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周禮和道義的共識程度,來分析春秋與戰國的劃分邊界

“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我們從初中就知道這句話,“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更是這兩個時期最為人所熟悉的知識點。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兩個時代同處於東周時期,同樣是諸侯分裂的局面,為什麼會分成兩段呢?為什麼春秋有五霸,而戰國就不稱之為“七霸”而稱為七雄呢?接下來咱們就聊聊春秋於戰國的不同及劃分標準。

這個話題涉及到一個社會發展階段問題,兩者的終極區別其實在於戰爭的出發點和征伐模式的徹底改轉變。兩個時期雖然同樣對周天子輕視慢待,但相較於戰國,春秋諸侯們對於周王室還是有最起碼的尊重的,由於當時周禮還沒有徹底淪喪,人們大多還在從上至下的維護著這套夏商周三朝定型的社會秩序體系,從整個春秋時期來看,從來沒有人想要一腳踢翻它。


從對周禮和道義的共識程度,來分析春秋與戰國的劃分邊界


而到了戰國,周王室遭到了徹底的無視,隨著各諸侯國的陸續稱王,原先春秋時期起碼名義上還是周天子下屬的諸侯國,一個個華麗變身為實質上的、完完全全的獨立王國。而且春秋時期的戰爭多是以齊桓公開創的“尊王攘夷”的出發點進行的,所謂“尊王攘夷”拆開來看就是尊重周天子和肅清邊疆蠻夷入侵。所以你在春秋各種事件中,經常會發現諸如齊桓公因為楚國常年不向周王進貢,於是齊桓公率領聯合國軍伐楚,最後雖然完勝卻又絲毫不吞併任何楚國領土這類事。再比如燕國受到北方邊境的山戎入侵差一點亡國,齊桓公率兵親征,驅逐山戎並恢復燕國全境,燕莊公感激不盡送齊桓公到齊國境內,齊桓公不僅沒有要燕國一星半點的好處,而且還因周禮中規定諸侯送諸侯不能出自己國家的禮儀,而把燕莊公腳下的齊國土地送給燕國,臨走對燕公唯一的要求就是讓他回去好好發展,別辱沒了姬姓的名望。


從對周禮和道義的共識程度,來分析春秋與戰國的劃分邊界


總結起來以齊桓公為代表的這類事件,可以統稱為道義。有些愛用陰謀論來看待歷史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所謂的“尊王攘夷”其實是出於私心,發展並強大自己的國力。但是發展本國國力又有什麼錯呢?而且你把能找到的正史史料翻爛了也找不到齊桓公無緣無故欺負人的記載。也就是說,春秋時期確實各國還存在道義的。與之不同的是,戰國時期的戰爭單純就是為了攻城略地,從他國手裡爭奪地盤,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像長平之戰之類的大小戰役,動不動就坑殺四五十萬人,完全視他國人民為草芥,直到把對方趕盡殺絕而後快。因此你只會聽說過“春秋大義”,你絕對沒聽說過“戰國大義”。


從對周禮和道義的共識程度,來分析春秋與戰國的劃分邊界


春秋的出現非常好理解,那就是從西周末期歷代周天子疏於對諸侯的管理,加之分封制本身的缺陷,各諸侯國在不同國君的建設下,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直到最後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諸侯們不再聽從周王號令,西周徹底滅亡,諸侯崛起也就造就了春秋的出現。那麼戰國是怎麼出現的呢?本來大家都遵從周禮,為何後面又放棄了?本來人們還都講些道義,為什麼最後又被拋棄了?原因可以總結為四個字,那就是“以下犯上”。

本身周禮的制定者是統治者,那麼其目的也就是為了維護自上而下的穩定統治,之所以周禮能夠堅持那麼長時間,甚至一部分還影響到我們今天的生活,原因就在於它在維護最頂層統治者自身權力穩固的基礎上,同時也根據社會階層的層層下沉,而設定了層層銳減的保護制度。周天子通過周禮保護了自己;諸侯們也能在相對低一級,但仍然能夠得到周禮很好的保護下享受極大的權力,並世代相傳;再下一層卿大夫階層,也能夠通過一種相對低於諸侯,但也可以享受榮華富貴的權力;士兵和平民,也得到了周禮對於他們最基本的保護;只有最下層的奴隸得不到任何保護,而當時的奴隸構成主要是罪犯和戰俘,特別是被戰爭俘虜的所謂蠻夷,他們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意識上,在當時都很難形成反抗力量。因此這樣的社會就相對穩定,周禮也就容易一直延續下去,得到大家的廣泛共識。


從對周禮和道義的共識程度,來分析春秋與戰國的劃分邊界


從本質上講,從西周進入東周,諸侯替代周天子成為社會的主要統治力量,本身也是一種“以下犯上”,但是由於周禮對於諸侯們的保護程度太高了,他們自己也不捨得隨便拋棄。再者,在大家都公認周禮的情況下,如果哪一個諸侯國膽敢率先明目張膽的對抗周王室,而且又沒有能力轉變其他各國的思想,那麼就很容易被群起而攻之,因此春秋的道義也就一直延續下來。

前面我們提到春秋進入戰國的根本原因是“以下犯上”,這裡指的就是卿大夫階層竄上來,又把諸侯階層給替代了。這話怎麼講呢?本身戰國開篇的標誌就是三家分晉,所謂三家分晉就是晉國的三個擁有最強實力的卿把晉給瓜分了。那麼只有一個國家還說明不了問題,與三家分晉差不多同時期的還有田氏代齊,春秋裡面的第一霸和第二霸都遭遇了卿大夫階層的“以下犯上”,這樣就產生了戰國七雄中的四個。


從對周禮和道義的共識程度,來分析春秋與戰國的劃分邊界


那麼還有另外三個呢?本身它們一北、一西、一南,都是當時地處偏遠的邊陲國家,北方的燕,大部分國土都在所謂的關外,整個春秋時期幾乎沒什麼存在感,因此這個國家裡面就連諸侯國君家族都沒有發展起來,何談什麼卿大夫。秦國和楚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春秋開篇時期,在其他諸侯國特別是中原諸侯國眼裡,被視為南蠻和西戎,一個祖先是養馬的出身、一個祖先是熊氏原始部落,當時的周天子為了可憐楚國,甚至在要求其他國家都每年向自己進貢稀世珍寶的同時,只要求楚國向自己進貢苞草。楚國在建國之初甚至為了開展祭祀活動而跑到鄰國去偷牛,可見當時落後到什麼程度。秦國則在春秋前半段幾乎都在與西戎打交道,對於東邊的中原連看都不敢看一眼。當齊、趙、魏、韓“變身”出來的時候,三個邊陲國才剛剛從漫長的春秋期間嘗過味兒來,隨著與中原的接觸越來越頻繁,意識也開始發生轉變,或早或晚的產生了“初級版以下犯上”也就是諸侯大於天子的想法。


從對周禮和道義的共識程度,來分析春秋與戰國的劃分邊界


正是四個以下犯上的卿大夫,加上三個以下犯上的諸侯,才產生了戰國七雄。秦末農民起義的時候,陳勝、吳廣提出的口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或許我們也可以把戰國初期這種卿大夫階層的覺醒視為“天子諸侯寧有種乎?”。

好了,估計讀到這兒,你對於春秋和戰國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對於兩者的“邊界”也更加清晰化了,如果把春秋時期總結成一個字的話那就是——霸,而戰國那就是——暴,最後秦終結這一紛亂局面那就是——以暴制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