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种早稻1000亩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王晴 通讯员 许德军

春雨淅沥,田野里弥漫着新翻泥土的气息。3月22日,临湘市坦渡镇定湖村花红咀的长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育秧基地一派繁忙,轰隆隆的旋耕机穿梭田畴,农民们忙着铺盘、撒种、覆土、盖膜。

“今天请了35个人干活,一天工钱就是3600元!”合作社理事长、坦渡镇种粮大户黄长林在田间调度人马,“每天光是接送车就安排了3台,农时误不起呀!”他介绍,今年合作社流转稻田3600亩,分布于坦渡镇的长岭、定湖、红旗、韩桥、大河、联合、坦渡7个村(社区)。

黄长林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的号召,将今年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680亩,较去年净增1000亩。他说,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国家惠农政策给力,是他扩种1000亩的底气。

在黄长林的农机仓库里,记者见到4台崭新的农机。“这是去年底购买的高速抛秧机,每台141800元,国家共补贴110300元。”对于这4台“新宝贝”,黄长林寄予厚望,“1台1天可抛秧60亩,相当于以往40个工人。”他算了一笔账,利用4台抛秧机,1680亩早稻7天就可完成抛秧移栽。

对于国家给予种粮大户的各种惠农补贴,黄长林更是赞不绝口:“以前都是种粮补贴直接给农户,真正的种植者拿不到。从2018年开始直接补贴给种植者,并向规模种粮大户倾斜,今年每亩双季稻综合补贴接近170元。”

目前,黄长林的合作社拥有旋耕机11台、插秧机4台、高速抛秧机4台、收割机13台、植保无人机3台、电动喷雾器28台、水稻催芽恒温室1座、全自动播种流水线1条、稻谷烘干仓储中心1座,实现了水稻种植从翻耕、育秧、移栽、植保、收割、烘干、仓储全程机械化作业。

“今年春天育秧天气不错,开了个好头!”对于今年的水稻生产,52岁的黄长林充满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