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花纹衣,断裂五彩线”午夜梦回姥姥,这份“迟到的爱”,您看见了吗?

“这个清明不聚集 我们网上寄哀思”

龙头新闻面向全省居民

征集缅怀寄语文章

在这个特殊时期

希望大家用别样的方式

向亲人寄托自己的思念

连日来,我们收到了多位读者的缅怀文章,篇篇动之以情,感人肺腑......

明月千里寄相思

哈尔滨市群力经纬中学 刁英芳


夜色茫茫罩四周,天边新月如钩。回忆往事恍如梦,重寻梦境何处求。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遥问星已稀。请明月带问候,思念的人儿泪长流。


岁月若密码,往事锁了一把又一把。许多往事早已随风而逝,而那些和姥姥在一起的陈年往事,却始终清晰如昨,历历在目。纵然隔着22年的光阴,我对她的情感却始终如一,难以割舍。忘不了她的善良、隐忍、勤劳、坚韧,更忘不了她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


姥姥是一个善良、隐忍的人。记忆中,姥姥的衣着永远干净利索,头发一丝不乱的梳成一个发髻,盘在脑后,脸上永远挂着一丝恬淡的笑容。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烦心事或者受到什么委屈,她从未与任何人发生过矛盾和冲突,从未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在大家庭里,她与平辈人和晚辈人都相处的极其融洽和谐,谁家遇到难事了,她总是尽其所能的倾囊相助。所以,姥姥在亲属和邻居中威信极高。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会向她来询问,听听她的意见。很多人都是愁容满面的来,笑逐颜开的走。姥姥家一年四季都是来客不断,小小的房间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姥姥是一个极其勤劳的人。她在房前种满了品种繁多的花,园子里种满了各种瓜果蔬菜,房后栽种了樱桃树、沙果树、李子树,又饲养了许多鸡、鸭、鹅。小院里就像一个小型的植物园和动物园。她每天从早忙到晚,从未有半刻停歇。天不亮,姥姥便起床剁菜,精心喂养那些鸡、鸭、鹅,然后又马不停蹄的钻进菜园,给蔬菜施肥浇水。炎热的夏季,一颗颗晶莹的汗珠顺着她的脸颊流下,汗水经常湿透衣背,她却每天依旧乐此不疲的忙来忙去,换来了我们餐桌上丰盛的一日三餐。房前屋后从春到冬,就像是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水墨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果蔬冬有雪。春天,百花盛开,蜂飞蝶舞;夏天,果红菜绿,赏心悦目;秋天,满园硕果,香气扑鼻;冬天,白雪皑皑,小院静谧。


我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那段被她保护的很好的、无忧无虑的岁月,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流金岁月。记忆中最难忘的是盛夏的夜晚。我躺在姥姥的身旁,她拿着一把大蒲扇,一边给我扇风,一边给我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我望着窗外皎洁的月亮和满天的繁星,闻着院子里飘来的阵阵花香,听着耳边传来的此起彼伏的蛙鸣声,很快便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姥姥经常和我说,我梦中都能乐出声来。这么甜美温馨的生活,任凭是谁,都会快乐的笑出声来的。那是一段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从容宁静的时光,它为我的生命涂抹上了最亮丽的人生底色。


姥姥十分疼爱我。在物质生活还不富足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基本上是没有零食可吃的。有时,爸爸妈妈拿粮票在供销社给姥姥买回来一些炉果和槽子糕,她自己舍不得吃,非要给我吃。妈妈经常对她说:“您就吃吧,小孩子吃的日子在后头呢!”可姥姥偏不听。有一次,姥姥神神秘秘地把糕点藏起来,想等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再拿出来给我吃,可是她忙起来就忘了这回事了,等她想起来的时候,糕点已经发霉变质,没法吃了。姥姥十分歉疚的对我说:“唉,你瞅我这记性,老了,不中用了,好好的糕点给糟蹋了。”年纪尚小的我拉着姥姥的手,安慰她说:“等我长大挣钱了,一定给你买许多好吃的,然后再给你买许多漂亮的衣服”。姥姥那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了笑容,像一朵菊花,温暖而美好。


那时,大姨家买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每到晚上,我便央求姥姥带我到大姨家去看电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鼹鼠的故事》、《霍元甲》,都是我喜欢看的节目。但是有时看到中途,我便睡着了,姥姥便背着我,趁着月色,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家走。趴在姥姥的后背上,我感觉她的后背是那么的宽厚温暖,那种温暖带给我的是一生的幸福。


及至我读初中了,离开了姥姥家。繁重的课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回姥姥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但每次回去,她必定早早的站在大门口迎接我。一看见我进院,立即快走几步,一边挽着我的手,一边笑语盈盈的喊着:“我的乖宝贝回来啦!想吃什么,跟姥姥说,我这就给你做去。”进屋,她便一头扎进厨房,一通煎炸烹炒,一桌丰盛的饭菜便摆在了我面前。相见时难别亦难,每次我要走的时候,她都站在门口,一直目送着我远行的背影。有几次,我偷偷回头,看见她不住的拿衣襟在擦拭着眼睛。彼时,袅袅炊烟萦绕在村落上空,夕阳正缓缓西下,她那孤单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如此落寞。我多么希望时光能饶过她,可时光何曾饶过谁呢,那个曾经风风火火的姥姥已经日渐走向衰老,曾经挺拔的脊背已越发佝偻,曾经浓密的头发已日渐稀疏,在风中凌乱着……我不敢再看,因为我的双眼也早已经泪眼朦胧。这样的场景,在我求学的日子里,反复多次上演。那幅风中的剪影,每每想起,便令我心痛。


时光如指间的沙,飞速流逝。几番云卷云舒,几番潮起潮落,大学毕业的我,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教师。而我,离姥姥也越来越远了,如同风筝远飞,只是那根线,早已不在姥姥的手中。始终没有忘记的,是儿时的诺言。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假期,我特意去秋林公司,千挑万选,给姥姥买了一件白色带花纹的衣服,然后满心欢喜的装进了回家的行囊。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的归期,想给姥姥一个惊喜。但是当我踏进那熟悉的小院时,迎接我的却是一把冷冰冰的大锁头,一种不祥的预感漫上我的心头。


我疯狂的赶回到爸爸妈妈家。妈妈一看见我,眼圈立刻红了,第一句话便说:“姑娘,你姥姥走的时候,特意嘱咐我和你爸,不让告诉你,说你刚参加工作,别影响你。你姥姥是端午节那天走的,走的时候还在念叨着你。” 听完妈妈的话,我心如刀割,泪如雨下。我在心里反复默念着:世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永远离开我了,再也无处找寻了。从此,所有的温暖和美好只能在记忆中一遍遍搜寻和回放了。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一句话猝不及防的涌上心头: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虽然怀念的人不同,但情感是相通的。我终于相信,这世间冥冥之中有心灵感应的存在。记得就在端午节那天,我手上戴的五彩线莫名其妙的断裂了,一整天我都心神不宁,坐立不安。自那以后,每年端午节,我的手上都不再佩戴五彩线。


光影匆匆,姥姥离开我已经22年了。每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她。午夜梦回,也经常泪湿衣襟。惟愿一轮明月,不远千里,寄去我对她的相思。


“白色花纹衣,断裂五彩线”午夜梦回姥姥,这份“迟到的爱”,您看见了吗?


3月21日,在今年疫情之下,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和生活报、龙头新闻共同发起倡议——今年祭祀不聚集、我们网上寄哀思。生活报、龙头新闻作为掌上文明祭扫平台,25日全新推出文明祭祀行动。


全省居民可在家中通过录制追思视频、书写缅怀寄语文章、举办网络追思会、敬献鲜花等方式祭奠,


欢迎发送作品至龙头新闻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字作品,可以通过生活报官微留言、提交;


我们将尽快筛选出优秀作品,发布在龙头新闻掌上文明祭扫平台,与全省居民一道,共同打造文明、环保、节俭、安全的祭祀新风尚,助力龙江战“役”!


龙头新闻网龙头新闻掌上文明祭扫平台开通后,将设置五大功能区域(追思视频区、寄语展示区、祭祀祭扫区、英烈留言区、文明缅怀区)。


如果您善于书法、绘画,可以投递作品,表达对烈士、先人的缅怀之情;


如果您擅长摄影,可以把寄托哀思的光影瞬间投递给我们,寄予清明思绪;


如果您手机操作娴熟,可以制作小视频,用凝结思念和亲情的一帧帧音画,把思念传递到龙江大地;


如果您是人民子弟兵,可以通过音视频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如果您是疫情期间接受救治、采取医学隔离观察的治愈者,可通过自己的形式向牺牲的医护人员表达敬缅;


如果你是一位少先队员,可以通过各种想到的方式,纪念革命先烈,彰显继承革命理想的志向……


同时,诚邀您将制作的作品发送给龙头新闻,我们将把您的真情实感、缅怀之情,传递到龙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疫情期间,保护好自身和家人健康是对社会负责,更是对逝者的最好告慰,在今年清明这个特殊时期,让我们积极参与网络祭祀,用行动倡树时代新风,用文明告慰英烈先人!

温馨提示:怎样投送作品?


1、您的视频、文字等作品,可发送至龙头新闻邮箱[email protected],并标注“清明征集作品”字样,我们将及时查收。


2、文字作品,还可以通过生活报官微留言、提交,并标注“清明征集作品”字样,我们将及时查收。


怎样关注龙头新闻,参与祭扫?

1.安卓手机用户可到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阿里UC豌豆荚、搜狗应用商店等搜索“龙头新闻”下载安装,可使用微信或手机号登录。苹果手机用户在苹果应用商店搜索“龙头新闻”下载安装,可使用微信或手机号登录。

2.扫描二维码,进入下载页面:

“白色花纹衣,断裂五彩线”午夜梦回姥姥,这份“迟到的爱”,您看见了吗?

苹果手机用户直接点击“App Store下载”,跳转到苹果应用商店下载。


安卓手机用户点击右上角“三个点”,选择用浏览器打开,然后点击“立即下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