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再無南斯拉夫,其四分五裂後的繼承者是我國的友邦—塞爾維亞

南斯拉夫,立國不足百年,在新世紀之初——公元2003年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南斯拉夫,其實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想到這是“南方的斯拉夫人”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南方的斯拉夫人。而南斯拉夫這個國家的主體民族便是塞爾維亞人,屬於南斯拉夫人的一支。

斯拉夫人、日耳曼人、拉丁人,並稱歐洲三大族系,在歐洲幾乎三分天下。其中拉丁人位於地中海沿岸,日耳曼人位於西歐和北歐,而斯拉夫人則位於東歐和南歐。

世間再無南斯拉夫,其四分五裂後的繼承者是我國的友邦—塞爾維亞


斯拉夫人,根據地域的區別又分為三支:

  • 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為代表的東斯拉夫人;
  • 以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為代表的西斯拉夫人;
  • 以巴爾幹半島諸民族構成的南斯拉夫人

巴爾幹半島,在歷史的長河中並沒有形成獨立的文明體系,長期被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所統治,南斯拉夫人(包括塞爾維亞人)後來並在拜占庭帝國的影響下皈依東正教,至今不變。

公元1299年,小亞細亞的奧斯曼帝國崛起。之後,奧斯曼帝國在公元1389年的科索沃戰役中擊敗塞爾維亞人。至公元15世紀,奧斯曼帝國完全征服了包括塞爾維亞在內的整個巴爾幹半島。

也就是說,數千年來,塞爾維亞人幾乎沒有獨立的歷史。

1、南斯拉夫的崛起

巴爾幹半島,在歐洲是一個獨特的存在,這裡是歐洲天主教、俄羅斯東正教、中東伊斯蘭教三大勢力的交匯處和爭霸所,也正因如此,這裡被稱為“巴爾幹火藥桶”。

南斯拉夫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而南斯拉夫的出現,其實也是機緣巧合,或者說,塞爾維亞人抓住了歷史的機遇。

近代,在完成工業革命的歐洲列強面前,奧斯曼帝國日漸衰微,淪為了“西亞病夫”;同時俄羅斯帝國由於工業化程度遠不如西歐,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擊敗;奧地利帝國忙於與普魯士爭奪德意志邦聯的領導權。

於是,巴爾幹半島在歷史上難得出現了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三大勢力同時混亂的局面,而塞爾維亞人正是抓住了這一機會,於1878年從奧斯曼帝國中獨立了出來,並在公元1882年建立了塞爾維亞王國。

世間再無南斯拉夫,其四分五裂後的繼承者是我國的友邦—塞爾維亞


一戰後,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全部解體,俄羅斯帝國變成了蘇俄。在三大勢力都自顧不暇之際,塞爾維亞趁機不斷髮展壯大。公元1918年,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三國聯合,組成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至1929年正式定名為南斯拉夫王國。

這一年,公元1929年,標誌著南斯拉夫出現在了人類歷史中。

2、脆弱的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是一個聯合體,二戰後,在1946年更名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領袖是大名鼎鼎的鐵托。

南斯拉夫實行聯邦制,由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波黑)、馬其頓、黑山6個共和國組成,面積約25.5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字在我們看來不算什麼,但放在歐洲也算一個大國了,畢竟英國也才24萬平方公里。

南斯拉夫,曾經在鐵托時期影響巨大,冷戰期間鐵托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共同推行“不結盟運動”,在反對霸權主義、提高第三世界國家地位方面影響深遠。

然而,南斯拉夫本身是一個人為的組合體,這注定了南斯拉夫的支離破碎。在南斯拉夫諸聯邦中,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信奉天主教,而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信奉東正教,波黑則天主教、伊斯蘭教、東正教都有。

同時,南斯拉夫有五個主體民族——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諾文尼亞、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並沒有絕對的優勢。鐵托是克羅地亞人,其選擇的打壓塞爾維亞的主體地位,為後來南斯拉夫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世間再無南斯拉夫,其四分五裂後的繼承者是我國的友邦—塞爾維亞


南斯拉夫,曾經以“泛斯拉夫”為紐帶來連接各個民族,但作用有限;後來又以超越民族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為紐帶,使其在不容於蘇聯之後,又不容於西方。

總之,大雜燴的南斯拉夫,在美蘇之間走鋼絲,最終敗的是自己。

3、肢解南斯拉夫

當蘇聯強大之時,與蘇聯對抗的南斯拉夫尚有價值。當鐵托去世,蘇聯解體之後,被稱為“巴爾幹之虎”的南斯拉夫便成了西方人眼中的“絆腳石”。

不過,這個“西方”最初只是德國,當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宣佈獨立之時,美國和英法都並沒有明確的支持,畢竟南斯拉夫與美國在共抗蘇聯之時也算有著傳統的友誼。美國甚至說:

美國的立場是,南斯拉夫邊界的任何變動都是無法接受的。

不過,隨著德國公開承認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獨立之後,奧地利、意大利、匈牙利也尾隨其後支持南斯拉夫的內亂。

誰是歐洲和西方的領導者?德國嗎?當然是美國。於是美國看不下去了,南斯拉夫就這樣成為了美國與歐盟之間的祭品,這其實是一場證明美國是歐洲老大的戰爭。

當然這些都是外因,而最重要便是南斯拉夫自身的民族問題,這才是根本。因為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內部是致命傷,外部是催化劑。

世間再無南斯拉夫,其四分五裂後的繼承者是我國的友邦—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族原本在南斯拉夫人中佔據40%左右,但鐵托實行的是弱化塞爾維亞、強化南斯拉夫認同。從長遠來看,這本身並沒有錯,但這一政策在鐵托去世之後便後繼無人。因為再無一人有鐵托那樣巨大的影響力,而南斯拉夫在鐵托之後實行總統由各共和國輪流坐莊,每次任期一年,一個公平又扯淡的政策最終使各個共和國的離心力越來越大。

南斯拉夫,最終分成了6個主權獨立國家:

  • 斯洛文尼亞共和國
  • 克羅地亞共和國
  •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 塞爾維亞共和國
  • 黑山共和國
  • 馬其頓共和國


世間再無南斯拉夫,其四分五裂後的繼承者是我國的友邦—塞爾維亞

1992年4月27日,只剩下塞爾維亞和黑山的南斯拉夫改名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聯盟)。

2003年2月4日,南聯盟更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塞黑),南斯拉夫正式終結,2006年6月3日,黑山正式獨立,當年的南斯拉夫只剩下了塞爾維亞,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這其中,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已經成功加入歐盟,剩下的四個國家包括塞爾維亞,也都在積極申請加入歐盟。

世間再無南斯拉夫,其四分五裂後的繼承者是我國的友邦—塞爾維亞


在全球抗疫的當下,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表示:“你能意識到偉大的國際團結是不存在的,歐洲團結是不存在的,寫在紙上的不過是童話罷了。今天我寄了一封特殊的信,我們對於在困境中唯一能提供幫助的人期望很高,那就是中國!”

在迎接我國援助塞爾維亞的團隊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親吻五星紅旗的一剎那,我感受到了友邦的情誼和祖國的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