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中國同店銷售5年來首次增長,今年業績預期不樂觀

屈臣氏中國同店銷售5年來首次增長,今年業績預期不樂觀

屈臣氏中國同店銷售5年來首次增長,今年業績預期不樂觀

​屈臣氏也對今年的零售業績做出了預測:2020年上半年,預期香港業務將繼續受壓,同時,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影響,也會令內地業務受阻。


3月19日,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發佈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屈臣氏去年全球銷售額為1692.2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547億元),中國區銷售額為245.9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


截止2019年,屈臣氏旗下共擁有12個零售品牌,在全球25個市場經營15794家店鋪。財報顯示,零售業務全球銷售額與去年相近,主要增長來自於店鋪數量增加5%,以及同比店鋪銷售額的增長。不過,被2019年下半年香港貿易環境影響及匯率不利,而兩相抵消。


收益方面,屈臣氏的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及EBIT(息稅前利潤)分別為168.9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54.27億元)及136.7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24.86億元),同比增長4%及5%。主要得益於中國超市收入增長,及與永輝、騰訊成立合資企業所得的一次性收益有約6.33億港幣(約合人民幣5.78億元)。


屈臣氏中國同店銷售5年來首次增長,今年業績預期不樂觀


值得關注的是,屈臣氏中國同比店鋪銷售額5年來首次錄得增長,幅度為2%。這意味著,屈臣氏改革轉型的舉措似乎有了成效。


自2015年開始,屈臣氏中國業績出現停滯增長,2016年首次出現營收負增長,當年門店銷售同比下降10.1%。為挽救頹勢,2017年屈臣氏中國區高層換帥,由高宏達接任CEO,並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線上數字化轉型中,屈臣氏一直試圖擴大其線上線下客戶社群。


2017年,屈臣氏開始增強門店數字化運營能力,在內地3000多家門店提供了“門店自提”及“閃電送”等購物服務。2018年開始,屈臣氏又陸續與菜鳥、餓了麼、京東到家等合作拓展外送服務。同時,屈臣氏還與騰訊、永輝聯手,利用大數據、移動支付等數字化工具,推動其零售服務升級。


到今年,根據公開資料,屈臣氏在社交平臺上有超過6600萬粉絲;在數字化工具方面,屈臣氏有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屈臣氏雲店、屈臣氏值得拼和直播等多個平臺。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屈臣氏曾通過企業微信,組織全國2.4萬名導購開展線上的客戶運維工作。同時,還做了上百場專題直播活動,直播間最高人氣突破10萬人次。


線下,屈臣氏對旗下門店進行改造升級,希望營造出年輕化的購物場景。


2017年開始,屈臣氏在門店中增加彩妝品類與智能設備,隨後又開設了專門的彩妝體驗空間“Colorlab”。2019年1月,屈臣氏推出子品牌“Watsons+”跟網易嚴選聯名的首家電商聯營店。到今年1月,屈臣氏又推出了“玩美概念店”,設有多個顧客體驗區,包括Tap & Shop24小時自助點購站,讓顧客可以全天候通過電子屏幕選購及預訂產品,並自選分店取貨。


對門店品牌的構成,屈臣氏近年來做了大幅調整。它縮減了國貨品牌、自有品牌數量,大規模引進彩妝、潮流進口品。門店服務方面,也在盡力扭轉過去被人詬病的“貼身式”銷售,轉而在店內增加了掃碼購、無人貨架、虛擬試妝工具等,對店鋪的考核也不再以自有品牌銷售佔比為主,只考核整體店鋪銷售。


雖然從財報看,多方入手的改革顯示出正向結果,但在人工、租金等成本日益高企的境況下,如何避免過度依賴新開門店獲取增長,提升既有門店的盈利能力、同時從線上線下獲得有機增長依然是個挑戰。


過去5年,屈臣氏中國每年新增店鋪數量穩定維持在300多家,開店速度遠超其他地區。2019年屈臣氏中國新增店鋪339家,同比增長9%,總數達到3947家。如此大的門店基數下,繼續保持以往的開店速度並不現實。


財報中,屈臣氏也對今年的零售業績做出了預測:2020年上半年,預期香港業務將繼續受壓,同時,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影響,也會令內地業務受阻。


屈臣氏中國同店銷售5年來首次增長,今年業績預期不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