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強基築堡壘——平川區"三化"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固本強基築堡壘

——平川區"三化"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馬軍華 張廷龍


平川區堅持問題導向、守正創新,聚焦支部建設、服務群眾、基層治理,突出“標準化、實效化、精細化”建設,推動基層黨建條塊結合、統籌聯動、共建共享,為基層黨建提質增效夯實基礎保障。


支部建設"標準化" 增強約束力

以"7+1+X"為抓手,推行"一圖三單三冊兩辦法",按照先進、中間、後進三個梯隊,對所有黨支部對標定位、分類排隊,定期開展先進支部"對標創優"、一般支部"對標提升"、後進支部"對標整頓"行動,通過支部自評、黨委考核、區級抽查,形成錯時爭創、梯次推進的工作格局。建立區委常委分片包抓和聯繫點制度,按照《基層黨建問責辦法》,對存在問題現場反饋、實名通報、跟蹤問效、緊盯落實,對工作推進緩慢的11個黨委書記和16個黨組書記集中約談,對工作重視不夠、落實不力的黨委(黨組)班子成員及時進行約談提醒、督促基層黨委落實主體責任落實。建立社區資源清單、需求清單、項目清單"三張清單",構建雙向認領機制,確定"一社區、一品牌"黨建示範點創新實踐。廣泛開展"黨員先鋒行動",4100餘名機關黨員幹部走進社區參與志願服務,建立黨員責任崗137個、黨員示範崗76個、黨員先鋒崗42個。同時,大力開展"三鏈"建設,組建技術指導、產品銷售等產業黨組織210個,培養致富能手1200多名。

脫貧攻堅"實效化" 增強內驅力

強化村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引領作用,紮實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集中選派61名鄉鎮機關優秀幹部到61個行政村任職,指導協助村"兩委"班子抓好各項工作。同時,按照政治素質好、工作作風實、綜合能力強、熟悉農村工作的選派要求,對駐村幫扶工作隊調整了2次,調整隊長23人、隊員20人,調整第一書記7人。深入7個鄉鎮61個村,對駐村幫扶工作隊到崗履職情況進行了暗訪督查,並對貧困戶"一戶一策"進行隨機抽查,推進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精準落地落實。按照10%的比例倒排確定軟弱渙散村黨組織22個,通過區鄉領導包抓、選派第一書記、調整不勝任村幹部、健全制度機制、化解矛盾糾紛、興辦民生實事、升級村級陣地、發展集體經濟等辦法,全部完成整頓提升。同時,按照主題教育安排,對照5個方面整頓重點,梳理確定軟弱渙散村黨組織4個,通過落實"四個一"措施,明確各級包抓整頓責任,"一村一策"強力推進整頓提升,現已全部完成整頓。

基層基礎"精細化" 增強推動力

堅持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著力補短板、強保障、增實力,切實讓支部更有凝聚力、黨員更有精氣神、群眾更有歸屬感。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村社區辦公經費和村組幹部報酬正常增長機制,2020年村級辦公經費達到5.5萬元。村組幹部報酬分別達到3萬元、0.9萬元。同時,按照村級活動場所建設一旗一徽一圖一牆一中心"五個一"標準要求,籌措資金1400萬元新建村級活動場所13個,改擴建18個,全區91個村、社區活動場所面積均達到150平米以上。深入開展黨群創業互助活動,採取資產經營型、互助資金型等11種發展模式,推動全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大轉變,目前,全區61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過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上的達到57個,佔比9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