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交滿15年真的可以停交嗎?錯,要達到法定退休才可以

社保,我們對你是又愛又恨。

愛你,當我們年邁時仍然有一筆基本養老金可以領,不至因為無法就業而影響正常生活。

恨你,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萬一延遲退休怎麼辦?萬一有個什麼怎麼辦?而且費用高,負擔大直接影響生活。

於是算計來算計去,交15年有個基本保障就好了。

社保交滿15年真的可以停交嗎?錯,要達到法定退休才可以

那為什麼是15年呢?

這個就和養老金領取的條件有關了。大家知道想要按月領取養老金需要滿足2個條件。

  1. 養老保險累計繳納滿15年,最低要求,繳納年限要求高於這個的話,也是可以的,而且相對養老金也會多一些。
  2.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年滿60週歲,女幹部年滿55週歲,女工人年滿50週歲,至於特殊工種另算。對於以靈活就業形式參保的女性來說,退休年齡就要求在50歲或55歲了,不過這個全國並不統一,具體根據當地政策而定。

所以說只要符合以上兩個條件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只要養老保險累計繳納滿15年,就等著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了。

社保交滿15年真的可以停交嗎?錯,要達到法定退休才可以

不過這個還有一個前提條件。

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再繳納社保

根據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繳納社保是屬於法定義務,所以任何人不得因為任何原因而拒絕繳納,而這個前提指的是通過用人單位進行參保的。

那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再繳納社保呢?

只要實現以下2種情況,不需要再繳納社保了。

  1.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且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也就意味著不需要再繼續繳納了。大家是不是覺得,小編這麼說有點廢話的意思,還真不是,因為還是有一些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而社保的繳納年限依然不滿足15年,所以當然需要繼續繳納了。
  2. 養老保險繳納滿15年後,參保類型屬於靈活就業形式。那為什麼單位不行而個人可以呢?其一是因為社會保險法只對用人單位進行約束了,而對於自由職業者並未進行約束。其二對於自由職業者來說,沒有一個穩定的收入,如果再繳納社保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自然不會對自由職業者強制要求了。
社保交滿15年真的可以停交嗎?錯,要達到法定退休才可以

養老金有什麼不同嗎?

養老金的多少,與個人累計繳納年限、繳費工資、退休當年當地職工平均工資以及個人賬戶餘額四個因素有關係,也就是說繳納15年,享受的基本養老金待遇也是最低的,相反繳納的時間越久,越繳的費用越高,退休時的養老金待遇也就越高,這個是和我國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長得”政策有關。

至於繳納年限是15年也好,還是25年也罷,他們的計算方式都是一樣的。

1.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2.個人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計發月數(50歲195個月, 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

[比心][比心]我是@職場新人秀,和大家聊聊社保、職場那些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