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為什麼這麼難造?

宗錡W


軍艦並不難造,但是先進的軍艦難造,無論建造什麼軍艦,最主要的還是三個大的問題,一是動力系統問題、二是武器系統問題、三是艙室安排問題,而且軍艦的噸位越大所面臨的問題也就越多,其中武器系統是最難解決的,和以前的火炮時代不同,現在軍艦裝備的都是以導彈為主,而導彈涉及的軍工問題,對一個國家科技實力要求非常高。而動力問題同樣是困擾海軍建造先進軍艦的一個大難題,像中國在建造第三代驅逐艦051B型的時候,向烏克蘭購買的燃氣輪機沒到貨,自己研發的武器系統也還不穩定,所以6000多噸的第三代驅逐艦的武備和動力系統全是用3000噸級的051型驅逐艦的武備和動力系統。





除了以上三個大問題以外還需要有一個基本問題,那就是建造軍艦還需要一個健全的工業體系或者造船體系,不過這個造船體系並不占主導地位。就比如說印度,印度現在擁有自主的造船體系,但是由於動力系統問題以及武器系統問題不能自己解決所以現在只能造空殼,在前段時間,印度下水的一艘軍艦,這一艘軍艦就是隻有船體而已,上面什麼東西都沒裝,動力系統、武器系統啥都沒有。不過這個和自身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先進性有關,像韓國和日本由於技術比較先進,所以在擁有相對穩固的工業基礎的造成能力的時候,可以在原先的技術上研發新的武備,也就擁有了自研能力。
英國製造伊麗莎白女王及航母的龍門吊是中國產的,而這種千噸級的大型龍門吊英國是沒有自研能力的,


而有趣的是英國花了將近8億元,買來的龍門吊在建造完之後又轉手20億賣給印度。

而像東南亞的大部分國家和非洲連最基礎的工業基礎以及造船能力都沒有,更不用說技術什麼的了,所以他們只能購買一些二手船或者一些技術含量比較低的軍艦。像現在菲律賓還服役著從美國買來的二戰的驅逐艦。都說十年陸軍,五十年空軍,百年海軍,說的就是需要強大的綜合國力,不僅需要有比較雄厚的經濟實力更要有先進的技術和人才,因為海軍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並且並不是你有錢就能玩得轉的軍種,但是沒錢肯定玩不轉。
中國某款退役軍艦,然後賣給其他國家,且中國有13個型號的軍艦出口到7個亞非國家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感謝官方支持

答:

1、航母噸位少則4萬噸,多則10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軍艦。複雜程度超人想象。世界上現在能造大型航母(6萬噸)以上的國家只有中美英三國。

2、航母難度如下:

艦載機:五常能造

艦載直升機:五常能造,意大利能造

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美國能造

彈射器:美國能造;中國造出了正在試驗中

甲板鋼,屈服度,超1000最好,各國保密中

特種鋼:五常能造

動力:核動力,美國能造

蒸汽輪機:俄羅斯、中國能造

燃氣輪機:英國能造

相控陣雷達,五常能造

所以航母只有偉大的國家能造:

1993年,俄國人來到黑海造船廠,探討把“瓦良格”號建造完畢並移交給俄海軍的可

能性。

馬卡羅夫廠長有失禮貌地插話說:“‘瓦良格’號不可能完工了……”大家問道:“為了讓航母完工,工廠需要什麼?”馬卡洛夫回答道:“需要蘇 聯、需要蘇 共 黨···中···央、需要國··家·計·劃·委·員·會、需要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

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他。”馬

卡洛夫繼續說,只有偉大的強國才能建造它,但這個強國已不復存在了。





一杆98k走天下


軍用艦艇大小各異、型號繁多,技術水平也參差不齊,但對於具有遠洋作戰能力的大中型現代化艦艇來說,技術門檻很高,建造難度不僅來自於艦體本身結構製造,更多的是來自於艦載武器裝備、電子系統、動力系統以及作戰指揮系統等配套系統方面,全球範圍內能夠在艦艇全系統配套方面具有完整體系的國家屈指可數,即便是諸如日、韓這樣的長期位居全球造船噸位最前列的國家,在軍用艦艇配套核心技術、設備等方面也需要長期依賴其他海軍強國,建造現代化大中型艦艇難度之高可見一斑。

052D驅逐艦的系統組成,每一型裝備都需要強大的科技和工業製造體系支撐!能夠獨立自主建造大型先進水面艦艇的國家更是少之又少!

1)艦體:軍用艦艇的結構設計和建造材料與普通民用船舶有著明顯的差別,結構上需要考慮不同設備的安裝、系統間的隔離、電磁兼容以及人員的居留、防護等方面,全艦傷心上百甚至數百個大大小小的隔間錯綜複雜但有需要錯落有致,單純的艦艇設計本身就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艦艇建造材料與普通船舶更是差別巨大,艦艇鋼材在抗腐蝕性、結構強度、電磁學性能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而在高性能艦艇材料方面也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就連“信誓旦旦”的印度在建造軍艦時也不得不採購國外鋼材。

052C驅逐艦171“海口號”的局部剖面圖,可見其艦體結構設計二戰時期某大型戰列艦的橫剖圖(猜猜是哪個型號?),現代艦艇的結構設計要比這個複雜的多少
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局部結構示意圖,數千個隔間設計起來可是一項大工程

2)艦載武器:現代水面艦艇普遍兼具防空、反艦、反潛等多重任務,所搭載的武器自然也是多種多樣,艦炮、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巡航導彈、魚雷、近防武器系統等樣樣都不能少,而每一種武器都需要有完善的軍工體系才能具備自主生產能力,如美國MK45系列艦炮/“標準”系列防空導彈/“魚叉”反艦導彈、俄羅斯AK系列艦炮/K-28艦載直升機、意大利“奧托”系列艦炮/“白頭”系列魚雷、法國“紫菀”系列艦空導彈/“飛魚”反艦導彈等,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艦艇的主要武器裝備大部分都來自於上述型號,少了這些外部支持,很多國家的艦艇都無法稱之為“軍艦”了。

現代驅逐艦的典型代表美國“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裝備96管垂髮系統,兼具防空、反潛、反艦功能052D驅逐艦所攜帶的各種武器裝備

3)電子設備:包括各型艦載雷達、通訊設備、電磁對抗設備等在內的“軟殺傷”系統雖然佔據的艦艇空間和重量不是最大的,但是技術含量和需要耗費的資金卻是最多的!被很多“日吹”吹捧至上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水面艦艇,其裝備的尖端雷達等電子設備基本上都是從美、歐進口的,如其戰鬥力最強的“金剛級”、“愛宕級”以及最新的“摩耶級”宙斯盾驅逐艦,從艦載SPY-1系列相控陣雷達、MK41垂髮系統以及所搭載“標準”系列防空導彈,全部依賴美國,作為全球最強造船國家之一的日本猶且如此,何況其他國家。美國AN/SPY-1艦載相控陣雷達的一個陣面

美國正在研發的將裝備“阿利伯克III”型驅逐艦的SPY-3型相控陣雷達全身“美歐裝備”的日本海自“愛宕級”宙斯盾驅逐艦

4)動力系統:艦艇動力系統其實要求並沒有嚴格的標準,技術能力一般的可以用柴油機、蒸汽輪機,技術水平高的可以用燃氣輪機、電力驅動等,但是高性能艦艇目前的主要動力方式是燃氣輪機,而且正在朝著燃氣輪機+綜合電力推進的方向發展,但是目前能夠製造高端艦用燃氣輪機的國家只有美、英、中三國(日本通過美、英授權也具有燃氣輪機制造能力)。海軍實力位居全球第二的俄羅斯海軍由於沒有合適的燃氣輪機制造能力,其最近20年內水面艦艇發展舉步維艱,4000噸級的22350型護衛艦建造了12年有餘才加入海軍序列,可見先進艦用動力系統的重要性。美國LM2500燃氣輪機,目前全球最優秀的艦用動力系統

國產30MW級艦用燃氣輪機

除了上述方面以外,其他還有一些“看不見”的房名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軍艦建造標準、試驗驗證方法、維護保養以及戰損修復等,都是制約一國軍用艦艇製造、使用能力的重要因素。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高門檻”已經逐漸將大多數國家拒在先進武器裝備研發製造陣營之外,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包括先進艦艇在內的高端武器裝備製造能力將會越來越向幾個主要軍事強國集中,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科技、製造能力,才能在未來的“優勝劣汰”中保留一席之地,令人欣慰的是我國肯定是哪個陣營中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

建造中的國產首艘航母,表明我國的軍用艦艇建造技術已處於世界最前列


威吶解析


軍艦特別是現代軍艦是比較難造的

在鄭和下西洋那個時代就已經出現了裝備火炮的戰艦,但是那時候的軍艦應付的目標還是比較少的,軍艦上的火炮也主要是對陸地進行轟擊,對海面上的船隻也可以攻擊不過距離需要靠很近,那時候的軍艦火炮命中率低。

後來隨著海軍的發展進入鐵甲艦時代,大家都知道的定遠鎮遠級就在當時屬於一級鐵甲艦,那時候大清朝還是造不出來這種軍艦的。

後時代就是戰列艦巡洋艦的時代,巔峰之作就是日本大和級武藏級戰列艦,進入電子信息時代之後軍艦更難造。

現代化的驅逐艦依靠的是什麼?依靠的是大量的芯片,芯片不光存在於主控電腦中,也存在於作戰指揮系統、火控系統、也存在於雷達,大量的芯片堆積成的高科技的移動城市。

現代化的軍艦不是說有半吊子水平就能造的,因為涉及門類太多,類似於英國45型法意地平線級這種小盾技術集成度還是低於大盾,並且關鍵就在於不具備全部的自主知識產權,就像法意地平線級都是不同國家研製不同部分然後兩者交叉。

像韓國日本就更可憐了,號稱制造大國半導體大國卻搞不出來自主的盾艦,要知道零部件的先進性跟整體的先進性是兩個概念,比如說日韓擁有頂尖的半導體技術,按常理來說搞出自己的盾艦輕輕鬆鬆,但是不要忘記了俄羅斯的戰鬥機,每個部分單獨拿出來都是落後的,組合起來卻能匹敵歐美戰機這就是整合能力,在舉一個例子就是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它用的申威芯片跟英特爾一比完全就是渣渣是吧?但是湊出來的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強還節能,這就是國家整合能力。

整合能力不行的典型例子就行日本,日本F2戰機是世界上第一臺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但是它的探測距離只有區區60公里,完完全全一個近視眼老一代的脈衝多普勒雷達都是100公里以上,日本所謂的先進半導體能力整合出來卻是個廢物。

軍艦的作戰任務就是反潛、反艦、防空、對地打擊、部分要反導,所以現代驅逐艦已經承擔了太多太多的功能在裡面,這樣功能強大的軍艦自然難造其實造軍艦最容易解決的就是材料,當然潛艇除外。



李曉偉


造船工業迄今已經有上千年的發展歷史了,也沒有什麼難造不難造的問題,更確切是說是不同類型的艦船製造工藝要求參差不齊,更何況軍用艦船和民用艦船在配置、材料以及基礎工藝上都有很大的區別,僅僅是同屬一個領域而已。軍艦之所以難造,需要綜合考量一下幾個重要因素或者指標吧。

第一個,需要匹配的工業設施

眾所周知,造船業是一個完整的工業製造體系,想要完成艦船的建造任務最先要解決的就是在那造的問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船臺;不同噸位的艦船建造對於船臺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建造一艘千噸級的輕型護衛艦隻需要一個1000噸級的船臺即可,建造一個萬噸級的大型驅逐艦則需要一個至少萬噸級的船臺,建造大中型航母那麼就需要更大的船臺。以我國為例,從翻新遼寧艦到自主建造國產航母都是在大連造船廠來完成的,黃埔造船廠也就只能建造一些小噸位的驅護艦,而無法承擔航母的建造任務,就是這麼個邏輯。因此,想要造船,設計和配置問題都是後事,沒有相應 的船臺就造不出來。

第二個,需要相匹配的製造工藝和材料

相比民用船舶,軍用艦船在抗腐蝕、結構強度以及電磁性上都有較大的差別。這些差別主要集中在材料上,軍用船舶使用的鋼材材質要求指標要遠高於民用船舶,同時對於工藝要求高、技術難度大。由於軍民艦船在結構、佈局上各有特色,使用的原材料不同,相對應的焊接技術就完全不同,需要解決艦體焊接過程中發生的夾渣、焊縫裂紋和殼體變形等一系列問題。央視製造的有關054型護衛艦的紀錄片中就對這一要求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由於使用的是新型鋼材,在開工前原來的焊接工藝已不適應,隨後經過焊接試驗摸索最終解決相關問題,在之後的建造工作中所有的焊工都是經過一個人的培訓後上崗,這個細節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在材料研製以及相匹配的工藝需求上,都是攔路虎,不是什麼國家都可以掌握這項技術的。

第三個,艦載電子設備的兼容性

一般軍艦的上層建築上佈設了大量的雷達電子設備,是艦艇作戰能力實現的源頭。我們都知道,所有的電子設備運作時都會產生相應的電磁場,軍艦受制於空間和結構佈局的限制,大量的雷達電子設備集中佈設在上層建築上,各波段雷達、通信設備、電子戰設備等一系列的電子元器件總數是一個相當大的數量級,各設備之間工作頻率不同、功率不同,所產生的電磁波也是不同的,故而引申出了一個電磁兼容問題。艦載雷達電子設備研製不出來可以買,但是並不是將其安裝上就完事了,電磁兼容問題處理不好,那麼類似馬島戰爭中英軍42型驅逐艦被擊沉的悲劇還會上演,折戟的主要原因就是42型驅逐艦警戒雷達和衛星通信系統不能同時使用。也就是說,沒有相應的電磁兼容測試暗室調試,再好的設備也是白搭。

第四個,艦載武器系統

軍艦的火力打擊體系通常由主炮、副炮、防空、反艦、反潛導彈以及反潛魚雷發射器等組成,涵括了火炮、導彈以及魚雷三大裝備領域,這對一個國家的國防工業體系提出較高的要求。要麼向三哥學習打造萬國造,花重金採購各個武器板塊,要麼就自主研製生產。以主炮為例,當前國際上具備生產火炮的國家數量並不少,可以說是一個大眾化的技術了;艦載火炮有別於傳統火炮,在作戰功能上既要實現傳統的對海、對陸打擊,同時還要兼具一定的防空反導作戰,這對於火炮的射速提出較高的要求,要提高火炮的射速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火炮冷卻問題,當前國際上具備研製生產這類火炮的國家不超過10個,足以說明艦載武器自研的難度之大,更何況還是先進的火炮。

第五個,動力系統

當前國際上主流的艦船動力主要有蒸汽輪機、核動力、燃氣輪機、柴燃交替聯合動力以及全電推進動力幾種類型,核動力掌握的國家並不多,主要用於大中型航母、核潛艇以及部分大型巡洋艦使用;全電推進動力是一種新興動力,只有美英兩國使用;剩下的就是比較常見的動力系統了,蒸汽輪機歷史悠久技術相對簡單,燃氣輪機就不同了目前國際上只有美英法中以及烏克蘭等少數國家掌握。另外還要了解的是,一般民用船隻大多使用蒸汽輪機動力,對於航行速度也沒有太高的要求,但是軍用艦船就不同了,作戰艦艇的航速一般要求在25-30節左右,部分艦船的航速可以達到三十六七節;此外一些類似我國022型導彈艇的高速艇的航速超過40節,這對於艦船使用的動力系統提出較高的要求。

綜合上述,軍艦的建造是考量一個國家造船工業體系的整體發展,涵蓋了造船業、材料學、國防科技等一系列重要領域,不是說誰想造就能造,先進艦艇的建造難度更大,就當前完全具備自主研發建造國際先進水平戰艦的國家並不是很多。


鷹鴿分析


普通軍艦其實並不難造,關鍵是高技術水平的軍艦比較難造。世界上能夠造船的國家都能夠造軍艦,只是造出來的軍艦作戰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國家裝備的軍艦,還不如甲午中日戰爭時期的軍艦強。海軍是各國軍事實力差距最大的一種兵種,有的國家的海軍只有一些簡易的炮艇,有的國家的海軍則裝備著航母、核潛艇等高水平武器。即使是世界前二十名的海軍,第一名的海軍裝備水平,也要領先第二十名五十年以上。


現代化戰爭拼的是技術水平,海軍軍艦更是如此。在現代化海戰中,技術要比數量更加的重要,10艘落後30年的艦艇,在實戰中肯定不是1艘技術先進30年的艦艇的對手。實際上難造的並不是軍艦,而是如何提高軍艦的技術。軍艦的技術提不上來,艦艇的戰鬥力也就提升不上來,因此現代各國都在努力提升自身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

艦艇分為驅護艦、巡洋艦、航母、潛艇、魚雷艇、炮艇等多種分類,一些落後國家海軍,只裝備有魚雷艇和炮艇,炮艇和魚雷艇在現代化戰爭中能夠發揮的作用已經非常有限。對於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來說,航母和核潛艇都是比較難造的裝備。航母的噸位大,建造的技術難度非常高。最重要的是航母需要有航母編隊和艦載機,想要建造航母,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艦載機,以及足夠的護航艦艇。而想要擁有核潛艇,就必須要掌握核技術,世界上能夠掌握核技術的國家比較少,因此能夠建造核潛艇的國家只有6個。



軍艦的技術更新非常緩慢,特別是一些先進的戰艦,想要再進行換代和技術升級,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一艘艦艇進行研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建造也需要數年時間,從下水到最終服役也需要大約兩年多的時間,形成戰鬥力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即使是技術成熟的艦艇,進行一次升級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


拿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和福特級航母來說,尼米茲級航母首艦的服役時間是1975年。從尼米茲級航母服役開始,美國就開始研製新一代的航母,然而美國的福特級航母的首艦,在2017年才開始服役。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航母服役的時間相差了整整12年,從這一點也能夠看出,海上艦艇無論是研製還是升級,所需要的週期都是非常漫長的,因此海軍艦艇也成為了拉開各國軍事實力差距的一個重要因素。


軍武小咖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國家實力如何.基本一個要素就是工業實力。我國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全工業體系的大國。雖然在個別領域還達不到世界頂尖 ,但是領先還是做得到的。畢竟術業有專攻嘛。現代船舶,無論是軍艦、超級郵輪 、LNG 、亦或是超大型集裝箱船,都是集全部前沿可以於一身的大型平臺。這就是為什麼不叫製造而叫建造了。以軍艦為例 能玩的轉的真不是有錢就行。之所以叫做平臺 就是因為我們所能看到的軍艦、如果把全部設備.武器系統放在陸地上的話。至少需要幾平方公里才行。而作戰艦船考慮到動力 海水阻力 噸位,以及著彈率。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施展拳腳。這就需要頂尖的設計團隊、一流的技術團隊。超前的理念。現代大型船舶多采用先進的分段建造模式。這更考驗我們的高超技術。就不用說別的了 僅僅是製造大型船舶的龍門吊。就直接pass掉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國家。更不要說別的了


志尊飽


如果就是個船殼子加柴油機加火炮很多小船廠都能給你造出來……但是現代化的雷達火控導彈電力分配啟動時間等等等等……就不是一般的國家一般的船廠能建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