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效率低成绩差,家长先要严于律己,再去带动他们更好面对

松哥是我们的邻居,因为年长我几岁,一直对我很是照顾,所以两家关系一直不错。他家孩子是我们小区里面非常有名的“十项全能”,我一直想带孩子去讨教讨教到底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他家孩子刚刚从省里集训回来,这个周末我们终于有时间聚了聚。

进了他们家,一股浓郁从学习氛围扑面而来,不太宽敞的客厅中心设计成为了书架、分三个方向底下有三台电脑。书架上摆着不同种类的书籍,其中一个书架上摆放了三层的各种奖杯,一看就是孩子的空间。环顾客厅,并没有跟其他人家一样有电视墙、茶几之类的必备摆设。

孩子学习效率低成绩差,家长先要严于律己,再去带动他们更好面对

我不禁好奇的问,“怎么你们家没有电视吗?”松哥解释说“因为家里面积小,只有两间房,所以一切占空间的其他东西就都没有布置,而且孩子从小也就没有看过电视,也习惯了。”我调侃他说“所以你养了个十项全能的学霸啊,看来你两口子也不软哪?”

他笑着解释说“不读书怎么辅导孩子,我现在都辅导不了了,为了不让孩子看不起,我报了个MBA,你嫂子报了个高级职称,不能被时代拉下啊。”“这么看来,培养娃得先培养好自己呢。”我说,“的确,这些年来我总结了三条,你只要照做,保证你家娃也成绩也会稳步提升,而且保证孩子不逆反。”

第一、身教重于言教。

这个看似简单,但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自律。顶多就是形式上晚上陪着孩子写作业,自己在旁边刷手机,而孩子就心里不平衡:凭啥大人下班就能玩手机,而我就得写作业,你越玩的专注,孩子的心就越野,趁你不注意的时候还偷偷瞄两眼你在看什么。

家长如果能放下手机,也认真拿出书来看,孩子的心才能静下来认真学习,而且不会认为家长是双重标准,只会教育他,对自己不要求。

培养孩子学习其实是在培养孩子的习惯的养成,的确,家长一天工作完成很辛苦,回家还要做饭、收拾等等家务事必须做,而陪孩子学习就被视为苦差事。

网上曾有过“父亲为了避免给孩子辅导作业宁愿天天加班”的社会现象的报道。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家人再不进行分工合作,肯定孩子学习就被放了羊、更别说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了。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到了高年级肯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到时候想改就非常困难了。

家长应该把学习习惯的培养前置到幼儿园阶段,每天静下心来陪孩子做做手工、读读绘本,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固定学习的意识,慢慢过渡到小学的时候就很容易接受了。

孩子学习效率低成绩差,家长先要严于律己,再去带动他们更好面对

第二、跟孩子平等交流。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不是平等而是高高在上,认为自己的经验指导个孩子肯定是没有问题,对孩子自己的主张认为是幼稚,剥夺了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养出只知道怎么做,而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的孩子。

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都要听爸妈的,包括跟他人的交流和接触都是在父母的过滤下留下所谓“好孩子”,导致成年后成为“妈宝男”和“乖乖女”遇事不知道自己判断,没有处事判断的标准,进而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手足无措。

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各种自己的想法强制打压,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判断孩子,孩子稍有异议和反抗就觉得挑战了自己的威严而各种压制,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加重。

对孩子不信任,窥探孩子的隐私,包括翻孩子的日记及跟踪孩子的行踪等等,激起孩子的情绪的不稳定后却拒不认错,让亲子关系逐步走向冷漠和疏离。

第三、有困难共同面对。

当孩子遇见困难的时候,很多家长意气用事幸灾乐祸的说“这回你知道了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怎么告诉你来着,你就是不听,这下活该。”这样的话无形中就将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家长要能平静的对待孩子情绪的起伏,如果一件事情跟父母的选择差距太大,可以协商解决出最佳方案,而不是意气用事,让本来就觉得无助的孩子不但要承受失败带来的沮丧。

家长的否定会导致他对自己能力的否定:我就是个这么笨的人,我没有办法把事情做好,我就不白费力气了。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退后、越来越畏惧犯错误。

孩子学习效率低成绩差,家长先要严于律己,再去带动他们更好面对

孩子是需要历练才能逐步长大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允许他自己判断、自己选择,如果出现了问题要自己学会调整。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要调整好心态,平等的跟孩子交流帮助孩子渡过困难,逐步走向成熟。

父母要允许孩子摸索前行,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这样才能让孩子一步步独立,而不是在家长离开他之后就没有起码的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我是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