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美留學生的抗疫心聲:一封郵件,改變了回國行程

美國


戴口罩的人仍然不多 防疫物品斷貨

哈佛大學要求住宿生3天內搬離校園


留學生 BERNICEPOER

地點:美國 俄勒岡州

我現在在美國的俄勒岡州,這邊的疫情防控宣傳做的很到位。比如中國電信美洲公司,給我們用戶都發了N95口罩,並且組建了防疫群,及時更新信息。像之前全美緊急狀態,以及沃爾瑪測試新冠肺炎等信息,都是他們提供的。


學校從3月16日就開始全面停課,下個學期的很多課程也被改成了網課。


我的家人都很關注是否學校是否停課,我們物資是否充足。留學生能回到祖國肯定是很好的選擇,但是路途遙遠,坐飛機時間太長,你無法判斷這段路程是否會有危險。


目前我的防疫措施是在家不出門,不聚眾,勤通風。超市很早就去了幾次,買了許多必備用品。如果要回國的話,據我瞭解,洛杉磯有直飛上海的飛機,這是最快捷的方式。我們在美國其他州如果想要回國,需要先坐飛機到洛杉磯,再轉機回國。我們從防疫群裡也獲悉了回國後的隔離的措施。

中國在美留學生的抗疫心聲:一封郵件,改變了回國行程

當地媒體罕見登出紐約地鐵戴口罩手套的乘客。


留學生 Serina Xiong

地點:美國 洛杉磯

我在美國洛杉磯留學,學的是數學和經濟。在當地,還沒有感覺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性,直到3月11日,學校開始上網課。在這之前,去學校的超市都還是物品充足。此後的3天開始,貨品明顯少了,尤其是紙巾和洗手液。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我又去超市囤貨,出現了空貨架的情況。我注意到,有人開始戴口罩了,不僅是亞洲人,包括以前從來沒看到戴口罩的西方人面孔,這週末也多了起來。昨天我出門的時候戴口罩的人多了,十個人裡面,大概有一兩個戴口罩。


當地政府好像不太重視防控措施,這邊宣傳的是“戴口罩沒有用,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把口罩等醫療物資留給醫療衛生工作者”。我覺得,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個病。都不戴口罩的話,有可能病毒一直都在傳播,無法從源頭上去隔離。


有一天我去星巴克買咖啡,我是整個咖啡店唯一一個戴口罩的,大家都離我遠遠的。


現在學校也停課了,開始上網課。學校對留學生沒有什麼防疫的指引。很多中國留學生都有點害怕,所以這陣子著急要回國。老師也知道很多留學生要走,所以我們現在用的網絡授課終端,也可以在國內用。老師上課的時候會錄像,以便於在不同時差的同學可以觀看。


週二晚上,我們學校的酒吧門口還有人排隊參加派對,他們稱之為末日派對。我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可能還是存有僥倖心理吧。後來因為政府要求,才關閉了酒吧和酒窖。到了3月19日,加州州長宣佈全州“封城令”,要求居民待在家中,以防止疫情蔓延。


這裡要檢測新冠病毒的話,必須要到醫院。有同學身體不舒服,也不太想去醫院,擔心萬一只是感冒,去了醫院反而被傳染。而且這裡的醫療費特別貴,救護車按秒收費,醫療費動輒就是5位數,看病看不起啊!


爸媽最關注的是我在美國出不出門,飯菜夠不夠吃,以及機票多少錢。本來是希望坐飛機回國的,但是考慮到機票的大幅漲價,而且飛行中存在病毒傳播的風險,我還是決定在這邊待著。只要吃的東西足夠了,不出門,還是原地待命比較安全。


自己在美國最大的挑戰就是孤獨和出行。舍友都走了,很多朋友也都回家了,這週末是我的21歲生日,也得自己一個人慶祝了。因為沒有車,我也不敢乘坐公共交通,擔心如果疫情持續得久的話,買菜將成為問題。我暫時不考慮回國的原因是:首先,上課不方便,兩國存在時差,容易落下學業;其次,今年6月我在洛杉磯將有個實習機會,怕到時候回美國有困難。


我目前備有有醫用口罩,另有幾個N95留著必要的時候用,還有一些一次性手套、酒精噴霧等。防疫物品在美國斷貨嚴重,免洗洗手液、普通洗手液、消毒水、口罩等等的都沒了,而且價格奇高。沐浴露大小的免洗洗手液(約1.4升),2瓶要賣到了80美元,差不多560元人民幣那麼貴。口罩也買不到,我2月初定的口罩,56美元100個口罩,3月20日才能到貨。後來因為發不了快遞,賣家取消訂單了。我家人從國內寄口罩給我。


中國在美留學生的抗疫心聲:一封郵件,改變了回國行程

哈佛大學另一份郵件明確告知學生,春假後無需返回校園。

留學生:C同學

地點:紐約


“我女兒歷經16小時紐約至香港飛行,8小時由香港機場至深圳灣口岸過關通行艱苦旅程,終於回到深圳隔離酒店了。期間只喝水不吃東西,靠意志力堅持,與同學互相鼓勵,鎮定冷靜,遵守各項防疫措施,積極配合海關邊檢人員的問詢和檢測要求,完成了一次難忘的旅行。”


——C同學的媽媽

中國在美留學生的抗疫心聲:一封郵件,改變了回國行程

為安全起見,哥倫比亞大學食堂開始提供獨立包裝食物。

我就是媽媽說的那個24小時只喝水不吃東西,從美國紐約回到深圳隔離酒店的C同學。


我在美國紐約就讀哥倫比亞大學,剛剛從美國回到國內。現在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過了緊張時刻,但是美國的疫情防控還是仍然擔心。很多人認為兩國的防控措施不同,是因為兩國文化不同。我們形成的共識是,不管是學校方面,還是那些非中國籍的學生,對疫情信息是不太清楚的。只有美國醫療界對疫情防控有比較理性和專業瞭解。


從西海岸的西雅圖、公主號遊輪開始,美國的輸入型病例逐步增加。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出現確診病例後,學校開始停課。斯坦福大學是第二所宣佈改為網課的大學,斯坦福也在美國西岸,原因是僱員有確診病例,校方對此非常重視。


但是,美國的常青藤聯盟都在東岸,這些學校對疫情都持觀望的態度。亞裔的學生和家長則希望校方重視疫情防控,迫切希望在學校裡有一些措施。你如果在學校戴口罩,會讓別人覺得你很怪異,戴口罩的人會遭受到歧視,但是亞裔學生還是堅持戴口罩,自我保護意識強的學生也會戴。


有的學校老師會很緊張,比如麻省理工學院有的老師看到學生戴口罩,會感到驚訝,但是會出於禮貌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些非亞裔的同學不在意疫情,照樣有聚會,公共交通也沒有防護措施。如果同學之間議論這些話題,就會被認為是過度反應。


中國在美留學生的抗疫心聲:一封郵件,改變了回國行程

圖為哥倫比亞大學一個本科學院出現陽性確診者,學校給可能的密切接觸者發郵件預警。


中國在美留學生的抗疫心聲:一封郵件,改變了回國行程

哥倫比亞大學住宿生開始搬離宿舍。


隨著疫情在美國的擴散,有學校開始重視起來。哥倫比亞大學給學生髮郵件安撫大家的情緒。美國的大學會有春假,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學校在春假前兩週發郵件,提醒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問題。3月6日,有學生家長向學校發郵件報告自己確診了,自己的孩子也在隔離。哥倫比亞大學於是決定停課兩天。考試也暫停或推遲。哥倫比亞大學的停課通知,引發了震動。


中國在美留學生的抗疫心聲:一封郵件,改變了回國行程

最早要求學生搬離宿舍的哈佛大學的電子郵件截圖(重點見紅色劃線處)。


隨後不久,哈佛大學發了一封簡短的郵件,要求在學校的住宿學生在3天時間內撤離校園。我和我的家人看到這封郵件後判斷,這是基於突發事件作出的,意味著這裡的疫情出現了轉折點。這是需要下決心的時候,校方的郵件就是希望學生作出離校的決定。


我媽媽隨後把我回國的機票從暑假改簽到3月中旬。當時這個改簽是需要冒風險的,因為如果沒有經過學校的統一安排的話,留學生可能因此無法再次入境美國。


我家人認為,生命是比學業更重要的事情,回到家人身邊是比較放心的。我回深圳後,有的家長因為改簽晚而非常後悔,機票現在更緊張更貴。


麻省理工學院也像哈佛大學一樣發了郵件,表示後續的學業都用網課的形式進行,還願意給確實有困難的學生補貼每人500美金,希望幫助學生儘快回到家裡和家人團聚。哈佛大學後來又給學生髮了郵件,表示後續上課採用網課的形式,請學生放心簽證問題。隨後,陸續有40多所美國大學都宣佈關閉校園,本學期後面的課程改上網課。

中國在美留學生的抗疫心聲:一封郵件,改變了回國行程

圖為麻省理工學院郵件顯示週一開始停課,春假後的課程全部採用線上課程,住宿生必須在春假前搬離。


中國在美留學生的抗疫心聲:一封郵件,改變了回國行程

哥倫比亞大學早春的校園,學生們忙著撤離,圖為畢業生提前穿著畢業禮服合影留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