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由原子構成,可是原子為什麼會有煩惱呢?


人是由原子構成,可是原子為什麼會有煩惱呢?

所有物質包括人體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由亞原子粒子組成——質子、中子、電子等),它們的能量為99.99999%,物質為0.00001%。想想看――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物質都不是固體物質,而是能量場或信息的頻率模式。物質與其說是“某種物質”(粒子),不如說是“無物質”(能量)。我們的物理身體和物理宇宙的身體和所有的空間一樣成比例地空著。我們物質實體和看似固體的宇宙的本質是它們都是非物質的。

人是由原子構成,可是原子為什麼會有煩惱呢?

根據量子物理學,我們是一個巨大的無形能量場的一部分,這個能量場包含所有可能的現實,並對我們的思想和感覺做出反應,包括人類的煩惱。

我們的物質體和宇宙體都以光速變化著。我們的神經系統不能以它們真正發生的速度處理這些量子事件,所以它把宇宙的能量和信息解碼成固體三維物質體的體驗。

人是由原子構成,可是原子為什麼會有煩惱呢?

量子力學中的“觀察者效應”表明,在亞原子水平上,能量對我們的注意力做出反應,變成物質。量子實驗證明,電子(構成原子的亞原子粒子的一部分)同時存在於不可見能量場中無限的可能性陣列中。所以,一個粒子(物質)只有在我們觀察到它時才能在普通的時空現實中顯現出來。意識到這一點,思想和物質不再被認為是分離的,它們本質上是相關的,因為主觀思維在客觀的物質世界上產生了可測量的變化。

每一個人,以及宇宙中的每一種物質,都傳播著一種獨特的能量模式,這種能量攜帶著信息。我們波動的精神狀態,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會時不時地改變這種模式,因為我們不僅僅是一個身體,我們是意識,用身體和大腦來表達不同層次的思想。

保持心臟跳動的智能是我們自主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它位於大腦中。大腦邊緣系統是自動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在大腦中,有特定的組織負責保持心臟跳動,這些組織由細胞組成。那些細胞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由亞原子粒子組成,亞原子粒子主要由能量組成。

人是由原子構成,可是原子為什麼會有煩惱呢?

想想看,我們大多數人大部分時間都把注意力集中在0.00001%的物質現實上,而不是99.99999%的物質能量上。我的意思是,認真考慮一下,我們可能錯過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