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起!内江已有83万人“亮码”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人员流动也愈发频繁密集。在全国各地,针对外来人员,“健康码”、健康证明成为人员流动的重要依据。


那么,“健康码”、健康证明到底有什么用?应该如何申请?内江申领“健康码”、健康证明的情况如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走起!内江已有83万人“亮码”

门口的温馨提示

旅居内江需要“一证一码”


4月3日,清明节小长假前一天,位于东兴区的锦江国际酒店大厅门口,工作人员张建戴着口罩,手持体温枪,为进入酒店的每一位顾客测量体温,若有人未佩戴口罩或佩戴不规范,他便会提示对方规范佩戴。


走起!内江已有83万人“亮码”

酒店门口的提示

走起!内江已有83万人“亮码”

测量体温

在前台,几名工作人员繁忙而有序地接待着办理入住和退房手续的客人们。记者注意到,每一名入住酒店的顾客,除了被要求出示身份证外,还需出示“健康码”,来自外地的还需出示健康证明。另外,需签署一份《承诺书》,如果是境外返回来内的人员,还需要阅读《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致近期来华(归国)进入我市人员的提示》,并在上面签字确认。


从重庆来内江出差的王涛正在办理入住手续,在出示了身份证、签了承诺书后,他还出示了健康证明和“健康码”, 才最终完成酒店入住手续办理。


走起!内江已有83万人“亮码”

承诺书


走起!内江已有83万人“亮码”

顾客签署承诺书

因为工作关系,王涛常来内江出差,了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每次入住酒店,他都会按照要求完善各种必要手续,尽管略显繁琐,但他依然积极配合。“程序是比以往要多一些,但我觉得这是很必要的,都是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王涛说。


走起!内江已有83万人“亮码”

顾客需阅读提示

在甜城国际酒店,大厅入口处张贴着体温检测及佩戴口罩的温馨提示,进入酒店时,工作人员会为每位来客测量体温并提醒规范佩戴口罩。办理入住时,同样需要出示健康码和健康证明,并签署《承诺书》。


《承诺书》上包含了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还有是否出现了发热、咳嗽、乏力,是否有疫情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等内容。


走起!内江已有83万人“亮码”

酒店的电梯按钮上覆盖了一层保鲜膜


记者还注意到,酒店的电梯按钮都用保鲜膜完全覆盖住。甜城国际酒店副总经理易兵告诉记者,酒店电梯实行每小时一次消毒,保鲜膜每日一换,尽可能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保障安全。此外,在完善了相应手续后,他们会将入住酒店客人的相关信息上传到东兴区旅店业工作群,群里的公安机关执法人员会进一步核查相关信息,保证对入住者真实信息的掌握和了解,以便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据了解,从2月10日开始,甜城国际酒店已经对入住酒店的近5000人次要求出示健康码等信息,做到了入住客人百分之百凭“健康码”入住。


走起!内江已有83万人“亮码”

签署承诺书


外出务工需办“一证一码”


来内江需“健康码”,那么,离开内江去外地,健康码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家住资中县明心寺镇的谭云川,3月10日离开资中前往江苏苏州务工。进入高铁站时,除了测量体温之外,出示“健康码”也成为了进站乘车的一项必要手续。


“我在卫生院办了健康证明,也在网上申领了健康码,把这些都办好了才走的。”谭云川说,到了苏州之后,他按照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申领了当地的“健康码”,得以顺利返回小区及工作岗位。


“当时这边和内江的健康码还没有实现互认,所以需要重新申请。听说现在全国有统一的健康码了,应该会方便很多。”说起“健康码”的最新消息,谭云川表示自己很支持这样的举措。


走起!内江已有83万人“亮码”

酒店大厅播放防疫知识


全市共837197人次办理健康证明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内江“健康码”管理系统已于2020年3月6日晚11时完成系统部署,并成功对接四川省健康码共享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据了解,内江“健康码”管理系统是内江市疫情防控居民申报健康信息的重要平台,所有内江辖区内生活的城乡居民和来(返)内江的国(境)内外人员,通过网络申报个人相关信息和身份认证后,“健康码”管理系统根据居民近期旅居史、新冠肺炎病史、病例密切接触史、目前健康状况等因素,判断个人健康风险等级,自动生成有效期为14天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健康二维码”。同时,内江“健康码”管理系统能够自动获取、共享全省“健康码”信息。


市卫生健康委基妇科负责人罗莉表示,办理健康证明和内江“健康码”都是为了方便广大市民正常出行,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我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施疫情防控健康证明管理电子化、数字化、便捷化,统一标准、智能识别、互认共享,大大方便群众申报使用和“无接触式”出入查验,提升通行效率,减低交叉感染风险,助力群众返岗返工、复工复产,积极促进企业生产和群众正常生活有序恢复。当前,疫情防控依然不能松懈,我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执行网格化管理的村(社区)和住宅小区、公共场所,应当继续按照“红码禁止、黄码关注、绿码通行”的原则进行分类管控和查验个人“健康码”。


据报道,目前,全国各省(区、市)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正在深入推广“健康码”互信互认应用,作为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区、工厂厂区以及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的通行凭证,推进在全国范围“一码通行”。


记者获悉,截至4月8日,我市共有837197人次办理了健康证明。罗莉提醒,广大市民应积极办理健康证明,申领“健康码”,提升通行效率,促进生产生活有序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