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45万中小学生在线教育不落一人

打开一扇窗 看见内蒙古

内蒙古日报记者徐永升

内蒙古赤峰市45万中小学生在线教育不落一人

教材送到家门口 额尔敦都冷 摄

这几天,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蒙古族小学6年1班学生朱兰其木格很开心,她再也不为手机信号不好上不了网课而犯愁了。她家住在阿什罕苏木乃林皋嘎查浩来图组海里干图牧场,地处科尔沁沙地西缘,通讯信号时断时续,很难完整地听完一堂网课。学校在排查时得知这一情况后,就从网上订购了1台信号扩大器,并派3名老师到她家里安装。放大器的天线刚一竖起来,手机的信号马上就满格,朱兰其木格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疫情防控期间,赤峰市6.5万名老师和45万名中小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全市各中小学在保证线上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学生进行帮扶,解决了学生们在线上教育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确保孩子们都能公平地享受到线上教育的阳光。

内蒙古赤峰市45万中小学生在线教育不落一人

手机信号扩大天线立起来 额尔敦都冷 摄

为了把新书尽快发到学生手中,巴林右旗的中小学校教师做起了“快递小哥”。为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旗里中小学校提前对学生家庭住址进行统计,对学生教材进行分拣、整理、打包、搬运、装车,并针对不同的年级、住址,安排了具体的时间,分时段、分批次地分散进行教材线下发放,保证工作人员和家长的安全。同时,旗内中小学还发动党员,为31名上网课有困难的学生,捐赠智能手机9部,流量包23份。

内蒙古赤峰市45万中小学生在线教育不落一人

手机信号满格了!额尔敦都冷 摄

林西县大川寄宿制小学的宁凡语,从小父母离异,由奶奶独自拉扯大。线上教学之初,宁凡语家里没有智能手机和网络,他就借亲戚家的手机、骑邻居家的自行车去村委会上网课。为了解决像宁凡语这样不能正常上网课学生的困难,县教育部门帮助他们协调联通公司为他们赠送免费流量,学校为他们送去了智能手机,保证他们按时参加线上学习。统部寄宿制小学的刘天娇是一名孤儿,一直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当她拿到帮扶责任人为她购买了智能手机后欣喜若狂,“我要珍惜这部手机,在家里好好学习,将来也做一名白衣天使,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内蒙古赤峰市45万中小学生在线教育不落一人

有了智能手机,上网课不再犯愁! 林教 摄

“决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上不了网课,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享受到线上教育资源!”林西县教育局局长梁晓东介绍,教育局与新华书店、邮局、联通公司等部门联动,开展“送教材上门”“赠送流量包”“购买智能手机”等帮扶行动。解决了3名没有网络信号的学生,8名没有智能手机的学生,331名学生没有手机流量的学生在线学习的燃眉之急。各学校还组织27名留守儿童,两两结对相互帮助,开展自主学习。教育局还成立了林西县教育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针对开学日期延迟、学生居家时间过长的情况,开通线上心理辅导课程,为学生提供心理干预和情绪疏导,引导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应对学习和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