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梁静、王子文讲述“战袍”防护服的《战“疫”故事》

在浙江绍兴市人民医院内,一对多日未见面的医护夫妻在隔离病房走廊偶遇,隔着防护服认出彼此后惊喜拥抱,平时生活中,夫妻“相见不相识”的场景足以令人捧腹,但放在这场特殊的战疫背景下,却有着令人心酸的感动。在疫情蔓延的这一个多月,我们眼中聚焦最多的就是医护人员,对于医生而言,有一件特殊的“衣服”成为了他们的战袍。这件战袍便是本期《战“疫”故事》中的疫情见证物——防护服。今晚20:25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 系列节目《战“疫”故事》疫情见证物讲解员张国立、疫情见证物收集人梁静、王子文为我们共同讲述关于防护服的故事。


张国立、梁静、王子文讲述“战袍”防护服的《战“疫”故事》

身披“战袍” 必承其重

穿防护服的过程非常繁琐,要经过11步程序,它就像一个密不透气的“壳子”,穿上它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厕所,越严密的防护就意味着越憋喘、口干,甚至头晕、头痛。护目镜上雾气形成的水珠不断往下流,身体里的水都化成了汗,当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汗水一直浸湿到了腰际。一位名叫苏日嘎的护士12个小时不吃不喝,不去厕所,因为她觉得如果出去一趟,身上这身防护服就必须重新换一套,太可惜了。防护服是医护人员阻绝病毒的安全保障,但与此同时,平时轻松的操作在这身厚重的“战衣”下却也变得没那么简单。三层防护服、三层手套、再戴一层特质的面罩,这让平时已做过几千次气管插管手术的王晶晶医生,在操作时也变得揪心。“这是一种职业的责任, 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冲在前面”王晶晶医生说出了身披白衣“战袍”的责任与担当。

张国立、梁静、王子文讲述“战袍”防护服的《战“疫”故事》

要记住这张脸,一辈子记在心

疫情见证物收集人梁静带来的关于疫情见证物防护服的故事,与一个特殊心愿有关。在火神山医院的医患交流群里,患者潘大姐的一条求助信息引起了群友们的关注,潘大姐要见一位医生,医生名叫宋琦。几天前,潘大姐因为感染新冠病毒并出现严重症状被紧急送往火神山医院,接治她的就是宋琦医生。潘大姐当时的状况已经非常严重,两次报病危,甚至上了呼吸机。宋琦和其他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拼尽全力,终于把潘大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张国立、梁静、王子文讲述“战袍”防护服的《战“疫”故事》

身体好转后的潘阿姨唯一的愿望就是想见见救过她命的医生宋琦,想看看他到底长什么模样。但因为在火神山医院里所有医护人员都全副武装,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根本看不清谁是谁。于是潘大姐就在群里发出了求助信息。当宋琦医生知道大姐的心愿后,他把自己的照片贴在了防护服上。当潘大姐看到照片的那一刻,激动万分,潘大姐说“他们不顾生命危险来救治我们,他们是现在最英勇的人。我要仔细看,把他的相貌记在心里”

张国立、梁静、王子文讲述“战袍”防护服的《战“疫”故事》

张国立、梁静、王子文讲述“战袍”防护服的《战“疫”故事》

医护人员什么时候不需要我们了,我就回来

疫情见证物收集人王子文带来了一件特殊的“防护服”的故事。一个四川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做刘仙,因为她的“防护服”是一件雨衣,所以大家都爱叫她“雨衣妹妹”。刘仙从新闻里听到很多医护人员连想吃上口热腾腾的饭菜都是件困难的事,做盒饭的她当时就有一个想法“我要到武汉去,要让他们吃上一口热乎饭。”她没有任何一点担心和害怕,就这样带着厨师、拉着满满一车的菜,从成都赶到了武汉。距离出发不足40小时,400多份热气腾腾地盒饭就已经送到医护人员的手中了。

记得有一次她给医护人员做了两种口味的饭菜,问他们喜欢哪一种,可他们却说“我们不挑,什么都可以吃,可能过几天就不一定吃得到了。”听到这句话,她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哭。雨衣妹妹说“医护人员什么时候不需要我们了,我就回来。” 问她怕不怕,她又说当然怕,来之前甚至写好了遗书,自己要坚持到疫情结束,战斗到最后一刻!雨衣妹妹这件特殊的“防护服”,这个寒冷的冬天流动着暖意。

张国立、梁静、王子文讲述“战袍”防护服的《战“疫”故事》


张国立、梁静、王子文讲述“战袍”防护服的《战“疫”故事》

虽然防护服这件厚重的“战袍”让我们的脸颊充满勒痕,让衣衫无数次被汗水浸湿,但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中,我们仍能看到它承载的那份乐观与希冀。有人写的是“精忠报国”慷慨激昂,有爱美食的护士画上了“蛋黄酥”“热干面”,更有调皮的90后真的就把她的偶像胡歌写在了背后。特殊时期,积极乐观既是一种精神支撑,也是一种战斗力,它仿佛用另一种方式传达出:这场战“疫”,我们必胜!

张国立、梁静、王子文讲述“战袍”防护服的《战“疫”故事》


张国立、梁静、王子文讲述“战袍”防护服的《战“疫”故事》

今晚20:25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 系列节目《战“疫”故事》 ,让我们与疫情见证物讲解员张国立、疫情见证物收集人梁静、王子文一起走进疫情见证物防护服的战“疫”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