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之神及其祭祀

在廣西崇左、扶綏縣一些壯族村屯,人們認為稻禾有神靈。因此,每年的三、四、六月從播秧到插秧,都要祭祀禾神。


  三月初三,時值下秧,人們做餈粑並將餈粑擺在田邊後,一邊播秧一邊祈禱,求禾神庇佑秧苗長齊。
  四月插秧前,人們殺雞祭田,傳說這是為禾神下田開路。
  六月六,每家要殺一隻雞去拜田。在拜田時,拜者先用秧苗兩三蔸膜拜,祈求今年豐收。同時,插一些小花旗在田邊,並燒紙錢,以示人們對禾神的崇敬。
  在壯族民間還有穀神是來自天上神仙世界的傳說:從前栽秧以後,常有蟲害,谷田中往往顆粒無收。壯人面對蟲害只能報以辛酸、痛苦的淚水。後來,這事感動了天神,就派穀神下凡專門整治蟲災,保佑壯人豐收。從此,壯人年年風調雨順,豐衣足食。所以,每逢栽秧和結束栽秧這天,壯家就要殺雞宰鵝,把天上的穀子娘娘接下凡來。

谷之神及其祭祀

具體的做法是:這一天,一般是天不亮就起床,用泡了水的糯米拌著芝麻放到甑子中蒸煮。熟了再裹上些許油鹽,叫做“後能了丫”。
  家中有雞有鴨的,一般是殺一隻紅公雞、一隻鴨,無鴨的人家則殺一隻公雞、一隻母雞。天亮以後,一家人用籮筐抬上祭品走到田頭,擺上一塊煮熟的臘肉、整雞整鴨和“後能了丫”。此外,還點上三炷香,供上三杯酒。一般不念經文,眾人肅然無語,在田頭磕拜三次。最後,把水酒倒掉,換上三巡,待香燒畢,即算祭祀結束。

谷之神及其祭祀

人們吃了一些“後能了丫”和雞、鴨的下水,便開始勞作。其他主要供品則由家人擔回,待收工後再食用。
  每年秋收以後,壯人在穀倉裡還插上一枝椎慄樹,用秧拴在樹枝上,預祝來年穀神保佑,使穀子再度豐收,顆粒像椎慄果一樣碩大。
  廣西武鳴縣西北部和馬山縣東部的壯族的穀神則是五穀靈娘。當地壯族群眾認為,五穀靈娘是一位美麗善良的專管人間五穀豐歉的女神。此神無神廟神像,對她的祭祀是在村外近水處進行,祭期定於正月初一清早。傳說五穀靈娘能佑五穀豐登,人人康泰。
  桂西壯族民間對禾神的拜祭,則是通過舉行“祭青苗節”來進行。
  “祭青苗節”在每年農曆七月間擇日舉行。屆時,以豬肉、米飯作為供品祭於村外田邊,表示讓禾苗神享用,接著開始路禁,以免驚擾禾苗神。同時,全村老少集聚在一起,一邊飲酒一邊高唱農事歌,預祝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