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下行尚未“觸底”債市短期仍有走強可能

新華財經上海3月23日電(記者 楊溢仁)儘管在經歷了前期的大幅上漲後,近期債市有所調整,但不論是經濟基本面,還是資金面,短期仍對債市較為“友好”。

利率下行尚未“觸底”

當前全球疫情多點暴發,美國確診病例快速增長,日度新增確診仍以30%-40%的日環比速度激增;雖然多處“封鎖”,可歐洲新冠肺炎疫情仍繼續快速升級,大國無一倖免;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等國存在疫情被低估的情況;伊朗新增確診病例數較為平穩,但很大程度上受制於檢測能力;高溫限制病毒傳播效果的結論存疑,近期非洲疫情開始快速升溫……

顯然,海外疫情進入“緩和期”尚需時日,加之輸出病例的存在,這將使得疫情得到控制的國家和地區,再度面臨輸入性風險。與此同時,部分熱帶國家疫情的升溫,意味著夏季疫情傳播明顯放緩的可能性有所下降。也就是說,海外疫情的擴散可能比此前預想的範圍更廣、影響更大、持續時間更長,而航空、旅遊等部分行業受到的衝擊和負面影響也會比前期預判得更為嚴重。

中金公司已將2020年中國實際GDP增速預測從此前的 6.1%下調至 2.6%。短期內,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的風險明顯上升,“悲觀情形”或將成為“基準情形”——即新冠肺炎疫情對今年中國 GDP 的衝擊可能達到6個百分點左右。

在海外疫情發酵對全球經濟衝擊加大的背景下,廣發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劉鬱表示,中國可能需要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以支持國內經濟。受此影響,後續中國長端利率料將繼續向下突破。

“目前國內穩增長訴求仍然較強,且貨幣政策的外在約束減弱。短期內,考慮到流動性寬鬆的環境不會改變,則二季度前半段債券收益率料將維持震盪下行的走勢。”一位商行交易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樂觀地表示,“在海外避險情緒的帶動下,後續國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依舊有望衝擊前低,並嘗試挑戰歷史低點。”

短期債市仍有機會

事實上,現階段業界之於“貨幣寬鬆趨勢延續”已達成共識。

首先,就穩增長的訴求看,在內需仍然不穩、外需不確定性增大的環境中,為協助經濟活動恢復正常以及二季度財政發行,則流動性無法進一步收緊。其次,再就貨幣政策面臨的約束考量,通脹水平受需求回落下滑、原油價格大跌、PPI轉為下行、海外央行紛紛降息……多重因素疊加,打開了國內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

“現階段,在流動性依舊相對充裕的支持下,債券收益率即便上行,幅度也十分有限。”上述交易員直言。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覃漢並稱,目前來看,經濟數據最差的時候可能尚未過去,同時海外疫情仍處於加速暴發階段,導致的外需衝擊還未到達峰值。由此,寬信用的慢變量會得到持續呵護,以實現託底經濟、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優化。綜上,當前在資金面寬鬆背景下的長端利率連續上行不可持續,未來10年期國債利率大概率將繼續挑戰歷史低點。

回到債市投資方面,不少券商機構判斷,回調即是買入機會。總而言之,利率波動難免,但不會改變下行格局。

中金公司固收團隊亦認為,國內本輪利率下行趨勢尚未結束,海外利率頻創新低也會帶動國內利率進一步探底,且收益率曲線未來將變得更加平坦,不僅是貨幣市場的利率曲線更平,債券收益率曲線也會變平,這就意味著加久期還有空間。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佈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抗擊疫情 金融業在行動

本文源自中國金融信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