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心声”㉟丨当TA开始“返老还童”……

当记忆力变差,经常忘事时,人们通常以为是大脑老化,是一个自然衰老过程。

殊不知,这可能是病,俗称“老年痴呆”,医学上叫“阿尔茨海默病”。

美国的里根总统、英国的撒切尔夫人都曾是老年痴呆患者。

数据显示:一旦确诊老年痴呆,平均生存期只有5.9岁。

那么,疫情期间,我们该如何照顾这个老年群体呢?

3月22号晚间,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张晓娟,作客四川新闻广播的直播间,带来疫情期间关于“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照料提示。

防疫“心声”㉟丨当TA开始“返老还童”……

张晓娟表示,认知障碍是一个书面语,更常见的说法是“阿尔茨海默症”或“老年期痴呆症”,在认知障碍的中晚期,患者会出现很多旁人无法控制的行为,比如发脾气、四处游荡、无端猜疑和指责等等。

疫情之下,作为患者家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张晓娟带来这样几个建议:

一、无需过多解释因新型冠病毒高发导致不能外出的原因。很多认知障碍的中重度患者,因为脑功能失调,思维缺乏逻辑性,智力退化,做事与年龄不符,并不能理解家人的语言信息;而对于认知障碍轻度患者可轻微解释,对于会认字的可写一句简单“外面有流行感冒”在写字板上,必要时向患者展示。

二、建议尽量将门设置成老人不易打开的方式,防止家人不注意时患者偷偷出门,带来被感染的风险;同时,定期陪伴老人出去散步散心。

三、当认知障碍的老人出现行为障碍时,要回顾一下该行为发生前后的情景,注意观察患者身体、智力、情绪等多方面的情况,比如老人此时的记忆停留在哪个时期?那个时期发生了什么事?他可能想表达什么需要?再有针对性的选择对策。

四、对于一些较安全的行为障碍,不必过多干预,比如老人如果喜欢用手摸桌椅,可递给他抹布让其帮忙擦桌椅,如果喜欢反复翻衣物,可以陪伴老人一起“叠”衣服。

五、对于轻症患者,可以在鼓励和照护下完成自理和烹饪,让老人充分享受到自尊,维持自信。

此外,疫情期间,建议全家人都按照规律的日程生活,可以把每天要做的事逐条清晰的写下来,指导老人按计划表做事,因为,规律的生活往往能够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

最后,给大家提一个“小要求”:每天,至少抽出10分钟时间,和你家里那位“返老还童”的老人,专注、耐心而愉快的交谈一次。

那将是你们最美好的时光。

防疫“心声”㉟丨当TA开始“返老还童”……

在这全民一心、抗击疫情的时光里,为了有效疏导和缓解大家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四川新闻广播FM106.1全新打造心理防疫特别节目《防疫“心声”》,2020年2月17号起每晚21点15到22点,权威的心理专家将做客直播间,为您剖析、疏导与答疑。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心理防疫的问题,欢迎关注“四川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以语音或者文字的形式发送您的问题,或者每晚在我们节目的直播期间,也就是9点15到10点,拨打85982561,我们将在线为您提供帮助。

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启了“心理疏导公益计划”,诚邀心理辅导专业人士加入,希望您通过“四川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让我们一起用声音传播温暖,用温暖救治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