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看待王陽明和王陽明心學的?

心理之路之社交恐痛


現在移動網絡發達,我不知不覺養成了吃飯看視頻的習慣,我也看到過很多同齡人也有這個習慣。吃飯的時候,手機一掏,往支架上一擺,看著視頻下飯,簡直是忙碌生活的中最愜意的間歇。前段時間,我在這個吃飯間歇時間看完了百家講壇酈波教授講的《五百年來王陽明》系列視頻,對這位被稱為“真三不朽”的新建伯的生平又有了更全面些的瞭解。

最初知道中國文化史上的這位聖人是在高中時期的歷史課本里,那個時候,王陽明以及他的心學是文綜類的必考知識點,除此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印象。在政治科目哲學內容版塊方面,考試中王聖人的花論(汝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經常是被當作唯心主義錯誤的選項進行批判的。雖然當時只是覺得王聖人的花論有些意思,其思維有些與眾不同罷了,也未覺得有什麼高明之處,但隨著自身也歷練塵世,終是對這位五百年前的大儒有些理解了。

王聖人被稱為“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的人物,能得到傳統話語體系這樣高的評價和認可,自是有真本事立身的。王聖人的具體生平已被諸多文章說透,我在此文中不再贅述,我先簡略提一下這三不朽的具指,“立德”所指,陽明先生年輕初入官場時便能堅持原則,以身犯險,營救同仁,不惜得罪大權閹劉瑾,落得被貶龍場驛這樣的處理。一生行事光明磊落,為國為民,未有背德之事。“立言”所指,繼承了自程顥、陸九淵一脈的以心解理的哲學思想,融匯開悟,創立了“心即理”、“心外無物”、“致良知”的思想理論,同時提出了“心上學,事上煉”、“知行合一”的實踐方法論。其文章被清人吳調侯、吳楚材編纂的《古文觀止》選摘3篇,為明朝文人摘錄之最。其書法,被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徐文長,也就是白石老人願為青藤門下走狗的那位才子,對陽明先生的書法也是讚賞非常。“立功”所指,平贛南幾十年的窠賊匪患,用38天平定“寧王之亂”,活捉寧王朱宸濠,終明一朝,除了楊一清外,他是另一個因軍功封爵的文官。

宋人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陽明先生是切實做到了的。傳統的儒家知識分子往往都有著積極入世的政治抱負,敢於擔當,天下大事捨我其誰的氣魄與風骨都是有的,但是真正有能力實現了自身抱負,真正在人世間歷練中堅守住自身的道德操守,處世原則的人卻只能用鳳毛麟角來形容。

時間久遠一些的孔子沒有做到,一生輾轉列國,講學,推銷自己的治國思想,但最終也只是退而著述,佔了一項立言,後世若不是董仲舒對其理論加以改造迎合了漢武帝統一思想的需要,孔子老人家的後世地位可能也不會那麼高。中期的諸多宋儒大賢,為文卻也具有帝王氣象,像張載、歐陽修、蘇東坡這樣的大儒文豪,在“三立”標準面前,都有著相當的距離。近代出了個曾國藩,其資質平常,努力精進自身,形成了一套修身齊家的規訓,平滅了太平天國,看似能與陽明先生比肩,實則相去甚遠。所謂立德,曾國藩也並不是那麼幹淨,年輕時毛病也很多,浮躁色慾可見其日記自述,中期領兵,敗績頗多,對待敵佔區的平民,並沒有耐性教化仁心,而是為全事功,大開殺戒,縱兵搶掠,“曾剃頭”的名號不是白給的。平滅太平天國一時人傑頗多,並非其全功,另一名臣左宗棠就很看不上他的軍事能力,再者就是,太平軍那夥人底子太潮,歷史課本上一句農民階級侷限性遮掩過去了其領導集團的腐敗墮落,爭權奪利,鼠目寸光,智謀短淺。曾國藩這叫運氣好,對手爛得太快,剛開始前期靖港兵敗,投水自戕,不是李次青救助陪護,也就是個普通庸官而已。史書上可沒有陽明先生兵敗自殺的記載。同是科舉,陽明先生以落榜動心為恥,曾氏以考的名次不好為恥,境界高低,高下立判。

“三立”的標準實在是太高,有一人能切實做到自是要被大家膜拜的,不只中國人膜拜,外國人也服氣,最有名的便是日本維新時期的海軍名將東鄉平八郎。他的主要事蹟就是在日俄戰爭期間,全殲了俄國兩大艦隊,一是幹掉了俄國的遠東太平洋艦隊,後來又在對馬海戰中以逸待勞幹掉了前來增援的俄國波羅的海艦隊,贏得了海戰的徹底勝利。他的格言便是“一生俯首拜陽明”。陽明心學的思想經過過了四百年左右的傳承,其影響範圍仍然輻射東亞儒家文化圈。

道德操守上,陽明先生的生平便是很好的表率。一生無愧人之事,可鑑日月。堅持原則,捨生取義,助人達人,這都是他個人的修持。他的功業,滅寇平亂也已隨世事變遷而成為歷史的記憶,但是他的思想卻仍然有可供今人思考和汲取營養的地方。

對於陽明先生的認識,高中時我只是當做一個知識考點,那時於我而言,他更像一個文化符號,而非一個人。大學時期,我讀過幾遍《明朝那些事兒》,才開始對陽明先生的生平有些瞭解。知道往聖是那般厲害英雄人物,後來開始留心一些關於陽明先生的資料,這個時候像遠遠望見一個人。最近在讀關於他的《傳習錄》,其中先生的一些具言具行,細心體會便又覺得先生活泛起來了。關於他的思想,我想在以後的文章中,慢慢分享一些我的學習體會,今天寫這篇文章,算是開篇做個引子吧。


侃叨菌


王陽明是繼二程、朱熹、陸九淵之後的又一位大儒。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他和孔子一起被人們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另外半個就是晚清名臣曾國藩了。

王陽明自小立志成為聖人,而他的一生都在努力追尋聖賢之路,可謂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用王陽明自己的話說,他的心學是從“百死千難中來”。

王陽明的好朋友湛若水在《陽明先生墓誌銘》中提到王守仁在龍場悟道前經歷了“五溺”後才找到聖賢之路:“初溺於任俠之氣,再溺於騎射之習,三溺於辭章之習,四溺於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正德丙寅,始歸於聖賢之學。”

王陽明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既能文治又能武功的全才了。

少年王陽明隨父進京,正值明中後期內憂外患,前有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後有地方民變不斷。少年王陽明憂國憂民,十五歲就獨自到居庸關外考查敵情,還在在回家途中打傷了兩個韃靼士兵。在那談“胡”色變的時代,更顯示出了少年王陽明過人的膽氣。一個月的塞外之行,使王陽明更堅定了建功疆場,經略四方的志向。

此後王陽明熟讀兵法,《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司馬法》、《三韜》、《六略》等細細研習,遇到家裡有賓客來時,就用果核跟客人擺兵佈陣。他認為“儒者患不知兵。仲尼有文事,必有武備。”他認為一些儒生只會尋章摘句,粉飾太平,遇到大事則束手無策,這是儒生的羞恥,應該像孔子那樣文武兼備。

王陽明的求聖之路異常艱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過,相反,越是身處逆境,要做聖人的願望就越是強烈。

當時朱熹的學說很受推崇,朱熹認為要“格物致知”。“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等格到一定程度,就能把這個理找出來。”不同的事物,包含了不同的“理”。他深信通過“格物”可以明白天理,達到聖人的境界。於是王陽明選擇了格竹子。只是王陽明對著竹子格了七天七夜,沒有格出天理,卻把自己累病了。雖然“格竹”失敗了,王陽明只能認為自己沒有真正瞭解朱熹的學說,找到正確的方法,但如何才能成為聖賢這個疑問卻始終留在王陽明的心裡。

王陽明18歲時與夫人諸氏新婚後從南昌返回餘姚,拜謁了當時的大儒婁諒。婁諒告訴王陽明“聖人必可學而至之”,向他講授了朱熹的“格物致知”。婁諒提倡“身心學“反對“舉子學”,對王陽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婁亮是王陽明的啟蒙老師。

弘治十八年(1505)孝宗駕崩,明武宗朱厚照繼位,年僅十五歲,這個少年天子,行事荒誕不經,寵信宦官劉瑾,引起文官不滿,大批文官紛紛因為上諫獲罪。

王陽明上了道奏摺——《乞侑言官去權奸以章聖德疏》,彈劾以宦官劉瑾為首的“八虎”。王陽明因此受到劉瑾集團的迫害,被廷杖四十,下到昭獄之後不久,被貶到貴州龍場當驛丞。

王陽明到貴州赴任,路上可謂九死一生,他躲過錦衣衛的追殺,經歷了虎穴逃生,避開野獸毒蛇,終於來到貴州龍場驛。在陽明洞中,他得悟心學。

原來朱熹的理學所說的“格物致知”並不能悟得天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天理”就在人們的心中,不需外求。所謂天理,也就是人的良知。人人都有良知,是與生俱來的,這一點“愚夫愚婦與聖人同”。不管常人還是聖人心中都有良知。如何才能“致良知”?王陽明認為要通過“歷事練心”,使知和行相結合,達到“知行合一”,這樣才能“致良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在行先,知引導行,知又從行的實踐中來。王陽明指出,聖人之學是身心之學,既要體悟,也要實踐。思考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知行合一”。

嘉靖六年,朝廷命前往廣西平叛,五十六歲的王陽明抱病前往,臨行前學生向他請教為學之道,王陽明留下了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和四句教,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王陽明的心學,繼承發展了儒學,並且吸收了墨家、道家、佛家的思想,開創了一個儒學的新體系,對中國後世以及東南亞地區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被稱為日本海軍戰神,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俄國海軍的東鄉平八郎對王陽明推崇備至。1905年在天皇為他舉行的慶功宴上,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他默不作聲地拿出一塊腰牌,只見上面刻著一行字:“一生俯首拜陽明”。

王陽明打仗,可謂是用兵如神,戰無不勝。

他用三十五天平定了寧王處心積慮準備了十幾年的戰爭,這既是因為王陽明早年研習兵法,善用兵,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也是陽明心學在戰爭中的成功實踐。“此心不動,隨機而行。”既是心法,也是兵法。只有“我心不動”,才能不被紛亂的表象所幹擾和迷惑,從而洞明事情,決勝千里。

此外,王陽明還善於不戰而屈人之兵。王陽明赴廣西平叛時,得知頭目岑猛已死,引起動亂的盧蘇、王受只是被迫起事,並沒有真心對抗朝廷,於是以撫代剿,說服盧蘇、王受主動認罪,解散軍隊。歷時三年之久,動用四省兵力未能平定的叛亂,王陽明不動一兵一卒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所謂“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其實就是不管百姓也好,賊匪也好,站在他們的立場,為他們著想,消除其心中顧慮——“心中賊”,便可不戰而屈人之兵,實現“破山中賊”。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一代心學大師王陽明在平叛返回途中病逝。臨終時學生問他有什麼話要說,他只淡然一笑:“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的一生都在追求“成聖”之道,歷盡千辛萬苦,廷杖四十,下到昭獄,險些喪命;流放貴州龍場,九死一生;平定寧王之亂,立下大功,被封“新建伯”卻招來朝中楊廷和等人的嫉恨和毀謗,甚至誣諂王陽明早已和寧王私通……生活越是磨難,王陽明的做聖人的志向就越堅定,強大的心學支撐著王陽明走完他聖人的一生,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陽明心學亦如一盞不滅的明燈,照亮“我心”,亦照亮萬古長夜。


文史清談


王陽明是我最喜歡的古人之一。立身於天地間,茫然四顧,我們不知道何去何從。陽明心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佛、道,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餘姚陽明洞天結廬,自號陽明子,故被學者稱為陽明先生,現在一般都稱他為王陽明,其學說世稱“陽明學”。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心外無理”

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為“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為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並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

王守仁反對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於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對於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聖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誇的風氣,於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後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後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聖賢的意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經歷過百死千難的人生體驗,在五十歲時提出猶如畫龍點睛般的學說宗旨“致良知”:“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


御前帶刀侍衛


首先我認為王陽明是一個經過千難萬險的傳奇人物,為什麼說千難萬險呢?王陽明一生中的苦難那真是不是常人可以承受的,身體可以,心裡也受不了吖,這可能就是他心學的累積吧。

小時候不讀書,把他老爸氣個半死!喜歡詩文也是三分鐘熱度,自己安慰自己說:“即便學如韓愈、柳宗元不過為文人,如李白、杜甫不過為詩人,都不是第一等德業。”考試前兩次也都失利。即便是走上仕途建功立業也沒有好的結果,反而被貶。最後死在了回鄉的路上。知道死後56年,世人才承認其價值!

而心學感覺就是一面鏡子,就像王陽明的學生王艮有一次出遊回來,王陽明問他看到了什麼,王艮說看到了滿大街都是聖人,其實這句話王陽明知道是在嘲諷自己,一直說了一句:“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當你對這個世界微笑,這個我世界就會對你微笑!



小鬍子說歷史


首先說王陽明,王陽明是個可以說各方面都全能的古人,心學的發展上豐富了儒學的發展,提倡其內心的重要,保持善良的天性。王陽明之所以稱為聖人,與其心學及其理論對後世的影響有重要關係。其次,王陽明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才能,可以說他已經達到了完美人設的標準。性格和生活也沒有太多的缺陷,因此,王陽明成了明朝的第一牛人。

再說一下其心學,其實,心學來現代意義上說就是唯心理論。為什麼王陽明的心學一直備受推崇,是與中國幾千年的儒學相關聯的,心學其實也是儒學的一個發展,王陽明提倡“以心照物”的觀點。以心照物的本質就是:有什麼心,就有什麼物。有什麼樣的志向,就能成就什麼樣的事業。其實就是教導後人要有一顆善良的內心,用善良的內心去看世界,世界自然是善良的。



細品歷史007


王陽明在少時遇到了格竹事件的失敗,導致他對朱子理學有點灰心喪氣,在他的心裡憋著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是理?在朱子理學中,這幾乎不容置疑,理就是世界萬物,之所以成為世界萬物的依據,也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根本依據,理就存在於一草一木、萬事萬物當中,也存在於人類社會的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朱子理學有兩個預設:

第一:人心之靈,莫不由之。

第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但是王陽明總覺得哪裡有點不對勁?究竟問題出在哪呢?

1508年,王陽明37歲,他歷經艱險,終於抵達了被貶之地龍場。這個地方當時是非常偏僻和荒涼的,屬於少數民族聚居地,語言不通,交通不便,經濟落後。在這裡也沒有什麼事可以做,就整天端坐澄心,將一切身外之物,得失榮辱等拋諸腦後。

根據記載,忽然有一天半夜,王陽明大徹大悟了“格物致知”的問題。即: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光正環保灑水車霧森


王陽明心學師承宋代陸九淵心學一脈並在陸氏心學基礎上有所創新,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格物致知等理念,正如王陽明晚年總結心學的真諦,提出所謂: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概括他了一生的心學傳習經驗,他少年時候立下要做聖賢先知的壯志,但是因大明王朝政治黑暗而困難重重,一生充滿了曲折和傳奇,龍場悟道以後他大徹大悟,在危難中養就浩然正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三不朽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堪稱聖賢。他的心學也因此成為大明王朝仁人志士的心靈雞湯和脫苦良藥,與宋代理學並稱新儒學的雙峰,對後世影響深遠。


半畝先生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王陽明,曾國潘,毛主席。他們三人的文章詩詞都非常非常好,多看比看其他東西強很多


芭蕉樹芭蕉葉


人類的智慧經典,包括儒釋道等等,一切都是心學,只是說的方式方法和程度不一樣而己。王陽明的心學更強調在事上磨,待得此心光明,更復何求。


用戶6382739676219


一代聖賢,永不過時的心學!史上內心最強大的人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