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班強行把線下培訓變網課,該如何收費更合理?

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教育部門陸續發文,要求暫停線下培訓活動,並鼓勵儘可能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一時間,原本主打線下培訓的諸多校外培訓機構開始轉戰線上。其中,有部分機構推出免費課程,但也不乏有機構將線下課程轉線上課程後,依然按照線下課時費的價格收費。


補習班強行把線下培訓變網課,該如何收費更合理?

線下課轉線上課之後,不少家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之前,網課的價格比線下面授課程的價格便宜近一倍,現在交的是線下課程的錢,上網課還是一樣扣費?這合理嗎?遇到“縮水”培訓,該如何維權?連日來,山西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家長:線下課程轉線上課程是不等價交換


疫情期間,校外培訓機構被按下“暫停鍵”,暫停線下培訓班課程及各類群體性活動。隨著中小學延期開學,有些校外培訓機構的線下課程也隨著一起延期並“在線開課”。“寒假前,我在孩子一直上的英語培訓機構續了費,報了寒假班和春季班。結果碰上疫情,課程一推再推。”孩子正讀小學五年級的趙先生說,“前幾天老師在家長群裡發了一個二維碼,讓家長們下載軟件,從這週六開始在網上上課。”

不少家長認為線下課程轉線上課程是一場不等價的交換。“我家姑娘早上了一年幼兒園,由於不夠上小學的年齡,幼兒園畢業後,我為她選擇了一家離家較近、口碑不錯的幼小銜接培訓機構。這個學期開學前,班主任在群裡通知家長下載客戶端,準備線上開課,並沒提及學費問題。”李女士說,上課一週後,機構在線上收學費,學費並沒有因為從線下轉到線上而打折。李女士從一位任課老師那裡得知,轉為線上後,與線下的班型完全一樣,老師、同學也不變,所以不降費。李女士表示,特殊情況下轉為線上教學可以理解,但一般情況下線下課程費用比線上課程高出近一倍,線下課轉線上,不降費,顯然不合理。


還有的家長因為報的是長期班,孩子已經跟著某個固定的老師學了幾年,擔心如果因為差價問題退班,再續報時萬一這個老師的班沒有名額了,很麻煩。市民郭女士說:“我兒子特別喜歡他的鋼琴老師,每次上鋼琴課都不用我催,如果換老師,我擔心會影響他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們就一直在網上跟著上了,疫情總會過去,現在都是暫時的。”


補習班強行把線下培訓變網課,該如何收費更合理?


  老師:一不小心變“主播”,直播教學不簡單

直播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老師們像“主播”一樣用電子設備“隔空”上課,不光家長和孩子們需要適應,老師們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已經從事5年英語培訓的劉老師近日添了不少直播設備。“還是要與時俱進啊,以前看不懂人們為什麼會喜歡看網紅直播,現在為了讓學生們喜歡上我的課,我正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網紅主播’!”劉老師表示,為了能讓線上課達到線下課的效果,他絞盡腦汁,又是做PPT,又是準備白板,還想了幾個英語小遊戲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上課時我能發現,不僅僅是自己的學生在聽課,也可能還有他們的家人、親朋,還有可能會被錄屏二次使用等,直播時壓力不小。”劉老師說。

  “聽得見嗎?能聽見老師聲音的同學回覆1!”
  “老師這裡網絡有點卡,大家稍等,我調試一下設備。”


  “同學們久等了,老師重啟了下電腦,看看還卡不?”
  ……
老師們在直播上課時,不光要考慮課程的內容是否吸引學生,還要選擇一個好的軟件。培訓老師裴老師在線上開課3周來,已經換了兩個直播軟件。“一開始用大家所熟知的釘釘,但上課時發現經常出現卡頓現象,我這個人性子急,一卡了就著急,一著急就心情不好,特別影響上課效果。後來我到處找朋友打聽,試了ZOOM視頻會議軟件,上週上了一節課發現效果還不錯。”


  培訓機構:線上課與線下課一樣保障質量

對於線下轉線上,收費不變的做法,一家培訓機構回應:“線上課與線下課一樣,上課內容、老師同學都沒有變,我們對培訓內容是保質保量的。雖然不用到校上課,但老師和機構付出的更多了,增加了在線課程設備支出,而且,在線上課還可以節省學生花在路上的時間,目前不會考慮降費。”


據瞭解,這家培訓機構原本就有一個客戶端,用於佈置作業、家長交流等。但一直不溫不火,家長們主要還是通過更方便的微信進行交流。受疫情影響,這個客戶端的利用率一下子高了起來,數千人同時在線聽課,讓機構不得不加大技術團隊維護客戶端,儘量在直播上課中不出現卡頓現象。
該機構管理層李老師表示,她把家裡的電腦、ipad和兩部手機都用上了,每個班級的每節直播課她都要監督,一方面監督老師和學生的上課情況,有忘記上課的學生要及時聯繫家長;一方面要應付家長們提出的各種關於網絡卡頓現象如何處理,處理不了的還要及時和技術人員連線。

“不僅如此,我還得給各位代課老師打氣。大家都不容易,上課時全神貫注,下課後做教學PPT、備課,還要隨時關注作業微信群,給家長髮來的作業打分。”李老師說,很多家長看不到老師們和培訓機構背後的辛苦,其實,為了能讓孩子們在疫情期間上好課,我們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採訪中,山西晚報記者瞭解到,有些培訓機構雖然在網上每週打卡上課,但是不收取課時費,待恢復線下課程後,再繼續計費上課。“我們也是希望儘量減少退費現象,緩和與家長的矛盾。目前免費上網課,主要是針對之前學習內容的複習。我們也會徵求家長們的意見,如果大家覺得網課可行,或許會考慮收費上新課。”該機構的代課老師Bella說。


補習班強行把線下培訓變網課,該如何收費更合理?


   律師:轉變教學形式需徵得消費者同意

如果家長遇到“縮水”的線上培訓課,該如何維權?山西艾倫律師事務所田曉奮律師分析:線下教育培訓是人群密集型活動,疫情防控期間,政府相關部門已暫停培訓機構線下培訓活動,構成了教育培訓合同無法履行的不可抗力。但是疫情對合同履行的具體影響應在具體的個案中結合合同的性質、合同的履行情況、疫情對合同履行的影響程度等因素來認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3條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培訓機構將線下課程轉為線上,首先應當與學生一方進行協商,並根據培訓內容、對象,周密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保證培訓質量“不打折、不降低”,以贏得學生的認可。如學生不同意,則學生方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培訓機構退還剩餘的課程費用;學生一方也可以選擇與培訓機構協商將課程順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