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早期最豪華公寓,曾是皇室親戚的居住地,如今身在鬧市無人問

在充滿了老漢口風情的黎黃陂路上街區中心,屹立著這樣一棟巨大的用紅磚頭堆砌的老房子。儘管老漢口擁有著許許多多數不清的老房子。但在老人們的記憶中,這樣一座外形一頭大一頭小,一頭圓一頭平,像只尖頭皮鞋的“巴公房子”,才是印象最深的老建築。

這座建於1910年的老宅,它的主人則是巴諾夫兄弟,由他們投資建造,據傳他們兄弟的身份貴重,是俄國的貴族,也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兄,他們是茶商,在中國經營著茶葉事業,“巴公房子”此名便來源於這兩兄弟的名字。

武漢早期最豪華公寓,曾是皇室親戚的居住地,如今身在鬧市無人問

巴公房子屬於近代古典復興式建築,它的建築風格更偏歐式,且裝修豪華。整個公寓用紅砌成,磚木結構,它是武漢較早出現的多層公寓,對我國近代建築有較深遠的影響,是當時俄租界的標誌性建築。

雕花的牆壁,金色的房頂,當陽光照射到紅磚上,金黃的陽光與紅磚相得映彰,木製樓梯的臺階層層環繞,小草從石磚的縫隙中頑強地向外掙扎,屋頂指向遠遠的藍天,似乎要與此融為一體,這座公寓精美的裝修和獨特的建築結構,在當時吸引來的租客全是五大租界的外國公務人士。

武漢早期最豪華公寓,曾是皇室親戚的居住地,如今身在鬧市無人問

一百年彷彿就是一瞬間的事。隨著歲月的流逝,後來這裡逐漸成為了居民區,廚房和廁所都是公用。現在的巴公房子和歷史原貌有一定差距,如今居住在這座房子裡的人,似乎對它過去的輝煌和歷史一概不知,住戶私自加屋頂,粗糙破爛的違建比比皆是,都給這百年老樓增加了不小的負擔。

武漢早期最豪華公寓,曾是皇室親戚的居住地,如今身在鬧市無人問

牆身上掛滿了各雜七雜八的招牌,亂七八糟的線路像巨藤一樣纏繞在牆體。曾經華麗的紅磚也隨著歲月在不斷的風化,生鏽的鐵門,遍地的垃圾,滿地潮溼,陳舊的木樓梯已經被煙燻得看不出它本身的面貌,煤爐子和垃圾桶緊密不分,偶爾還有老鼠飛速從臺階上一閃而過的身影。不禁讓人感到唏噓,百年時光,物是人非今非昔比,這棟建築由裡到外的早已不是當初的模樣。曾經顯赫一時的巴公房子,早已滿身創痕,無人問津了。

武漢早期最豪華公寓,曾是皇室親戚的居住地,如今身在鬧市無人問

目前,巴公房子被劃歸“漢口歷史文化風貌街區”,住戶全部離開,人去樓空,院門緊鎖,無人問津。在這座繁華被很多人來打卡的復古街道中,處於中心地帶的它卻不免顯得格外的悽楚與悲涼。它彷彿一個百歲的老人,看著自己漸漸被破壞的外觀發出無奈的嘆息。

武漢早期最豪華公寓,曾是皇室親戚的居住地,如今身在鬧市無人問

或許有慕名而來的人,卻也不敢相信這是歷史裡描寫大的雍容華貴的外貌。它好像不得不走向被人們漸漸遺忘的屬於古老建築的統一宿命。可應該如此嗎,它背後所代表的老漢口的文化底蘊不該被遺忘。希望經過修整後的它,能重新煥發出百年之前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