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阴阳学说包含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您怎么看?

那曾经的一片橄榄绿


阴阳学说原本就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阴阳学说用作认识自然界、人体和疾病的一门工具具有丰富具体的内容。中医阴阳学说认为其均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中统一物一分为二的观点。此外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的消长转化等也说明阴阳双方不是静止不变而是运动变化的,符合唯物辩证法中对对立统一规律中内部矛盾变化发展的观点。此外阴阳学说还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方面,也就是哲学中否定之否定。总体来说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在阴阳学说中的体现是比较充分具体的,但阴阳学说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朴素二字也有褒贬二意,还都是有各自的局限性。


卉木萋萋As


我来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吧!当初看了《阴阳初探》以后,感到我国古代理论确实博大精深,过去曾认为阴阳学是朴素的辩证法,至今许多人仍持这种观点,那么到底阴阳理论与辩证法有何异同?

如果从时间上划分,阴阳学在前,辩证法在后,从空间上划分,阴阳学的发源地是中国,辩证法是舶来品。有人说是出口转内销,认为是外国人借鉴阴阳理论创立了辩证法。对此,我自知考证无能,读书有限,众说纷纭,难辩真伪。为了避其所短,到底是纯舶来品还是出口转内销也就不必较真了,反正辩证法即便是出口转内销也是经过别人加工的,并非原封不动只是换了商标。

除了时间、空间,也就是产地的差别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不同呢?

大家都知道,辩证法最早是由于对宇宙本源的观点不同,前者强调精神第一性,后者则强调物质第一性。阴阳学对宇宙本源的看法是:既不能称精神,也不能称物质,认为精神与物质现象都是阴阳排列组合的特定表现形式。

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唯心论和唯物论都是一元论,阴阳学是二元论呢?

为了不与大家都了解的二元论相混淆,不应把阴阳称为二元论。哲学史上的二元论是指物质与精神,阴阳中虽然也可以把阴阳比做物质和精神,但并不等同于物质和精神。物质与精神仅仅是阴阳的特定表现形式,并不能概括全部阴阳的哲理。

除了对宇宙本源的认识不同外,在方法论上,阴阳互根与对立统一是否只是名称上有区别,本质上是一致呢?

其实,阴阳互根与对立统一的提法很相似,两种观点的共性,都是承认客观存在的一切现象都是互以对方的存在为依据,失去一方,它方即不存在。阴阳互根与对立统一除了前面提到的共性外,也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辩证法并不等于宇宙观,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或认识论。提到宇宙观,有人称本体论,也有人称本源论。同是辩证法,在宇宙观上则有着原则上的分歧。在此,我们没有必要对别人的分歧品头论足,只想说对立双方都同样认为宇宙观(本体论、本源论)与方法论不可混淆,阴阳互根理论从创始至今,从未区分过宇宙观(本体论、本源论)与方法论,因为阴阳理论既是宇宙观(本体论、本源论)又是认识论与方法论。

当前一些有见识的辩证唯物论者,在一些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了物质一元论与一切现象都对立统一的方法论之间在理论上多有抵触的文章,认为物质也应有相互依存的对立面,否则,一切现象都有是对立统一,似乎就不能自圆其说了?

有人会说看来您不认为阴阳学可以从属于唯物论吧?

我认为可以这样说,在学术上我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颇为可耻的。

三要素中首先讲对立统一,对立统一与阴阳互根既有相似之处又有重要的区别。阴阳互根只讲“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消阳亢,阳消阴散”。重点强调的是阴与阳两者依存和相需的关系。古语“相反皆相成”就是阴阳理论的用语。这里应特别提醒的是:阴阳不相斥,不相斗(相争),两者之间只存在相需关系,并无斗争关系。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关系则强调斗争关系。为什么可以用《矛盾论》来概括辩证法呢?因为它的确抓住了辩证法的本质,使用“矛盾”显得更为形象。

那么辩证法三要素中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确实强调了“对立斗争的绝对性,对立的同一和统一的相对性”,这与阴阳互根有什么不同呢?

可以用现代语言解释阴阳学只能讲阴阳互根(相需相依存)是绝对的,阴与阳并没有斗争关系,对立与阴阳不是同义词。对立本身如果用阴阳的观点分析,斗争并不发生在相反和异性上,任何战争都只能是共性之间的相互争夺和排斥行为,不是阴压阴,便是阳压阳。有斗争的对立是中和结构之间的对立,任何中和结构自身都既有阳性又有阴性,斗争点是中和结构之间的失衡。对立双方的斗争点是它们的共性和同性,不是异性,这与辩证法的认识是最原则的分歧。辩证法讲:“同一统一是相对的,似乎斗争点的消失点是同性,同性才是统一的根据”;阴阳互根强调的统一则是相反相成的异性。

这么说过去学习辩证法、矛盾论时的确只对阶级斗争、民族、敌我一类的对立斗争比较理解,对其它的对立如:正与反,阴极与阳极,等等许多对立,到底怎样斗争并不理解。许多理论权威人士也只是在讲阶级斗争和敌我斗争时能让人理解,其它也仅是一带而过,很难联系实际,用“对立斗争的绝对性”来指导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反皆相成”与“对立统一”名词也不断用,因为种种原因总觉得深入不进去,用起来也显得苍白无力。您讲的斗争点并非发生在异性(相反)上,斗争的本质是同性之间的排斥行为,我似有所悟。您能在阶级斗争或敌我问题上用阴阳观点加以解释说明也属于同性之间的斗争吗?

其实个人认为阶级斗争和敌我斗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人本身是同性。人的共性就是人的共同需求,儒家称:“七情、六欲人皆有之。”用现代语言形容即:“都希望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马克思也曾说过:“并不能因为人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别,就会引起……需求上的差别……”这就是说在需求上,并非每个人都能约束自己,不贪图超越自己对社会的贡献的需求。俗人总难免有贪欲,一旦出现不平衡,就难免发生斗争。如果没有这种共性,譬如:只有阶级性,剥削阶级天生只是好吃懒做,劳动人民天生是勤劳、朴素,两者岂不只有相需关系了,哪还有什么斗争?其实,阶级之间也不都是斗争关系,历史上许多主仆之间从感情到行为上都很融洽的例子并不少。敌我关系也是大同小异,敌对阵营之间相互同情和支持的例子也不少。当社会能够最大限度地合理调节人们的贡献与分配,并通过教育使多数人都能悟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时,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关系终将会成为沉痛的历史教训。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非喜勿喷!

#王少康




王少康


对头。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阳生阳极阴生,充满辩证哲学的智慧。人生,世界都离不开阴阳。





朱阿圣


阴阳学说包含的东西多了去,不只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法,

中国自古以来阴阳学说,是易经八卦的组成元素,也是五行干支的根本,中医用来指导看病治病,儒家用来治世敦伦,教化社会,道家用来修道炼心,指导人生。

孔子写的《易经》系辞上讲:“一阴一阳谓之道”。粗浅的解释孔子这句话也就是,阴阳学说包含了世间的一切道理。

阴阳学说是古人高度摡括,总结,归纳天地万物的文化结晶,

简单的讲阴阳学说有下面几个特点,

1.阴阳互根

2.阴阳对立

3.阴阳转化

4.阴阳消长

5.阴阳感应

1.阴阳互根

阴阳有一个本体的根源,

2.阴阳对立

阴阳有相反的对立性质,

3.阴阳转化

阴阳可以互相转化,阳转阴或阴转阳,

4.阴阳消长

阴阳是动态学说,会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

5.阴阳感应

阴阳会互相感应,互相影响。


李四ns


如果说用马哲来解释阴阳学,是否是两个学科间的解释;

假如有一家孩子考中清华了,然后你说这个孩子真聪明真努力。但是你要让他家长说,他家长可以说三天三夜。为什么?因为我们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的。

朴素唯物主义是马哲的提法,我不否认马哲是一门伟大的哲学,但是他跟阴阳学是两个概念两个体系,理论基础都不同的。两个基础都不同的学科怎么比较,怎么使人判断呢?


君雁棠


这种说法来自传统西方二元概念哲学(狭义哲学),不跳出这种范式,它就是有效的。西方哲学在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等现象学家那里发生了转向,尤其是海德格尔转变得最彻底。这就是学了点西方传统哲学的中国人说不出好在何处却又摆脱不了它的吸引力的原因(血液里满溢的是《易经》《道德经》《庄子》《论语》《六祖坛经》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无知西方传统哲学的中国思想家反而能读懂海德格尔著作,虽然不大习惯它的“境域形式显示”或说“涡旋回环映射”的表达法,但懂得它说的和我们的儒道思想可以暗通款曲;海德格尔也佩服《道德经》是“思想之诗”。总的说来,儒道思想后来有靠向西方传统哲学的倾向(但程度较轻),现象学有靠向儒道思想的倾向(程度较重)。目前中国人学的是西方人抛弃(或者说以为落后而不大置理)的思想。

“阴”“阳”这两个指示性的语词(不能定义)体现的是“道”(也是指示性的语词,不能定义),“道”也要借“阴”“阳”来体现;“道”和“阴阳”同存一体。“阴”“阳”对生互补,离开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又是动态的(夫妇是空间的阴阳,父母子女是时间阴阳空间的可以离散,此时阴阳就不存在了;父母子女不可以离散,即使空间阻隔但是关系依然存在)。“原本时间”就在“亲子关系”中(这点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的“原本时间”表达容易体贴到)。

辩证法,即使是唯物辩证法,说好听点它们是概念的自我拨弄,与生活本身毫无关系(它们就驳不倒芝诺悖论);说得不好听点,是诡辩或胡扯。

“阴阳”思想在《易经》中体现得最突出,而《易经》是儒道两家的公共课。



温柔第一剑


我赞成这样的观点,世界上阴阳无处不在。如,白天黑夜,电源有正极负极,人有男有女,这些都是扑素的唯物主义辨证法。


覃安贵


阴阳,具有多种概念。是相对的具体事物,包括相反的两种物质、作用、性质、位置、方向等。阴阳学说,就是一个整体,一份为二,阴与阳维持动态平衡。阴阳不断运动,表现在世界的各方各面,阴阳相反相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无限可分。

在中医方面,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基础,《内经》有“查色按脉,先别阴阳”之说,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想至今。

在哲学方面,阴阳学说充分影响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变化。大名鼎鼎的西方哲学家(如莱布尼茨)认为它里面蕴含有关于上帝和宇宙的最隐秘的智慧。黑格尔从《周易》中发现某种深刻的思辨,他发现了“最纯粹的理智规定”,“中国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古代的易经是这类思想的基础”,这种纯粹范畴就是易经的阴爻阳爻。后来也因此而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溪山耀星


是的


硬笔毛笔书法


这句话正确。理由:

其一,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对立和联系两个方面,就是辩证法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两个方面来划分和解释;阴阳一体两面;阴阳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制约又互连互用,而且还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易传·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什么?就是“道理”、“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所以,阴阳学说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是古人对自然和世界的辩证的看法,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

其二,古代医学家成功地以阴阳五行的辩证学说解释了人体生理、病理等各种现象

中国医学理论体系来自于阴阳学说。阴阳学说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的变化等,并以此来解释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凡是运动着的、外在的、积极向上、温热的、明亮为阳;相对静止的、内在的、向下的、湿寒的、幽暗为阴。这样一来,人们就把对于人体具有积极推进、温暖和煦、兴奋愉悦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的,都归结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内敛凝聚、养护滋润、抑制守成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的,都归结于阴;而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以此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等各种现象,探究病源,寻找医治之法,形成了中医的理论体系。

其三,这种阴阳辩证学说被广泛应用于对自然界的认识

中国自然哲学家用阴阳辩证学说来解释自然现象,譬如,电就是阳极和阴极:“阴阳相激为电”,即今天所说的正极和负极;而地震,哲学家的解释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就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阴阳学说包含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

谢谢题主出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