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端∣新興產業2035發展戰略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國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

立足新的發展形勢和需求,研究提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2035發展戰略,覆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綠色低碳產業、數字創意產業六大方向。

一、新興產業發展趨勢

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方面。技術演進並與傳統產業融合,賦予人工智能以巨大能量,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第五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即將開啟重大產業週期。

生物產業正處於生物技術大規模產業化的起始階段,2020年前後將進入快速發展期,有望逐步成為世界經濟新的主導產業之一。

智能製造培育新動能,這是全球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發達國家在高端製造裝備和高技術裝備領域的激烈競爭態勢將繼續維持,傳統工業強國仍是智能製造的領軍者。

關鍵材料產品日新月異,產業升級換代步伐加快,信息基礎材料的需求不斷攀升,高端裝備製造的支撐材料已經成為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核心關鍵。

煤炭依然處於全球能源系統的核心位置。天然氣水合物未來將持續受到關注。核電技術已經從第二代核電為主進入到第三代核電升級轉型、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與堆型示範應用的階段。

國際節能環保產業已經步入技術成熟期,產業發展重點由最初的末端治理轉為當期的源頭削減。

新能源汽車實現逆市增長,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加速融合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高度活躍,配套基礎設施及服務平臺快速發展,新型充電技術成為研究熱點。

移動互聯網與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驅動了數字創意產業的爆發式增長。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虛擬現實、超級感知等新一代科技革命將數字創意產業推升至新高度。

二、新興產業發展現狀

“十二五”時期,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持續穩定增長,產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期末的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8%,27個重點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收入達16.9萬億元。“十三五”時期,在我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的背景下,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發展保持強勁勢頭,2018年產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比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快2個百分點。

總結十年發展歷程,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提高發展質量、壯大新型產業集群、推進產業開放融合,這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成功經驗。

(1)加快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是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2)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發展質量是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擴大優質增量供給,促進產業平衡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和新供給。

(3)新型產業集群引領新興產業的發展。突出新興產業的先導性、支柱性,協同發展產業鏈和創新鏈,培育特色新型產業集群,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轉型。

(4)堅持開放融合是新興產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以開放的發展理念、包容的發展方式,建設國際創新與合作平臺,面向全球配置產業鏈、創新鏈與價值鏈。

三、新興產業2035發展方向

到2035年,我國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發展驅動力實現根本性轉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抓牢科技爆發與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著眼前沿領域、顛覆性技術進行全方位佈局,力爭使戰略性新興產業主體進入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

梳理六大產業發展方向,聚焦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為代表的一批重點領域,打造先進技術體系,引領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在產業核心技術突破層面與世界同步,構建多類別、寬覆蓋、有機聯絡的新興產業集群。

走向高端∣新興產業2035發展戰略

圖1 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2035發展方向佈局

四、發展建議

(一)加強統籌協調,優化頂層設計,強化戰略引領

針對新興產業發展瓶頸,設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持續攻關;加強國家各類計劃的有效銜接,消除各類信息隔離、以鄰為壑、部門爭利的不良現象,提高國家資源的使用效率。統籌並完善生物技術產業、民生裝備領域的扶持政策,建立重點行業部際聯席會議協調機制和國家戰略諮詢委員會。

(二)完善創新基礎,強化產業創新體系。

加強應用基礎研究,促進群體性技術的湧現;組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創新中心,探索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模式。加快推進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完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共享機制。加快建立健全新興產業行業標準體系,使新興產業的發展過程“有法可依”“執法有據”。

(三)激發市場活力,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

依據競爭性原則,佈局建設一批依託龍頭骨幹企業運作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合理加大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採用市場化的方式提供穩定和必要的資金支持。完善產業發展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鼓勵和規範產業併購投資。推行“產學研用”合作和技術轉移機制,對創新成果的評價轉向實際產出和拓展應用。

(四)加大開放融合,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並重

鞏固產業鏈條的核心“長板”,面向全球佈局產業鏈。鼓勵產業平臺技術的國際合作研發與應用,建立與國際規則接軌的創新政策體系,根據行業技術特點推行差別化的政策管理。利用好全球科技成果、智力資源和高端人才,鼓勵雙向有序流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