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共场所“测温+亮码”,战疫新阶段不妨少一些形式

21日,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根据疫情形势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各类企事业单位、楼宇、景区、宾馆、商场、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取消“测温+亮码”等管控措施。无独有偶,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21日晚间也发布了类似的通告。

疫情防控,不只是一场病毒阻击战,更是一场涉及多方面的总体战。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有序安排企业复工复产十分重要。尤其是随着疫情防控积极向好趋势的显现,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成了当务之急。

取消公共场所“测温+亮码”,战疫新阶段不妨少一些形式

取消公共场所“测温+亮码”并非孟浪之举,而是基于科学研判的决策。“不聚集”仍是防控疫情的核心原则,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当然是重点防控的场所。但随着疫情的变化,经过长时间“零增长”后,公共场所“测温+亮码”也有必要与时俱进,适当改变。

有相关专家表示,在零增长之后再持续两个14天的潜伏期,也就是28天都保持零,就可以宣告疫情结束。宣告疫情结束当然需要审慎,但相关判断可以作为参考。江苏连续30余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是全国较早进入全域低风险和复工复产情况较好的省份之一。与之类似,杭州也已持续28天以上无本地新增病例。这无疑为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些公共场所“测温+亮码”就从“硬核”手段渐渐演变成一种流于形式的做法。因势而变,因时而变,在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防控手段理应有所变化。换言之,对于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相适应的防控措施,当然要及时调整、尽快取消。

取消公共场所“测温+亮码”,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松警惕了。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要把加强涉外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做到可知可控、精准防控。于个体而言,也要保持应有的防护意识,继续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勤于洗手,该戴口罩时戴口罩。

一言以蔽之,战疫要精密智控不要形式主义。既不能因为疫情形势趋好有所麻痹、侥幸、松懈,也不能因为潜在的、不可低估的疫情风险而畏首畏尾。过犹不及,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更不必恐慌,如果谨慎过度从预防变成了恐慌,过度防控不仅无助于疫情防控,还会成为形式主义累赘,严重干扰影响正常秩序的恢复,适得其反。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胡欣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