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突圍”,可信雲如何從行業標準走向國際標準?

標準是當前國際競爭最重要的話語體系。隨著中國在雲計算、5G、AI等新興技術領域快速崛起,中國標準逐漸開始走出國門,從國際標準的被動“接受者”向主要“制定者”的角色轉變。


七年“突圍”,可信雲如何從行業標準走向國際標準?


2019年6月,從瑞士日內瓦傳來好消息:


中國有三個雲計算標準項目成功立項為國際標準!


在國際標準組織ITU-T(國際電信聯盟)的會議上,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制定的三大雲計算標準——


  • 《雲計算風險管理框架》
  • 《分佈式雲的全局管理框架》
  • 《基於網絡演進的雲網融合多連接網絡要求》


獲得了中國、美國、英國、德國、幾內亞、日本、韓國、俄羅斯聯邦、沙特阿拉伯、泰國、塞內加爾、津巴布韋等60多個國家的一致通過。


這是繼2016年以來,中國信通院又一次將中國雲計算相關標準正式寫入國際標準。


四年前,中國信通院曾將“可信雲服務的定義、需求和場景”的三大提案寫入國際標準ITU-T Y.3501ed2,創下了中國首次將國內雲計算標準向國際成功輸出的里程碑。


如今,包括DevOps相關標準在內,中國已經有五個雲計算標準輸出國際了。


七年“突圍”,可信雲如何從行業標準走向國際標準?


中國雲計算標準“走出去”


事實上,在國際上立標準不容易,競爭很激烈。


標準是當前國際競爭最重要的話語體系,而國際標準需要不同國家的專家對同一領域的技術標準達成統一的意見。


不同國家的文化和認知有差異,因此國際標準達成一致的難度,遠高於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


在過去,國際雲計算標準主要由歐美髮達國家或歐美IT大企業制定。


由於中國雲計算的起步晚於歐美國家,在國際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跟隨”狀態。


為了讓我國雲計算產業能夠在國際標準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2014年,中國信通院肩負國家使命,開始推動中國雲計算標準的國際化工作。


短短六年時間,從2016年可信雲正式寫入ITU-T國際標準,到2017年向聯合國輸出可信雲服務合同模版,再到2018年全球首個DevOps標準正式立項ITU-T國際標準,中國信通院成功地將中國雲計算標準“國際化”,逐步在國際上建立一席之地。


對於中國雲計算領域這個“後起之秀”而言,這些成績實屬來之不易。


據瞭解,一個標準可能有多個國家代表團的單位想立項,如何搶佔立項先機,如何在他國代表團的質疑中達成共識,背後很多不同國家代表團之間充分交換意見才可以。


中國信通院雲大所云計算部門主任慄蔚表示,由於各國對一個事情的認知範疇、語言習慣都不一樣,因此在國際標準的立項上,力求各國對一些關鍵點和框架概念達成共識。


以國內熱門的技術概念“雲邊協同”為例,國際上卻鮮有這種提法,更為相近的概念則是“分佈式雲”。


在中國信通院提交“雲邊協同”相關標準立項後,經過多國代表的反覆討論,最終達成共識將這一技術概念定為“分佈式雲”,即中心雲和邊緣雲組成的“分佈式雲”結構,或被認為是雲計算分佈式化。


基於這樣的國際共識,成功立項的中國信通院將以“雲邊協同”的國內行業標準為內核,來完善“分佈式雲”的國際標準。


當“分佈式雲”這一國際標準成功發佈後,各國將對齊此標準出臺更加細緻的國內標準。


對於率先提出這項標準的中國而言,無疑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不僅將標準反哺回國內的進程更快,也會對其他國家的雲計算行業發展起到引領作用。


具體而言,一個標準“走出去”再“走回來”的好處在於:


一方面,能夠將中國標準化的成果放在國際環境中去交流和評估,一旦中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那麼國內廠商達到了中國標準,就更容易達到國際標準。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作為國際標準主要制定者,國內廠商在出海或做國際規劃時,也能更快適應不同國家的環境差異,達到產品的先進性,在全球獲得較強的競爭優勢。


可信雲七年“突圍”


如今,中國在雲計算國際標準上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但是回顧這些年中國雲計算標準的發展,其實也經歷了一段頗為坎坷的歷程。


2013年,中國雲計算領域才剛剛起步,大多數人連“雲計算”三個字都沒有聽說過,但並不妨礙“雲計算”很快成為IT領域的熱詞。


一時間,市場上充滿了形態各異的IT廠商,有的出租IDC機房,有的把機房裡的一部分機器進行出租。無論是哪種服務方式,市面上的IDC廠商統統管自己的產品叫“雲主機”。


那時候宕機的新聞比現在多,有的供應商甚至一個月宕機一次。


不僅是宕機頻率高,客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在供應商的機房裡也不放心,雲計算在快速發展中暴露出種種問題。


“雲產品的定義是什麼?達到什麼質量標準才叫可信的雲服務?數據安全是不是應該有一套信用體系?”


如果一個市場在供給側缺乏規範和標準,在需求側不信任市場,那麼這個市場就很難發展起來,甚至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為了讓中國雲計算這顆“幼苗”快速成長為“參天大樹”,中國信通院擔起了中國雲計算標準體系建設的重任。


經過多輪的市場調研,中國信通院率先從雲計算的“服務質量、數據安全、權益保障”三大問題入手,推出了國內首個雲計算服務標準——可信雲服務。


通過完備性、規範性、真實性三大考核方向,16個可量化指標,可信雲首次對國內雲服務商的資質和服務質量提出了標準。


可信雲服務標準一推出,市場馬上就有了反饋:經過測試,有的廠商計費不準,有的廠商雲服務可靠性達不到標準,有的廠商雲服務功能不全。


第一批參與可信雲評估的廠商,即使邊測試邊改產品,最終通過率也僅有30%。


慄蔚表示,正是這樣苛刻的通過率,才保證了可信雲的高標準,提高了市場的准入門檻。


回過頭來看,可信雲服務標準的推出,真正開啟了國內雲計算市場的標準化歷程,縮短了市場的成熟週期。


七年“突圍”,可信雲如何從行業標準走向國際標準?


雖然初期的標準化發展困難重重,但是隨著雲計算市場的逐漸規範,可信雲服務標準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與雲計算產業發展形成了良性循環。


據慄蔚介紹,2015-2016年,可信雲服務的系列標準和評估,已經從公有云擴展到了雲軟件(私有云),上雲的用戶群體也從互聯網企業轉向了傳統企業,專項評估也擴展到雲安全、運維等領域。


在傳統行業用虛擬化搭建雲平臺的過程中,政務雲首先發展起來,隨後,金融、製造、醫療等行業也開始關注雲服務。


在這樣的市場發展過程中,可信雲從雲服務標準,拓展到雲軟件標準,同時也開啟了行業應用和服務的相關標準。


2017-2019年,隨著雲服務不斷豐富,雲軟件從虛擬化擴展到了雲原生體系,行業雲在政務、金融、能源、交通、視頻等多個行業蓬勃發展。


因此,可信雲的標準體系也發展得更加豐富和深入,從關注傳統企業如何“上雲”,轉向幫助其更好地“選雲、上雲、管雲”。


七年磨一劍,如今的可信雲已經成長為涵蓋雲服務、雲軟件、行業雲、雲原生等多個類別及600餘項產品的標準之樹,是國內耳熟能詳的雲計算服務標準及認證品牌。


據慄蔚介紹,30%的國內企業把可信雲作為選購雲計算相關產品的一個指標體系,中央國家機關政府採購中心一直把可信雲標準的指標作為政府採購的招標體系中的技術指標。


在國際上,可信雲標準也具有豐富的價值和領先性。


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雲計算市場,較之美國供給側的現狀,中國雲計算市場供給側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不僅具備豐富的產品和服務,生態角色更為複雜,產業鏈環節也較多。


在這樣複雜的市場環境下誕生的可信雲標準,能夠提供更加全面的視角,更具有國際領先性。


“我們希望可信雲標準是一把尺子、一套方法論,無論什麼樣的客戶和需求,都可以在可信雲標準裡找到方法。”慄蔚表示。


雲計算標準由“資源能力”轉向“中臺能力”


中國信通院發佈的《2019雲計算發展白皮書》指出:


從2019年開始,雲計算已經不是單個點,從軟件、服務、資源到政策、國際形勢、社會輿論等,都轉向了雲計算如何能夠賦予企業數字化轉型更好效能的需求。


當前用戶對雲計算的認知已經不再是“如何實現虛擬化軟件、雲服務等某個環節”,而是更加關注“云為業務發展帶來的信息化支撐和價值,以及發揮雲的效力和能力”,即從“雲優先”向“雲效能”轉變,從“雲資源”到“雲中臺”。


對於這種轉變,慄蔚以“住房需求”做了形象的比喻:


“以前大家都住在一個大單間,有了虛擬化上雲,就像從大單間搬進有很多小房間的房子。但是虛擬化只完成了隔間的作用,之後大家會進一步改善生活質量,如:用箱子打包搬家(容器),把原來大單間裡的大傢俱按照功能,改造成適合不同小房間的各種尺寸和形態(微服務)等等。”


從“毛坯單間”到“精裝修房”的這一過程,就如同企業從傳統IT架構走向上虛擬化的雲,再從關注“資源能力”發展到“中臺能力”,實際上是雲計算發展進一步深化的結果,背後反映的是企業對釋放雲計算紅利的渴望。


因此,基於對“中臺能力”的關注,2020年中國信通院將從四大方向推進雲計算標準制定和評估的工作,分別是:雲原生、分佈式雲(雲邊協同)、雲管和雲網、雲開源治理


與此同時,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少不了產業界的多方參與。


慄蔚表示,中國信通院也歡迎各類企業積極參與到雲計算標準化的工作中來,一起為雲服務領域標準制定和評估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同推進中國雲計算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