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鶴琴: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家庭教育

陳鶴琴: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陳鶴琴是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作為我國現代幼兒教育事業的開拓者和領航人,他的家庭教育理論對我國學前教育有重要啟示。他對家庭教育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認為“父母是兒重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兒童的終身教師家庭教育應該關注兒童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要滿足兒重心理發展特點,倡導父母以身作則,做好榜樣。該理論啟示父母應做到拒絕“超前教育”,拒絕“隔代教育”,倡導父母親力親為。

陳鶴琴: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陳鶴琴: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陳琴指出,兒童的品行和品格在幼兒期被塑造,幼兒期是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陳鶴琴在《家庭教育》中指出:幼稚期(出生到7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習慣、語言、技能、思想、態度和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下基礎,若基礎打得不穩固,兒童就難以形成健全的人格。這說明兒童時期的教育將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成長髮展。每個兒童成長中所養成的習慣是不同的,對學齡前兒重來說,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長在兒童的成長和發展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兒童的終身教師。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兒童的影響是學校教育和學校教師不可代的。教師教授的書本知識大部分都會被遺忘。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影響下,兒童所習得的感思、協同、創造性、想象、麗力、反思等能力將會伴隨兒重一生。

陳鶴琴: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陳鶴琴: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家庭教育的內容

1.兒童的身體健康。陳鶴琴非常注重對兒童身體的養護,提出父母應注意兒童的身體健康狀況,讓兒童多鍛鍊並攝取充足的營養。“我們曉得強健的身體是兒童幸福的根源,身體不健全,兒童自然終身受累,而做父母的也要受無窮的痛苦。衛生習慣是健康的基礎,所以父母應當讓兒重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洗手、傳授洗臉刷牙的方法等。父母還要注意幼兒護理上的細節如兒童洗臉要注意到耳鼻和眼睛給兒重的食物要根據兒童的身體發育規律定時定對於食物的存儲要放在回定合理的位置等。

陳鶴琴: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陳鶴琴: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2.關注心理健康。陳鶴琴是我國最早提出研究兒童心理的教育家,他的觀察記錄和實驗為兒童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陳鶴琴在怎樣倣父母這一節提到:“做父母的要想把兒童養得好,應該回問自己是否懂得養兒童的方法?怎樣養育兒童,使得兒重身心兩方面都充分而又正當地發育?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成為父母卻不需要經過考試。瞭解兒童的心理是父母需要拿握的第門功課。總體來講,兒童是好遊戲、好模仿、好奇的,是喜歡成功的,是喜歡野外生活的,是合群的,是喜歡別人讚許他的。對於兒童來說,遊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遊戲。他認為教育要尊重兒童的天性,父母要充分地觀察和了解兒童行為,找出兒童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進行教育和疏導。此外,父母要找出兒童缺乏勇氣的原因,訓練兒童的膽量,鍛鍊兒童的勇氣,幫助兒童養成勇於嘗試的精神。

陳鶴琴: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陳鶴琴: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家庭教育的方法

陳鶴琴: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1.滿足兒童心理發展特點。陳琴根據目己的研究、實驗,將兒童特點總結為"四心”,即好動心、模仿心、好奇心和遊戲心。家長應瞭解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為兒童創造勞動的環境、遊戲的環境、科學的環境、藝術的環境、閱讀的環境。要為兒童提供看圖畫圖的機會、剪紙著色的機會、串珠錘擊的機會以及澆花、塑泥、玩沙的機會。父母應當做出積極的暗示,尤其是對於兒童的正面行為要及時、詳細地給出鼓勵。這樣會促使兒童重複其良好的行為。父母對於兒童的負面行為要嚴厲批評,讓兒童認識到行為的不良後果。對於兒童的錯誤行為既不能姑息也不應當縱容,父母應當結合ル童的年齡特徵讓兒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兒童產生成就感。這不僅使兒童樂於勞動同時也鍛鍊了兒童的體格。做父母的還應當同自己的孩子成為朋友、伴侶,以遊戲的方式教育兒童。

2.倡導父母以身作則,做好榜樣。陳鶴琴認為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對兒重的教育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兒童特別善於觀察和模仿,第一個被他們觀察和模仿的便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的言行卒止對於兒童來說非常重要。陳琴指出:教養子女第一條原則,就是要遵守“以身作則”。要幼兒時期的兒童在生活上對父母有很大的依賴,他們對外界的一切都感興趣。父母是他們第一個直接模仿的對象,是兒童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兒童。父母應當對子女公平,在兒童面前態度應當致,不能欺騙兒童更不能做出不符合社會道德或規矩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元交際能力的“社會人”。

陳鶴琴:家庭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兒童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開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們的第一任教師。如果兒童從小在家庭裡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後學校教育就能順利地進行;如果兒童在家庭裡受到不良的教育,就會使他們在接受學校教育時發生困難,學校就需要用很大的力氣去矯正他們的錯誤和缺點。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從幼年時期開始教育是不那麼困難的,但以後矯正缺點的再教育就困難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關,打好教育的基礎是十分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