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在《三國演義》裡找一個智謀、武功都超過姜維的人?都會有誰?

大獨夫


三國時期人才眾多,有的人有智謀沒有武功,比如諸葛亮、郭嘉,有的人有武功沒有智謀,比如呂布、許禇,但是集智謀與武功於一身的人,還真不多,姜維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姜維在三國演義中首次出場就識破了諸葛亮的誘敵計謀,等到趙雲率軍前來攻城時,被姜維率軍包圍,姜維與七十多歲的趙雲打了幾個回合,打成平手,趙雲在武力、兵力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退兵,還在諸葛亮面前誇獎姜維的槍法精湛。

姜維

趙雲當時雖然七十多歲了,但前不久在隨諸葛亮北伐時還殺了西涼名將韓德一門五將,可以說是老當益壯了,而且趙雲年輕時更是勇不可擋,號稱常勝將軍,一生斬將與殺敵數是三國名將中排名第一的,武藝更是三國中僅次於呂布的,姜維能跟七十歲的趙雲打平,說明姜維的武藝也同一般了。

當諸葛亮親自出馬攻打天水城時,姜維排兵佈陣,諸葛亮都無法攻下城池,還在半夜被姜維率軍劫了營寨,諸葛亮最終還是找到姜維的弱點,以姜維母親為讓,逼得姜維投降了諸葛亮,雖然姜維投降,但是如果姜維不投降的話,將會是諸葛亮的勁敵,從這裡也能看出姜維雖然智謀比諸葛亮差了一些,但是也差得不是很遠。

趙雲

所以姜維是個文武雙全、智謀武功都不弱的將帥之才,如果把姜維放在整個三國,有沒有人兼具智謀與武功,同時能超過姜維的人呢?

先看一下三國演義中武功排名前十的將領:(除姜維外)

1呂布、2趙雲、3關羽、4張飛、5馬超、6典韋、7許褚、8龐德、9黃忠、10孫策。

再看一下三國演義中智謀排名前十的謀士:(除姜維外)

1諸葛亮、2徐庶、3郭嘉、4司馬懿、5陸遜、6龐統、7鄧艾、8荀彧、9賈詡、10陳宮。

三國武將

以姜維的能力,他的武功可以排在11名,緊靠孫策之後,智謀可以排在第6名或者第7名左右,稍遜於陸遜,強於龐統,與鄧艾相差無幾。

呂布武功太強,可是出了名的有勇無謀,綜合能力算起來並不強,趙雲武功很強,能與姜維持平,雖然是70多歲對戰20多年的姜維,但終究還是打平了,但趙雲智謀不如姜維,至少在趙雲與姜維交手時,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姜維

關羽武功超強,智謀稍遜,北伐襄樊卻大意丟了荊州,張飛武功較強,智謀不如姜維,只是比張郃強一點,馬超、典韋、許褚是典型的有勇無謀型將領,武功不錯,智謀不足,龐德、黃忠、孫策這些人也是這樣,武功可以比姜維稍強,但智謀不如姜維。

謀士方面,諸葛亮、徐庶、郭嘉、陸遜、龐統、荀彧、賈詡、陳宮這些人都是典型的文人,手無縛雞之力,也從來沒有與人單挑過,雖然智謀過人,但是武功就不是和姜維一個檔次了,司馬懿和周瑜兩人是武將,是很少出手,司馬懿還打不過魏延呢,周瑜也是基本不出手,武功也不行。

姜維與鍾會

唯一在智謀武功雙全的能與姜維有得一拼的就是鄧艾,實際上鄧艾與姜維的水平是半斤八兩,差不多的水平,在武功上,兩人有過單挑,打了幾十個回合,還是平手,武功可以說是不相上下,論智謀,兩人交手一輩子有勝有負,旗鼓相當。

姜維在狄道之戰中攻打城池,被鄧艾猜中了意圖,因此中了埋伏,姜維攻打城池沒有成功,段谷之戰中姜維仍然中了鄧艾的埋伏,被鄧艾擊敗,不過姜維也扳回了一局,在斜谷之戰,鄧艾原本想用王瓘詐降之計對付姜維,結果姜維將計就計,引誘鄧艾中計,大敗鄧艾,所以兩人智謀其實是差不多的。

姜維與鄧艾

最後一戰,魏伐蜀之戰,魏軍大舉南下,兵多將廣,姜維原本在沓中屯田避禍的,但成功繞過了魏軍,堵在劍閣阻止了鍾會大軍的南下,姜維以一人之力盡力阻擋整個魏軍主力,雖然鄧艾偷渡陰平,從小路直接繞過了姜維的防線,那不過是劉禪疏忽大意,諸葛瞻技不如人,才導致最後的投降,姜維在前線應對鍾會,又沒有三頭六臂,蜀漢的滅亡是實力太弱,再加上鄧艾偷渡陰平的計謀。

但姜維在蜀漢投降之後,仍然設計謀,利用鍾會與鄧艾的矛盾,首先就害死了鄧艾,從這個方面來說,姜維又扳回一局,姜維與鄧艾其實四戰兩平,兩人旗鼓相當,所以鄧艾與姜維的智謀與武功是差不多的,沒有誰強誰弱的說法,兩個就是平手。

既然是平手,那三國時期就沒有人能在智謀與武力的綜合能力上超過姜維,姜維與鄧艾是三國時期智謀與武力綜合能力並列第一的人。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在《三國演義》中,姜維是個全才,他兼備一個武將全部的優點:勇氣、武藝、將才、政略、威望、堅韌、忠誠、廉潔、剛正。所以說,姜維做為蜀漢大將軍,三軍統帥可不是靠諸葛亮的著意提拔,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走上了這個位置。

要從智謀和武藝兩個方面來講,智勇雙全,有勇有謀的將領非常罕見,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咱們就舉幾個例子,逐個來進行一些比較。

一、曹仁

曹仁是曹魏陣營中少有的能獨當一面的帥才。他智謀深長,善於在複雜的戰局中把握稍縱即逝的戰機,尤其擅長設計精巧周密的計策,連東吳都督周瑜都數次栽在他手下,關羽北征,兵圍樊城,也被曹仁守得滴水不漏,始終無法攻克。

但曹仁的武藝不算太出彩,在南郡防禦戰中,他為了救援自己的副將牛金,策馬舞刀,率部殺入重圍,“徐盛不能抵擋”,後又“奮力衝散”蔣欽的攔截。但他在新野之戰中被張飛追擊不敢迎戰,在襄陽之戰中被關羽攔截,奪路而走,說明他還不具備與超級猛將對陣的實力。

結論:曹仁的智謀不亞於姜維,但他武藝頂多是個二流強的水準,不及姜維。

二、張遼

張遼是曹魏陣營中最有軍事才能的將領,也深受曹操的信重,具備戰區級指揮官的才幹。白狼山之戰陣斬蹋頓,體現其超群的決斷能力;合淝之戰,巧設伏兵,射殺東吳猛將太史慈,體現其機謀深重;逍遙津之戰,以少打多,以絕對弱勢的兵力將東吳打得是落花流水,全軍震恐,“小兒不敢夜啼”,威震江東,體現了張遼的勇氣、詭譎和心思的縝密。

張遼的武藝是相當不錯的。濮陽之戰平夏侯惇,官渡之戰平張郃,合淝之戰平太史慈,濡須口之戰平淩統,可以確定,張遼的武藝雖然進入不了超級猛將的行列,但也屬於一流戰將中前列,他的武藝是強於姜維的。

結論:張遼的智謀和武藝都略勝姜維半分。

三、關羽

關羽是個非常優秀的帥才,不要因為失荊州走麥城就否定他的軍事才華。如果關羽僅僅是一介勇夫,曹操不會欣賞他,劉備也不會倚重他,孫權更不會忌憚他。每當劉備需要有一支偏師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是主帥的位置交給關羽。獨鎮荊州、北取襄陽、水淹七軍、擒帥斬將、兵圍樊城,壓得曹仁都喘不過氣來,還威懾得曹操幾乎遷都。這樣的軍事才能完全當得起“英名震於華夏”的美譽。

關羽的武藝不需要多說,無疑是屬於超級猛將的行列,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斬殺的名將最多,青龍偃月刀下倒下無數英傑,關羽的武力值肯定勝過姜維一個層次。

結論:關羽的軍事頭腦決不在姜維之下,武藝遠勝之。但是,關羽有個致命的弱點――只知將略而不知詭謀。他的領兵風格和他的廝殺風格一樣――重攻輕守。這就導致他勝則大勝,敗則大敗,只擅打順風仗,經不起挫折。

四、張飛

張飛是個將才。我們通常總是把張飛歸類於有勇無謀,行事粗莽的悍猛型將領。但張飛絕對是不缺乏智謀的,在整部《三國演義》中,張飛共8次用計,比張遼、曹仁、關羽都要多很多。

就拿張飛擒劉岱那場戰役來說。劉岱堅守大寨,拒不出戰。張飛假裝醉酒,放出風去,要半夜去劫寨。細作報知,劉岱將計就計,設下空營,重兵伏在外圍。張飛到來,卻讓少部分人馬先衝進寨中,劉岱率伏兵殺出來圍住,張飛卻來了個反包圍,生擒了劉岱。按這個戰術設計的精妙程度來說,不說還以為是諸葛亮這種人物搞出來的呢。

張飛的武藝就不需多說了,他是三國時代武力值僅次於呂布的猛將,戰鬥效率非常之高,遠在姜維之上。

結論:張飛的軍事才能也不亞於姜維,武藝更勝之。但張飛也有弱點,他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非常差,這樣的人只能做將才,當不了主帥,維持戰果的穩定性不足。

五、張任

張任是西川劉璋麾下最優秀的將領。他的軍事頭腦非常高超,決斷能力強,思維縝密,戰術意識超群。

張任最體現其軍事才能的是雒城守衛戰。兵微將寡的絕對劣勢下,巧妙隔斷敵方的兵力,突然殺出城外,來了一次“斬首行動”,差點幹掉了劉備,改寫三國曆史。認真分析這場戰鬥,與張遼的“威震逍遙津”有異曲同工之妙。他的智謀和帥才絕不在姜維之下。

通過與張飛的兩次戰鬥,張任的武藝底限是王平、馬岱的水準,如果張任的武力值上限能達到淩統、樂進的層次,那他就可以和姜維一較短長。

六、魏延

魏延這個人很多方面都和關羽非常相象。都驕狂自矜,都勇猛善鬥,都善於練兵,都有很強的軍事頭腦。

但魏延與關羽不同的是,他缺少關羽的資歷和背景,這就使他多了一份關羽所不具備的特點:詭譎和隱忍。關羽愛面子,魏延是不惜臉面的,他是三國時代詐敗次數最多的,無論敵方是男女還是老幼,他是能詐就詐,以求以最少的消耗獲得最大的效益。所以魏延是個極度追求實效的功利主義者,他比關羽的執行力更強。

但魏延也有個弱點:他非常不善長處理人際關係,政治頭腦極其幼稚,這也是導致他命運悲劇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魏延只能充當一個被支配使用的將才,無法勝任三軍主帥的重任。

七、鄧艾

鄧艾是曹魏軍中統帥級別的人物,也是姜維的老對手。雙方各為其主,相互廝殺得不可開交,鬥得死去活來。

論智計來說,鄧艾不及姜維從容揮灑,但鄧艾對姜維的戰略思想和戰術風格琢磨得很透,利用自己一方的優勢,屢次令姜維鎩羽而歸。所以說鄧艾是個非常聰明的將領。

鄧艾與姜維有過兩次交鋒,基本上旗鼓相當,不分勝負,武藝還是不錯的。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可以知道,從智謀和武藝兩方面都勝過姜維,還具備獨當一面才能的只有張遼一位;智謀相近,武藝相當,還具備統帥才能的有張任和鄧艾。曹仁武藝略遜,而關羽、張飛、魏延則存在有很嚴重的短板。


饞嘴肥貓鏟史官


根據《三國演義》的設定,後三國時代大的武將各方面能力普遍落後於前三國時代,很典型的例子,張郃在前三國時期,水平只能說得上是“還行”,但當五虎上將和曹魏的其他名將相繼去世之後,六十多歲的張郃居然成為了天下第一名將,諸葛亮前幾次的北伐大計都因為無法解決張郃這一點而功虧一簣。姜維在後三國時期,可以說是難得的名將,雖然在效力曹魏時期,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但在戰場上,卻能與常山趙子龍打得有來有回(雖然趙雲當時已經七十多歲),證明他並非池中之物。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在後三國時代就無人能敵,實際上,曹魏政權中有一位他的宿敵,姜維一生之中與此人交手,都是互有勝負。此人便是鄧艾。從交手戰績來看,無論是排兵佈陣,還是單挑,鄧艾都是小勝姜維的。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回中,鄧艾出山便讓姜維嚐到了敗績,此前姜維剛剛“背水破大敵“;三國演義第一百一是一回中,鄧艾再次與姜維交手,姜維連打南安,上邽受挫,並且在上邽中了鄧艾的計策,損失慘重:

維人馬睏乏,左衝右突,不能得出。蕩寇將軍張嶷,聞姜維受困,引數百騎殺入重圍。維因乘勢殺出。嶷被魏兵亂箭射死。維得脫重圍,復回漢中,因感張嶷忠勇,歿於王事,乃表贈其子孫。於是,蜀中將士多有陣亡者,皆歸罪於姜維。

姜維此戰,完全被鄧艾壓制,並且折了大將張嶷。在計謀上,姜維輸給了鄧艾。此後二人陸續交手,姜維不斷總結經驗,能和鄧艾打得有來有回,但無奈蜀漢政權太過於弱小而最終被鄧艾率領的曹魏大軍所消滅。

後三國時代,穩壓姜維的將領,可以說只有鄧艾。但在前三國時期,超過姜維者,則非常之多。隨便舉一例,以魯莽,急躁著稱的張飛,在領兵打仗方面,比之於姜維都要更為出色。別的不談,就說張飛在蜀中用計謀大破張郃,這種謀略並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具備的。至於武功方面,巔峰張飛能夠與天下第一名將呂布殺得有來有回,自然是不用懷疑的。

姜維在後三國時期,的確算得上是獨當一面的才俊,但就《三國演義》整部書而言,姜維並不算過於出色,包括略勝於他的鄧艾,也不能算出色。按照三國演義的設定,給諸葛亮一個巔峰期的張飛,北伐大業必成。


庭州行者


計謀強,關鍵是武力還要強,能獨當一面,又能總攬全局,這種人難找,但有:孫策,劉備,關羽,徐庶,還有一些被嚴重忽略的大人物,比如李嚴,比如張任。于禁,徐晃,張遼,夏侯惇,夏侯淵,包括張秀,呂蒙,老對手鄧艾。


彩虹巫師


除鄧艾外別無人選!趙雲雖和姜維同朝為伴,但年齡己高,在體力上勝不了姜維,東吳的幾員將連老趙雲都勝不了,就別提了,所以曹魏這邊推出了鄧艾,和姜維鬥智鬥勇幾乎不分勝負,但鄧艾有一子鄧忠武藝高強,成姜維勁敵,偏偏劉蟬一方沒有人才來輔助姜維,讓鄧艾連用反間計,瞞天過海計偷渡陰平成功,實現了對西蜀首腦的奇襲、斬首行動,姜維慘敗,鄧艾簡直就是姜維的剋星!


張紅心


論智謀,左慈不出,郭嘉第一郭嘉不死 臥龍難出。這是有根據得,後世很多人說郭嘉水平咋的,其實是扯淡,能說服一把手按照你的謀劃採取行動就是謀士最大的智慧。你他媽天天說你經天緯地賽諸葛,領導叼都不弔你咋辦。而且一旦失敗你拍屁股走人,領導會被逼死的。所以,好的謀士在於他的謀劃不僅看起來漂亮,而且會深得領導信任。為嘛司馬懿老是被曹操冷落?原因在哪


大熊貓175416131


三國是英雄輩出的一段,但大多是頂級謀士,要麼就是武力過人,能超過姜維的人,必須頂級的文武雙全之才:

1.曹操

2.周瑜

3. 陸遜

3.關羽

4.魏延

5.趙雲


國學新聲派


我個人通過看影視劇新三國,有一個人也是文武雙全,他就是周瑜。

周瑜

  三國名將數不勝數,但是若論文武全才風流儒雅又少年得志,則非周瑜莫屬。人們多以“周郎”代稱周瑜,就是表示他年輕有為才華橫溢,易中天先生說就是“周帥哥”,大致如此。

  周瑜的驕傲絕對比任何人都有資本,無論是正史記錄還是《三國演義》中的小說家言,他都是很有才能的人。年級輕輕就成為江東軍事上的第一把手,我們從電視中也能看到江東文武群臣都對這個年輕人畢恭畢敬,連孫權也讓他三分。

  周瑜不光會打仗,而且精通音律,彈得一手好琴。新《三國》中他和孫策出去玩,聽見二喬彈琴,居然能從中聽出一個彈錯的音節,這說明周瑜還是個音樂家。年輕帥氣而又有才幹和地位,難怪小喬會喜歡,這樣的人物哪個女人不愛呢。《三國》也重點突出了他和小喬的愛情,那真是郎才女貌,人人羨慕。在工作中是領導賞識的好乾部,在生活中是風流倜儻的好丈夫,可以說周瑜已經佔盡了人生的便利,做人要做到周瑜的地位那就是一種成功的人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赤壁一戰三分天下.“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何等氣魄,何等壯哉.24歲任東吳三軍統帥,受孫策遺託,輔孫權成就一方霸業,第二實至名歸。

不管是正史還是演義,周瑜都是一個文武全才的人物,沒有他就沒有赤壁之戰,甚至三國格局都有可能改寫,只可惜三十六歲就死了,也算是天妒英才。



小軍影視剪輯


能與姜維匹敵的是鄧艾。鄧艾用兵知已知彼,率7O0勇士偷度陰平直揭城都,逼迫擁有幾萬大軍的劉禪投降。姜維密信劉禪暫時隱忍,等策反鍾會後東山再起,可惜時不我待。論武功謀略,姜維實屬大才,但劉禪無能,又加蜀漢已經沒落,能臣武將甚少,姜維縱有大才,也已無力迴天。


平淡平安平和平心


郭嘉。三國第一謀士,俗話說,奉孝不死,臥龍不出,前期得傷害不管軍事謀略還是治理能力,都是曹操的第一智囊,要不然曹操兵敗後也不會哭郭嘉,感嘆奉孝若在,孤何至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