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到这所学校奖励3万!了解调剂的潜规则,成功率会更高!

已经到了3月下旬了,不知道会不会有自划线院校“空降”复试分数线

调剂到这所学校奖励3万!了解调剂的潜规则,成功率会更高!

调剂到这所学校奖励3万!了解调剂的潜规则,成功率会更高!

,每天等线等到心慌慌。


这段时间有部分高校陆续发布预调剂信息,其中有一些调剂通知里面的条件非常诱人,比如:


西安工程大学:第一批次参加调剂的考生,除了能获得每年6000元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外,全日制学士学位(不含专升本),且被录取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考生,均享受研究生新生奖学金(24000元/人)


广州大学的优秀生源奖励政策更给力:调剂到广州大学全日制攻读的硕士研究生中来源于985、211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生源,优先参评定为一等奖学金,奖励3万元/人。


延安大学2020年硕士调剂招生“优生计划”奖助:第一学年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1万元)。


还有兰州大学2019年调剂优秀生源激励政策(今年可能还会有):


当然,这种“优厚的待遇”是有条件的:全日制985、211、“双一流”本科毕业生。真的是“高考不努力,考研两行泪”啊……


“优秀生源专项计划”

调剂到这所学校奖励3万!了解调剂的潜规则,成功率会更高!


这里小编专门给大家讲一讲调剂中的“优秀生源专项计划”


近几年,有些学校为了能够招到优秀生源,会专门留出一小部分“调剂优秀生源专项招生计划”,在调剂过程中吸纳一些本科985、211、“双一流”考生。这个计划一般不占一志愿报考的计划,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在专业目录里面会把这个专项计划数明确标出来。


延安大学优秀生源计划,延安大学每年在招生计划中设立“优生计划”单项招生计划,并且经过审核进入此计划的考生“单独复试”。


兰州大学2019年也有优秀生源调剂的专项计划,名额仅用于优秀生源调剂。


附:

  • 第四次学科评估排名
  • 首次专业学位评估结果
  • “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详细名单


在这里提醒本科比较占优势,或者在专业方面有突出表现的调剂同学(有专利、论文发表、专业方面的含金量高的奖项等等),在调剂过程中注意利用自己的优势,留意一些学校的优秀专项计划,主动去联系招办老师,联系调剂院校导师、毛遂自荐,这样也能找到一些“性价比高”的优秀院校。


“调剂套路”“调剂潜规则”

调剂到这所学校奖励3万!了解调剂的潜规则,成功率会更高!

说到调剂,这里面其实有很多“潜规则”,对于我们考生来说,如果不了解,就可能因为盲目等待而错过调剂的黄金时间。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一些关于调剂的“套路”“潜规则”:


1

关于初试成绩


初试成绩只是参考,并不是主要标准,调剂单位(一般来说)更看重考生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个人综合能力等情况。(最近也有更看重初试成绩的风向)


那有同学可能会问:今年官方调剂规定中不是明确了: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招生单位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吗?


的确是这样规定的,但是注意看说的是: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并且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比如专业课是全国统考、联考类的,同一出题的),按成绩择优遴选。


除此之外,还有自命题的专业课,不同地区,报考不同招生单位,“分数的含金量”无法考证。就比如前段时间微博上爆出的有些学校压分的情况,如果单靠分数来选择,那么报考这些压分院校的同学岂不是吃亏?所以说对于招生单位来说,是不是一定就会按照考生的成绩排名来选择,不一定。而且这段时间申请过调剂的同学应该知道,大部分院校在统计考生信息时,除了初试成绩,还会要求写上本科院校以及个人获奖情况等等。


2

调剂从高调低


从高一级的单位调剂到低一级的招生单位成功几率大。如果你第一志愿报考是一所普通院校,即使你的初试分数再高,调剂到名校的可能性较小。


3

二级院系负责调剂


调剂由二级学院负责。通常大家会看到有人说让你到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找招办的联系方式,其实你应该看的是具体报考学院或系招办的电话。每个学校有研究生院官网,各个院系也有自己的网站,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等,在具体报考院系的官网上也可以找到一些关键信息,而且一些调剂信息在学校的官网、研究生院官网不一定能找到,但是在院系的网站上就能找到。这些都是大家需要关注的。


4

调剂母校成功率高


母校一般不会“嫌弃”自己的学生,调剂选择母校,成功率会高很多。当然也有些学校,根本不“护犊子”,眼里只有名校学生。


5

调剂相关专业或交叉学科


调剂时只要与你报考的专业相关、甚至说有交叉、有关联就可以(除明确规定不得调出本专业或者固定专业外,参考:20考研调剂基本条件!),没必要完全一样,比如报考通信工程,在调剂时可以考虑光学类、计算机类、电子类等调剂专业;报考艺术类的可以考虑调剂到教育类学科教学(艺术)等,这样可以增大选择的余地。有的学校会明确说明要求一志愿报考专业前四位代码相同,有的会放宽到前两位代码相同,还有的允许跨学科门类。具体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有详细的说明调剂专业的选择(点击查看:调剂有什么专业限制?跨专业调剂可以吗?

)。


但是为了调剂成功几率,优先考虑的还是自己本专业或同一学科门类的相关专业,调剂复试通过可能性大。


6

自荐信


调剂时发送的自荐信不要表现出对发挥失常的懊恼情绪,也不建议详细描述为什么发挥失常,本来可以考好等等类似的内容,而是应表明你的优势、长处和你调剂到贵校的渴望。


7

老师态度


我们在打电话咨询时也要分析老师的“话里有话”,有些老师比较直接,要么拒绝,要么说行;而有些就比较含糊,"可能有空缺,请你等网站通知"或者找你索要简历,这样表明你有希望调剂到这所院校,那么你就隔几天联系一次,不断强化招办老师对你的印象,也让老师知道,你想上这个学校,你也在等,不能断了线,他们一有通知也会联系你。


去年有位同学,自己给一个导师发了邮件说希望跟着这个导师,后来导师也回复了,说欢迎她,让她好好准备复试。后来该同学也没再给导师回邮件,等她意识到之后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再给这个导师发邮件。结果导师说以为她又联系其他导师了,就放弃她把机会给其他同学。


不管是导师还是招办老师,他们也知道学生在跟自己联系的同时,可能也会联系其他,他们也怕被放鸽子导致错过招生的最好时间段,如果你后面不再联系,没有回音,那么对方认为你可能放弃了,另找他人。


所以说,一旦跟招生单位或者导师搭上线,对方表示你有可能,你就要时不时的“冒泡”,比如出分数线之后,发个邮件表示自己过线了,会好好准备复试,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到贵校读研(或跟着某导师深造)的机会等等,让对方看到你的决心和你还在为“ta”努力,这样对方才可能为你“留灯”。


还有,不管是招办老师还是导师给你回邮件,即便是没有“提问让你回复的内容”,你也要回信表示感谢,一定要做到有礼貌。


8

联系导师


走导师路线的时候请注意,不要同时联系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多个导师。如果你不确定自己能选哪个导师或者导师太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可以在学校官网找找导师简介,看导师的研究方向,哪个自己感兴趣,根据的分数去匹配(根据导师的简历也可以看出哪些是大牛,一般推免时或者一志愿就会报满)确定1~2个。如果没有回复,再考虑联系其他老师。


9

主动联系


不要只联系在各种网站上公布了缺额信息的学校,这种公开了缺额的学校地球人都知道联系,竞争压力太大。很多好的学校根本不公开缺额信息,需要你主动去联系,主动打电话去问,不要怕被拒绝。加上之前有消息说教育部叫停预调剂,有些学校就暂停了调剂招生,但实际还是有调剂缺额的,而且现在由于疫情,上级要求的,各院校招生单位都必须开通线上咨询渠道,缓解考生焦虑,为考生答疑解惑,所以找联系方式并不是很难。除了官方网站,官方的微博、微信公众号都要关注起来。


10

调剂志愿


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也特别说明:考生申请调剂前,应充分了解招生单位(含各院、系、所)的调剂工作办法,以及相关专业不同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培养、奖助、就业等政策区别,看过之后符合调剂也符合自己的预期,再进行申请,不要盲目浪费时间,浪费自己的志愿。


调剂系统开放后,我们可以填3个平行志愿,而且填写之后调剂志愿将被锁定,锁定时间由招生单位自主设定,最长不超过36小时。在调剂系统里面,是可以看到调剂志愿是否被查看,如果过了36个小时,调剂志愿解锁了之后,你的调剂志愿还没被查看,这时候,先不要着急修改,建议打电话联系学校,问问调剂申请是不是结束了,需不需要再等等。得到肯定的回复之后,再决定要不要修改,不然有可能错过。


11

可参加多个复试


你有可能拿到多所学校的复试通知,只要时间不冲突,你可以去多个学校复试(今年如果是网络复试会更加方便,不需要全国各地跑,也省了不少路费和住宿费),不要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一个学校上。


需要注意的是,招生单位发送拟录取通知时都要一定的时间要求,如果在该时间段内不点击确认,视为放弃。提醒大家,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申请调剂时,要随时刷新查看调剂系统信息,招生单位是否发复试通知、拟录取通知,错过招生单位规定的时间可能就无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