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內需”和“科技成長”雙輪驅動

“穩內需”和“科技成長”雙輪驅動

農銀研究精選混合、農銀新能源混合、農銀工業4.0混合基金經理 趙詣

年初,在2019年基金業績大好的情況下,科技主題基金出現了連續的熱賣,使得開年以半導體、自主可控、新能源汽車為主的科技成長類企業出現了大幅的上漲。

春節後國內市場大幅下跌,但在科技股的帶領下,很快創出新高。隨後海外疫情出現超預期爆發,疊加油價暴跌,美聯儲意外的連續降息,科技股開始領跌,相反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純內需,逆經濟週期的方向反而表現較好。

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穩經濟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重點,刺激內需消費,以及“新基建”有望成為穩經濟的重要手段和投入方向。

同時,這幾年國內企業的升級轉型有了明顯效果,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所屬行業奠定競爭優勢,開始逐步由國內走向世界。

以華為為代表的一批科技類企業,通過自主的研發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出現追上並趕超歐美企業的趨勢,這將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以5G為基礎所開啟的新一輪科技浪潮中嶄露頭角。

目前,疫情可能會演變為全球性的“持久戰”,海外疫情的變化將對市場情緒產生較大的影響,但疫情週期的可能延長,並不會影響一些優質企業的長期價值。

整體來看,在業績並不明確的情況下,政策和事件仍將會是比較重要的股價影響因素,市場的輪動開始加快,越接近於3月底,業績重要性越大。

因此,我們會放棄主題性和輪動性的投資機會,聚焦景氣度剛開始反轉或者有新突破的行業和公司。組合配置上,將主要集中在成長和消費行業。在成長股方面,主要以高端製造、新能源、5G產業鏈為主;在消費股方面,主要以醫療器械及耗材、大眾必選消費品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