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

本規劃由文化產業動能轉換與生態系統(山東大學)山東省文化科技重點實驗室負責完成,聯合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創意中國調研報告編委會、濼尚有道文化創意諮詢研究院等組織合作完成。規劃由現任文化產業山東省文化科技重點實驗室(山東大學)主任、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昝勝鋒擔任規劃編制組組長。規劃課題組邀請校內外文化產業學者、文化企業家和相關主管部門領導,開展規劃編制指導和思路顧問,在前期深度熟悉地方文化產業實際、國內外先進城市優秀經驗基礎上,先後經歷多輪調研撰寫修改座談論證,廣泛徵求多部門各級意見,召開多輪系統性規劃論證會,最終提交完成,並獲得規劃評審論證專家和甲方高度認可。現將規劃摘錄如下:

【發展定位】

(一)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示範區

以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為基礎,提升文化製造業智能化水平,聚焦文化資源數字化、數字內容生產、數字技術服務、新媒體融合等文化科技新興價值鏈,支持國內外文化創新成果來煙轉移轉化。整合全市文化相關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資源,力爭在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標準制定、技術轉移、產業聯盟等領域形成示範性的標杆效應。

(二)國家文化融合發展創新示範區

以提高文化資源的創新開發水平、新興產品(服務)的文化內涵為目標,促進文化與相關產業在資源端、產品端、技術端、市場端的深度融合,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與文化經濟深度融合,構建新型文化經濟共同體。以區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設為基礎,加強文化和金融合作。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全力打造國際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創新中心,提升煙臺現代產業體系的文化附加值。

(三)國家海洋文化產業創新引領區

全面對接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洋特色文化產業帶建設,大力發展海洋特色文化創意產業,支持海洋特色文化企業和重點項目發展,創建一批全國海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培育一批精品海洋文化論壇、節慶活動、體育賽事。嚴格保護海洋文化遺產,打造一批海洋科普與教育示範基地,積極推進“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加快融入全國現代海洋文化傳播和經濟發展格局。

【空間佈局】

根據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基礎,結合相關規劃佈局體系,開拓“一核輻射、一帶引領、兩極聯動、三團協同”的文化產業空間格局,即培育產業動能轉換動力核、構建濱海文旅融合示範帶、打造產業動能轉換增長極、發展動能轉換特色集聚區,加快形成梯次擴散、錯位發展、節點輻射、相互支撐的文化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戰略格局。

【重點工程】

(一)特色產業載體提升工程

激發特色集聚區創新活力。實施城市更新文創導入實施計劃,分類培育泛文化特色綜合體,打造全省文創集市發展高地。

打造特色小鎮產業輻射圈。升級創建一批國家級特色小鎮,鞏固創建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培育開發一批新型特色小鎮。

(二)文旅體“活動經濟”提質工程

提高“文化+會展”新能級,全面提升行業品牌展會水平,高水平承辦特色論壇活動,引進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內外知名展會和優質品牌展會。

培育“旅遊+節慶”新品牌,整合各市、縣、區內人文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聯動節慶活動推動商旅文產業有機融合。

拓展“體育+賽事”新市場。以多層次體育賽事為核心,構建觀瞻型產業集群和可觀看、可欣賞、可參與的運動經濟生態鏈,加快文體旅產業融合。

(三)鄉村文化振興工程

傳承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力度,實施非遺“六個一”保護措施,舉辦“鄉村記憶”節慶活動,開展“一鎮一品”“一鎮多品”“一村一品”文化特色培育工作。

構建鄉村文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農村傳統手工藝,通過“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等模式,引導剪紙、絨繡、工藝品雕刻、草辮、黃金首飾等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四)對外文化貿易提升工程

構建文化產品出口載體平臺。打造對外文化貿易推廣促進平臺、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加快省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構建文化跨境電商生態體系,支持文化企業建設出口商品 “海外倉”和海外運營中心,打造海外菸臺新名片。

加快拓展文化服務外包市場。拓展知識流程外包領域的動漫及網遊設計服務、影視文化創意服務、廣告設計服務外包市場,探索外觀設計、結構設計、試驗認證、環境設計、工業生產線設計等工業設計服務外包新模式。


《煙臺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