴和学历津贴(研究生有学历津贴),而研发部门的行政领导是一个不做科研的中专生指手划脚多年,还叫嚣“我虽然做不出成果但会让你们也做不成“,他做到了。我们单位十几年未出一项成果。五年前我改行做安全评价,虽然感觉二十多年研发经验浪费了,也好过在小人手下苟且。


桃李有大


你所说的科研领域,我理解是体制内的科研,体制内身家过亿过千万的教授专家比比皆是。虽然他们中很多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他们却占有大部分的科研资源,在科研上享有绝对的话语权,年轻而有真才实学的科研人员苦干实干,最后做给天看,东混西混的,却一帆风顺。这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科研环境的扭曲,是长期以来制度的扭曲,这种扭曲得不到改变,那么投入再多的钱科研都是无底洞,只能竹篮打水,每年看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平的比比皆是,但一到被卡脖子的时候 ,专家教授就出来说我们这里与美国有差距,那里与美国有差距,这里要努力,那里要努力,这里要投入,那里要投入,但是自己呢?干什么去了?我一直有个想法,国家与奇把钱投入给院校和科研院所倒不如采用招标的方式,把项目包给民营企业。但但有时想一想,按下葫芦浮起飘,不论你采用什么方式,只要靠上级监管体制机制不改变,那么总有人有种有漏洞可钻。


艾比最好看


不是,真正的原因是人!或者说是外行领导内行,还有对科学的尊重!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建国初期,我们的科研团队都是由科研人员自己带队主持的,比如华罗庚就主持过多项研究。但是现在,是什么样我想大家都知道,再来说说尊重!当时中国23级工资制科研人员绝对是最高级的,就连毛主席也不过是第三级,但是现在福利待遇也就是处级和厅级最高副部也就到顶了!更何况好不容易研究出点东西利益的大头还是人家的!最重要的是伤了科研人员的心!当年烧毁运十资料,停掉大部分科研项目,到90年代许多科研人员还住在筒子楼里,但是同时期的行政机关配车已经到乡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老一辈科研人员能用几年时间就仿制出了歼七并改进,而在有全套图纸原材料的情况下仿制出贝斯发动机用了30年


wangking513


哪有什么逃离之说。现在是中国科学家最黄金的年代,只要有本事,就有单位天价邀请加盟。不管在哪里,硅谷还是常青藤,都出的起价钱挖人。

同时,现在也是科研队伍洗牌的过程,原来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混日子的人,或者原来层次偏低的人才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科研的水平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有能力的,什么都有,没有能力的就什么都没有,很多单位内部差距非常大。所以很多人面临着去留的选择。


费罗教育悟


说不是也是,说不是因为待遇,是因为现在国家对科研人员的待遇大幅提升,高等科研人员动辄上百万的科研经费,这还低吗?说是那是因为很多是外部人员的看法,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很多项目团队拿到项目后,带头人第一要务就是经费怎么能尽快支出,在项目书个人所得与个人劳动付出并不匹配,这大家肯定不甘心,以前很多业务费用其实都有个人劳务。但是现在都是防控风险一切账目公开,这么干风险很大,弄不好要被追究,那整个项目下来自己所得并不多。这就让很多科研人员很郁闷,明明经费很充足,可是,自己却赚不到预期的数目,只能逼的大家弄虚作假,不然怎么办?花不完逾期资金还要被回收,就逼着大家弄虚作假,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总不能成天出差吧,也不能成堆买笔记本吧,所以,这种怪异项目资金分配规定,我认为是科研人员逃离科研领域的根本原因!经费个人所得按三成算,其他七成都要以政府采购的方式支出,你还必须花完,不按规定花就办你!我也很纳闷,大量的经费不给足个人,本来应该给个人的。偏要逼着项目组花出去。这个矛盾很多年一直不修改,有什么含义吗,想了很久,终于给他们想了一个理由,那就是刺激消费!想想看,每年科研经费都是天文数字,小部分给个人,大部分必须花出去,还必须是政府采购性支出,那不就是借助科研人员之手,不就刺激消费吗?那数目都是庞大的


那时的花开花落


真正搞科研的人群太少!绝大部分都是打着科研的名义混饭吃的!所以科研人员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没有科研成果的人员不要占着科研的位子滥竽充数,尸位素餐,要将位子让给有能力,有精力,有才华的执着于科学研究的人员。


健康卫士262


肯定是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即使研究成功,也不会太好,特别是不是研究课题组长。一项成果研究成功,首先是课题组长,然后是研究院领导一长串,过后是付组长,组员资格老的,一般组员是上不了台面。


用户1658259733462


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这与目前对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极大的关系。虽然国家在大力推行“不再为论文是论”的政策,但是具体到各个单位,论文数量依然是不可撼动的考核硬指标,甚至有“五年聘期,非升即走”的要求,逼着科研人员绞尽脑汁发表论文。大家知道,很多科研工作是慢工出细活,一项研究需要数年才能出成果,但是以现在的考核机制,不可能等你几年,甚至要求几个月就要写出论文,造成科研人员压力巨大,习惯性加班,甚至压榨学生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逃离是一种方法。


琴酒221


当然人是需要待遇的,但要是为了待遇加入科研队伍,我看还是逃离吧,一个国家科研是需要一大批傻子疯子奉献着投入科研的。首先必须是痴迷科研,愿意干,中国教育的失败就是培养了一大批自私自利的人,看看钱学森等科学家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手机用户21996453074


是的,就是因为待遇差。

现在清北出现博士生比硕士生多,硕士生比本科生多的倒挂现象。学费都是本科生交的,还有部分非工学硕士交学费,教授工资也不低,哪来这么多钱养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