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唯一的白人帝國是誰?它是如何對待漢人的?

文史磚家


中國歷史上還真的出現過一個由白色人種建立起來的國家,這個就是東晉時十六國之一的後趙政權。

先來了解一下後趙的前世今生。

後趙由石勒建立,石勒是羯族人。古時候,羯族又稱羯胡,公元4世紀居住在中國北方山西一帶。屬於南匈奴部落的高加索或伊朗人種。具體來源史書中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從膚色上看屬於白色人種。不過羯到底是不是一個民族目前並無定論,古時候的羯在漢語中的意思為閹割的公羊,用在一個種群身上,其實有著貶低的意味。後來,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鑑》時,將羯定義為五胡之一。

而石勒部便是羯胡族群中最為強大的一支。

西晉滅亡之後,匈奴統治者佔據了北方的大片土地。到了公元318年,劉聰暴斃,劉曜趁機奪取政權並將國都遷往長安,建立趙國,史稱前趙。

東晉元帝時期,出身奴隸的石勒起兵反趙,成功後定都於襄國即今河北邢臺。佔據了河內等24郡的土地,不過奇怪的是,石勒仍舊沿用了前國名,史稱後趙。

公元333年,石勒死後,後趙政權被其侄子石虎奪取。

後趙建立之後,採用了民族分治的策略,稱胡人為“國人”,而漢人被稱為“趙人”。在後趙的民族政策之中,羯人、羌人等地位遠高於漢人,享有一定的特權。

在石勒石虎的治下,漢人不僅政治地位低下,生活中也處處受著各種壓制,其實,羯人對於漢人的敵視在後趙政權建立時期就已經凸顯出來。在後趙政權和其他割據勢力戰爭期間,漢人幾乎總是作為受害者的面貌出現,“坑男女三千餘口”、“坑降卒萬餘”、“坑其眾三萬”等等字眼不一而足。而這些單調枯燥的數字,幾乎大都是漢人。

除此之外,石虎上位後,較之石勒對漢人的態度更為惡劣。

石虎當政期間,好大喜功,熱衷於興建土木和發動戰爭。動輒竟然要徵調數十萬百姓為之工作。史書中說:“時眾徭役繁興,軍旅不息,加以久旱谷貴,金一斤直米二斗,百姓嗷然而無生賴矣。”

石虎的殘暴在史書中有著詳細記載:軍中有勇幹策略與己俟者,輒方便害之,前後所殺甚眾。至於降城陷壘,不復斷別善惡,坑斬士女,鮮有遺類。勒雖屢加責誘,而行意自若。然御眾嚴而不煩,莫敢犯者,指授攻討,所向無前,故勒寵之,信任彌隆,仗以專征之任。

石虎自身是篡位上臺,所以對於自己的親人也是萬分警惕,致使其性格極其多疑。曾讓太子親政,卻又五次三番收回權利。太子心中鬱悶,而石虎竟然將太子及其妻子等數十口斬殺殆盡,另立太子。

正所謂虎毒不食子,石虎對其親人尚且如此,對待其他族類更是殘暴到了極致。導致其治下的漢人紛紛難逃。據可靠史料記載,從從東晉到劉宋,共有約90萬戶齊民南渡,達到了西晉總人數的1/8強。

而後冉閔逐漸為石虎所青睞,並在石虎時死後完全掌握了大權。上臺後的冉閔囚禁皇帝,發令曰:“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這便是著名的殺胡令。

殺胡令一出,頓時得到廣受欺壓的漢人擁護,在這個過程中,羯人被大量屠殺,最終一蹶不振。


Crazy歷史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白種人帝國,一度統一黃河流域,為何遭遇種族滅絕?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大一統王朝和封建割據政權。據統計,中國歷史上有400多個皇帝出現。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些王者的榮耀背後,有多少普通大眾的鮮血,這恐怕是很多人不願提及的。

我國一直都是黃種人為主的國家,直到現在,我國作為多民族國家,也只有一些少數民族是白種人。比如東北的俄羅斯族、西北的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都是白種人。

可是少有人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白種人建立的帝國,這就是五胡十六國之一的後趙。

五胡,是北方5個少數民族的統稱,包含了匈奴、鮮卑、羯、氐、羌。十六國是中國北方湧現的16個割據政權,如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前燕、後燕、北燕、西燕、前涼、後涼等等。事實上,如果真的要統計,少數民族不只是5個,建立的割據政權也不只是16個。

十六國中最為強大的兩個,一個是後趙,一個是前秦。這兩個少數民族政權,是最有希望實現全國性統一的。前秦政權因為東晉王朝的淝水之戰灰飛煙滅,而後趙則是莫名其妙被滅族,這是非常蹊蹺的一個現象。

據歷史記載,建立後趙的羯族極有可能是白種人,原因有如下幾點;

1,相貌上看,羯族人高鼻深目。

歷史記載上看,羯族人有高鼻深目的特點,相貌上看著不像中原人,與匈奴鮮卑等草原民族又有很大區別。所以,羯族人被推測是來自於中亞的粟特人。

2,姓氏上看,羯族人有可能是石國人祖先。

後趙的國姓是"石",這個姓氏在中原王朝並不常見,而在粟特人中,卻是大名鼎鼎的昭武九姓之一。《新唐書》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為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是活躍於南北朝到唐朝之間的粟特族。昭武九姓中的石國,是今天塔什干地區的一個小國,有可能是羯族人後代。

3,信仰上看,羯族人信仰胡天,有可能是拜火教。

史書上說羯族人信仰胡天,據推測可能是來自於中亞的拜火教。拜火教是後來波斯明教的祖宗,起源於中亞地區。

4,境遇上看,石勒有可能是粟特人出身。

粟特人在當時中國北方相當於吉普賽人和猶太人,最擅長兩件事——流浪和經商。事實上,社會一旦發生動亂,流浪者和商人最容易被掠奪財物、淪為奴隸,而石勒及其族人,就曾經被販賣為奴隸。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羯族人都極有可能是一個來自於中亞的白種人,而後趙,極有可能是一個白種人建立的帝國。

後趙怎麼就被稀裡糊塗滅掉了。

這是因為,後趙的發展模式沒有兼容性。

後趙雖然短暫統一中國北方,但並沒有建立大一統帝國的胸懷。石勒規定胡人為國人,而漢人被稱為趙人,實行嚴格的種族隔離政策。這種政策,能夠保障少數民族戰士英勇作戰維持特權,但是漢人畢竟人口基數大,少數人統治多數人,太容易翻車。

果不其然,後趙皇帝石虎的養孫冉閔天縱英才,在石虎死後發動叛亂,建立了冉魏政權。冉魏利用當時嚴峻的胡漢矛盾,發佈了殺胡令。不僅是羯族國人,就連長相和羯族人相近的人也全部被殺。

保守估計,僅當時冉魏國都襄國附近,就殺死了20多萬羯族人,自此以後,羯族作為一個民族被種族滅絕。

羯族人用全族人的性命證明了西晉以來調和胡漢矛盾種族隔離政策不適用。後來的前秦氐族人、北魏鮮卑人,作為第二次第三次的嘗試,中國再次實現大一統終於才算成功。

不過,我覺得說羯族人是唯一一個白種人帝國有些言過其實,畢竟,中國古代這幾個皇帝,從相貌特徵上與歐美人更加相似:

1,孫權。

三國演義說孫權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這樣的相貌,簡直就是歐洲人。

2,王世充。

史書記載王世充是氐族人,但是還有一些乾脆說王世充其實是古羅馬人。相貌上看,他也是高鼻深目的特點,在漢人為主體的中原,王世充很為自己的歐洲範感到自卑,因此比別人更加努力。

3,安祿山。

安祿山來自於昭武九姓中的康國人,和石勒一樣都是粟特人。所以,如果石勒是白人,安祿山也就有可能是白人。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白人帝國。總的來說,只有石勒建立的後趙最符合白種人帝國的特徵。

你認為中國歷史上有幾個白種人帝國呢?歡迎留下你的評論!


歷史知事


說的是後趙吧?的確歷史對羯族的描述,大體上高鼻深目,並非黃種人特性,是很典型的白種人特性。

但現在考古結論,很多後趙的DNA隸屬單倍群Q,也就是所謂的蒙古人種,所以可能還是雜胡。

不過現在說起羯族,幾乎沒有任何褒義詞。因為在太多史料裡,這個族群過於殘暴。正是因為後趙的存在,北方漢人從2000多萬降到300萬。“雙腳羊”的故事充斥網絡,然後就出現了全網崇拜天下無敵的冉閔大帝。

但其實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個羯族政權後趙,其實你會發現他們也在積極主動地“漢化”。

石勒建立趙,政局稍穩以後就開始進行了農業化,他令右常侍霍浩為“勸課大夫”,與他人一起“循行州郡,核定戶籍,勸課農桑”,平常賞賜也多以谷帛為主,如在巡幸冀州諸郡時,引見“高年、孝悌、力田、文學之士,班賜谷帛有差”。

後趙不但重視農業,而且就連宗教也從原來信仰“胡天”(祆教),逐步轉為信奉佛教。

石勒定都襄國時,按周禮建宗廟社稷靈臺,營造東西官署,歷十八年完成了都城“建平大城”的建設。

石勒還參照魏、晉王朝的法規,建立的各種政治制度,設立學校,提倡經學,閱實戶口,勸課農桑。在城四門建立了宣文、宣教、崇儒、崇訓等十幾個學校,還親自到太學監考,對優秀者加以褒獎。

但是為什麼羯族在“五胡亂華”的時候,名聲最臭呢?他們是隻要漢族的文化,不要漢族的人。

後趙實行了“胡漢分治”,禁說“胡”字,稱羯人為國人,縱容羯人欺壓異族。在後趙連漢人官員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就更別提普通百姓了,在鄴城北,運土築華林苑及長牆,死了幾萬漢人;營建洛陽、長安二宮,導致40萬漢人屍積原野;修林苑甲兵,50萬人造甲,17萬人造船,死亡超過2/3。

石勒的繼承人石虎病死後,石氏家族為爭皇位內訌,相互殘殺,直殺得天昏地暗,同歸於盡。

後趙滅亡後,羯族也逐步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

但絕對不是網傳被冉閔《殺胡令》給滅殺的,而是像匈奴那樣逐步消亡的。至少在後趙滅亡近200年後,著名“侯景之亂”中的侯景就是羯族人。


炒米視角


先問是不是,再問有沒有,你不能回答一個不存在的問題。

中國有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白人呢?自然是有的。56個民族中的塔吉克族,就是說東伊朗語的白人。在古代,中國的西部(主要是新疆)生活著高鼻深目的吐火羅人和說伊朗語的族群,這些族群都屬於通常所說的白人,如今,從新疆人的外貌中,還能看見這些白人先輩們的遺存。

吐火羅人長什麼樣?可以參考小河公主的復原圖。

那什麼是帝國?這些白人又是否建立過帝國呢?

通常所說的帝國,一般指統治著廣袤的土地,多元的族群,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大國。在中國古代,帝國可以理解為建立王朝並且稱帝的國家。

西域的土著白人們當然建立過國家,但西域土地貧瘠,樓蘭、疏勒、莎車這些誕生於綠洲的國家,都無法發展成為強大的帝國。

西域之東的月氏人曾經形成了強大的部落聯盟,月氏人後被匈奴擊敗,遷居中亞,並在2世紀左右建立了強大的貴霜帝國。貴霜帝國的皇帝們,一般認為屬於白人,但數百年前居住於河西走廊的月氏人,是否屬於白人則未可定論。

北方草原歷來多族群雜處,不乏一些碧眼高鼻的族群。歷史上,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曾多次侵入中原,也曾建立過堪稱帝國的皇朝。但碧眼高鼻,並不代表著他們一定屬於白人——

黃頭髮的蒙古族姑娘,五官和白人明顯不同。

西伯利亞葉尼塞流域的凱特人(Ket),高鼻深目,但還是不怎麼像通常意義上的白人。

學者們認為凱特人和北美的納-德內語族群的關係比較密切。一些人認為他們可能就是中國古代羯族在草原的親戚,事實是否如此暫且不談。羯族本身其實也是非常複雜的集合,很難用現在意義上的民族來概括,更難以確定他們是否就是白人。

至於阿史那突厥、沙陀、丁零這些突厥語族群,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血統裡可能確實存在一些屬於廣義白人的成分。但無論是歷史還是考古證據,都無法證明他們的整個族群,都屬於白人。簡單的說,可以把這些突厥語族群看做黃白混合的族群,至於哪種成分佔優,就很難說了。

至於東北、西南和南方,歷史上就不是白人的棲居之所,自然也不會誕生什麼白人建立的王朝。

這麼說來,就沒有白人在中原建立過帝國麼?

其實也未必(不過我也不能說的那麼確定),我要說的這個帝國,就是安祿山建立的大燕。從統治者的角度而言,它比在座的任何答案,都符合白人、帝國這兩項標準。

安祿山的父親是來自中亞的粟特人,從父系角度追溯,一般認為安祿山也屬於粟特人。粟特人是說東伊朗語的族群,長於經商和手工業,毫無疑問的是,他們屬於白人。

安祿山的母親阿史德氏則是一位突厥巫師,前面說過,突厥人是黃白混血族群,這麼說來,在安祿山身上,白人的血統應該是佔據主導的。

安史之亂的地圖。

安祿山為人聰穎、善於逢迎,成年後在朝堂上步步高昇,成為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節度使,掌控了唐王朝近半的前線野戰精銳。天寶十年(750年),安祿山夥同另一位異族出生的大將史思明(一般認為史思明是突厥人或者粟特人),發動了震撼唐朝的安史之亂。

叛亂之初,唐王朝缺乏準備,安史軍勢如破竹,於天寶十四年(755年)攻佔東都洛陽。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定國號為大燕,改元聖武。有了稱帝、建元、國力這幾個元素,稱大燕為帝國,應該是不為過的。不過這個大燕國並沒能穩固的統治,幾年之後,就被唐軍剿滅。

大燕帝國是如何對待漢人的呢?

其實和對待其他民族也沒什麼不同。畢竟,安祿山、史思明都出生於唐朝境內,靠著唐朝的官僚體系才得以一步步高昇,成為邊陲精銳的統帥。與其說安史集團是異族的叛亂集團,不如說他們是邊鎮軍閥組成的軍事集團。事實上,安史亂軍旗下更多的將軍都是漢人,沒有這些漢人將軍以及漢人部隊的支持,僅憑安祿山、史思明,根本掀不起那麼大的波瀾、更遑論建立帝國。

總之,民族主義並不是天然存在,自古以來的理念。中國古代固然有華夷之辯這樣帶有些民族主義想法的概念,但它不完全等同於今天的民族主義,用今人的觀念理解古代漢人和古代少數民族的政治、族群觀念,無疑是非常片面的。


獺說


中國史上白人帝國不一定是唯一

東晉五胡十六國,白人相關大約有三胡七國(或者更多)

第一個,為匈奴人,漢趙、北涼以及胡夏為之相關

匈奴人長什麼樣,現在其實並不確認,不過前幾年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說了這麼一句話

匈牙利人來自東方,我們的祖先來自亞洲,歐洲人認為,我們是匈奴人的後代……

匈奴人在西漢時期和東漢初年,經過兩次分裂,分成南北匈奴,北匈奴一路向西進入中亞,不知所蹤,或者就是今天的匈牙利祖先

而南匈奴則進入漢朝,成為漢朝一部分,後來漢末被曹操擊敗分成匈奴五部冠之以劉姓,304年,其首領劉淵,據說是冒頓後裔,建立了漢趙王國,這個漢趙滅了西晉,而後被權臣羯族石勒取代,成為後趙

除了漢趙,匈奴人建立的國度主要還有匈奴盧水胡的北涼、鐵佛赫連勃勃的胡夏,合計三個國度

鐵佛族比較有意思,匈奴為父鮮卑為母,謂之鐵佛

第二個,為羯人,建立後趙國度

這個羯族是指石勒建立的後趙國度的羯族。羯族來歷並不可考,屬於突然出現突然消失的民族,據說是匈奴人從西方征服而帶來,被稱為匈奴別部。如果不是石勒異軍突起建立了後趙,或許這個民族和中國史上其它無聲消失的民族一樣,留不下一絲波瀾

說他們是白人,主要因為史書明確記錄了其特徵:高鼻多須深眼眶。現代生物學告訴我們,此種特徵,和某類白人很一致

大約352年,冉閔滅後趙,此後羯族逐漸從史書消失。最後的羯族可能是530年前後在北魏造成動盪的爾朱榮,不過爾朱榮是契胡,契胡是不是羯族不一定

第三個,為慕容鮮卑,建立前燕、後燕、南燕(北燕也許是)

慕容鮮卑是白人,這個或許很多人接受不了,其實史書上也並未說明慕容鮮卑是白人。之所以說慕容鮮卑是白人,主要因為慕容鮮卑長的太白,被前秦稱之為:白虜

吾不用王景略、陽平公之言,使白虜敢至於此……秦人呼鮮卑為白虜,慕容垂之起於關東,歲在癸末……

不過,秦人稱鮮卑為白虜,也許是因為苻堅

當年苻堅滅前燕,納了慕容衝姐弟倆入後宮,而慕容衝長的比較白淨,後來慕容衝造反覆國,苻堅恨屋及烏之下稱鮮卑為白虜也不是不可能

至於史書為何沒像記錄羯族那樣記錄慕容鮮卑特徵,估計慕容鮮卑除了皮膚較白以外,也是黑頭髮

其實除了以上七個國度以外,還有其它嫌疑為白人的國度,不過影響力較小,就不提了


靈石蘊珠寶


其實在五胡亂華的時候,由於遊牧民族太多,是一個民族雜糅的過程,所以很多漢人對白人也是見怪不怪了,不過絕大多數的遊牧民族都屬於黃種人,跟中國的漢人略有差別,但沒有那麼大,不過有一個遊牧民族雖然號稱是匈奴別部,但其實跟匈奴關係不大,被成為羯族,是白種人,他們建立的國家就是後趙。
由於中國史書對遊牧民族的記載沒有系統,基本是隻對當時出現的民族有一個記載,而這些遊牧民族對於自己的歷史也沒有文獻流傳下來,羯族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羯族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很短,伴隨著五胡亂華而入,隨著後趙的滅亡而消亡,而且在中國歷史記載上,羯族一直是匈奴別部,也就是匈奴的一支。
羯族的來歷已經無法考證了,因為沒有確切的資料,而這個民族也沒能留存下來,基本上羯族人的起源有月氏人、石國人、康居人等幾種主流的說法,不管哪種說法,有一點可以明確,那就是羯族並不是匈奴人,但羯族是匈奴人帶入到中原的。
西晉八王之亂之前,很多遊牧民族就開始向中原遷徙,畢竟相比西域和草原,還是中原的環境更適合人類居住,如果有一個強大的中原漢王朝,那麼這遊牧民族是肯定跟漢族相安無事,並且會逐步融合,不幸的是發生了八王之亂,於是遊牧民族趁亂而起,紛紛建立政權,形成了北方是遊牧民族政權,南方是漢王朝,南北對峙的局面。
後趙就是在這個時候建立的,後趙的開國皇帝是石勒,石勒這個名字還是汲桑給他起的,石勒的父親也是小頭目,石勒本人健壯而有膽量,雄武而好騎射,石勒的父親曷朱性格兇狠粗暴,胡人都不敢接近,讓石勒代替自己監管當地的胡人,不過石勒運氣不好,後來被掠奪到中原成為奴隸,當時是在。後石勒曾被中原人掠為奴隸,被師歡買了回去,師歡看石勒相貌奇特,免除了他的奴隸身份,估計是看到了石勒白人的面孔。
這是石勒發跡的開始,後來中原地區又爆發戰亂,石勒與汲桑投靠了公師藩,石勒的名字就是這個時候改的,此後石勒轉戰各地,屢敗晉軍,聲譽漸盛。
汲桑戰死後,石勒投靠了劉淵,劉淵對石勒非常的重視,稱帝建立漢趙以後,遣使授石勒持節、平東大將軍、平晉王,不過劉淵怎麼也沒想到,攻滅漢趙的就是石勒。
劉淵率兵攻打到了洛陽,清除了西晉的力量,劉淵死後,漢趙政局不穩定,石勒自立為趙王,又花了10年的時間消滅了漢趙(前趙),稱大趙天王,行皇帝事,隨後稱帝。
石勒作戰勇猛,也有政治頭腦,但是卻沒有選好繼承人,導致其侄子石虎篡位,石虎雖然也作戰勇猛,但卻非常的殘暴,導致後趙大亂,最終被前燕所滅。
石勒立國以後採取的是胡漢分治的策略,但是對待漢族是不平等的,羯族人定義為國人,凡是用胡字的都不允許使用,這無疑加劇了矛盾,不過石勒注意籠絡漢族士人,減輕租賦,發展農業生產,推行儒家教育,所以石勒在位的時候,基本統治還是可以維持的。

歷史百家爭鳴


我是小心,我來回答。

我國一直都是以黃種人為主,帝國建立者也多是黃種人。題主所謂中國歷史上的白人帝國,應該指的是中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時期。

遠在三皇五帝時期,中國的先民們就已經同三苗、東夷等部落進行鬥爭,在這些鬥爭中,中原正統,華夏族群都獲得了勝利。在周朝時期,中原的人民就已經在同四方的敵人鬥爭,他們是: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唯一筆者認為是白種人的大概就是由少數民族部落建立的政權了。

五胡十六國

首先講兩個大的部落:匈奴和東胡。

匈奴

其中,在司馬遷的《史記》中說與漢帝國進行過百年征戰的匈奴部落是夏王朝末代君主夏桀的後裔。司馬遷認為,當年商湯滅夏,並沒有夏桀殺掉,而是將夏桀趕到了北方。夏桀帶著身邊的侍從幾十人,在經過近兩千年的不斷繁衍生息中,逐漸繁衍出了匈奴這個部落。然而筆者認為,這與韓國宇宙第一大國論並無本質不同,都只是片面強調自己民族的優越性,大家看看也就可以了。而筆者想說的是,既然司馬遷能寫出“匈奴源自華夏”這種說法,那麼匈奴與漢族相差應該不會太大。

在與漢朝的百年征戰中,匈奴帝國逐漸分崩離析,在西晉末年重新崛起,建立了前趙政權。

東胡

在最開始的時候,東胡是比匈奴要強大的,直到西漢初年,匈奴出了一個雄主名叫冒頓。冒頓單于將東胡打垮,東胡向東逃往,分裂成兩個部族:鮮卑和烏桓。在曹操徵烏桓成功之後,烏桓基本上銷聲匿跡。而鮮卑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南燕、北燕。

除了這些國家,還有其他的五胡十六國,這一時期是中華民族的亂世。

這些少數民族政權是如何對待漢文化的

那麼這些國家是怎麼對待漢文化的呢?他們或多或少的學習漢文化,但是並不是真心誠意的學習漢文化,可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沐猴而冠”,指的是:猴子雖然穿上了衣服,但仍然不是人。他們學習漢文化,只學到了皮毛,以匈奴人建立的前趙政權為例。

前趙政權的建立者劉淵死後,劉和即位。本來依照漢人的治理方法,新君上位首先是要施恩,來籠絡人心的。而這位劉和,即位第三天就殺他的弟弟們,結果導致自己被弟弟們殺死。之後的繼任者劉聰,前半生攻滅西晉,一世梟雄。但是後半生寵幸美女,一下子立四個皇后,而且還將繼母娶為妻妾。劉聰死後,劉粲即位,大權被外戚靳準所奪,劉粲被殺。之後劉曜殺掉靳準重奪政權 ,幾年後 ,劉曜攻打羯族人建立的後趙政權,竟因為自己喝酒誤事失敗被殺,前趙滅亡。

這些少數民族政權是如何對待漢民族的

首先明白一點:這些少數民族被漢族欺壓過甚。前趙政權劉淵的堂祖父劉宣曾說:“晉人無道,奴隸御我。”這何嘗不是在說漢人對他們不好呢?

在曹操北征烏桓時,曹操就將匈奴單于帶回,以匈奴單于的名義遙控指揮匈奴各部,將匈奴一分為五。其中每一部讓匈奴貴族擔任部帥,但每一部眾設置長史(管政事)、司馬(管軍事),這兩個官職都由漢人擔任,匈奴政權從這一刻開始實際上就已經滅亡。

等到劉淵重新統一匈奴的時候,匈奴人本著那句“晉人無道,奴隸御我。”大肆屠殺漢人,使得士族十不存一。


心說歷史


古代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的大帝國,在華夏人民的統治區域內不有者各種各樣的人,其中不乏也有白人,而在中國歷史上有白人建立國家的記載,那應該就是在五胡亂華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羯族人的後趙政權。

羯族人原本是生活在漢朝時期的西域一代,後來迫於匈奴人的武力,不得不歸附匈奴人,而隨著匈奴人被漢朝打敗,征服了西域,此後羯族人一直臣服於漢朝。



被漢朝接納以後,羯族人有了老大的保護,所以日子變得好過一些,因此人口增長的也比較快,到了晉朝的時候,已經成長為一個可以於鮮卑遊牧民族抗衡的族群。


在五胡亂華之時,羯族人的首領石勒率領羯族人大舉入侵中原,並建立去一個強大的羯族人的帝國。

但是由於石勒對漢族人極度仇視(也許是曾經被漢族人抓捕為奴隸的經歷),大肆殺戮,等到石勒死後,胡化的漢人冉閔通過政變上臺,兵頒佈“殺胡令”,勢必要殺盡胡人。

就這樣,曾經強橫無比的羯族人,在這場殺胡的動亂中,幾乎被斬殺殆盡,後趙這個給羯族人的政權也成為了歷史。


這個歷史很正


西晉末年,中原地區因“八王之亂”而陷入混戰當中,此時,定居在北方邊境地區的“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紛紛南侵,並陸續建立起十餘個政權,北部中國由此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在這些異族政權中,由羯族創建的後趙帝國,屬於中國史上唯一的白人政權,並險些滅絕北方漢族。那麼,羯族是如何產生的?後趙又是如何建立,並走向滅亡的?



關於羯族的起源,史料眾說紛紜。按照正史《晉書》、《魏書》的記載,羯族是匈奴的一個分支或部落,但這種說法卻遭到後世史學家的普遍質疑。大史學家王仲犖、譚其驤等人經過仔細地考證,認為羯族是粟特人的一支,屬於白種人,並且崇拜祆教(伊朗古代宗教)。如今,王仲犖、譚其驤等人的看法得到普遍認可,漸成學術界主流觀點。


羯族起初定居於西域,西漢中前期被匈奴征服,並在東漢初年跟隨其內附,這或許是正史誤以為羯族是匈奴分支的原因。羯族內附後,被安置在上黨、武鄉等地,由於人數增長很快,到西晉初年時已經可與匈奴、鮮卑相抗衡。拜“八王之亂”所賜,羯族在首領石勒的帶領下起兵,並最終創建史上唯一的白人帝國-後趙。



石勒是羯族部落小頭目曷朱之子,年輕時曾被漢族軍隊抓獲,然後販賣到山東做奴隸,獲釋後又淪為盜賊。元熙元年(304年),石勒與好友汲桑率眾起兵,起初投靠晉朝將領公師藩,後來又依附於前趙皇帝劉淵、劉聰父子,在四處征戰中不斷擴張實力。319年,石勒脫離前趙而獨立,建立起後趙。10年後,後趙滅亡前趙,基本上統一黃河以北。


或許是有過被掠賣為奴的經歷,並且經常被漢人輕視,所以石勒起兵後,便將刻骨仇恨發洩在漢人身上,製造了一連串的人間慘劇。例如,在永嘉五年(311年)三月,石勒率軍在寧平城擊敗晉軍主力,將俘獲的晉朝宗室、公卿、士兵、平民全部殺死,總計有十餘萬人。當年六月,石勒與前趙大將劉曜等人攻陷洛陽,又殺死士民多達三萬餘人。



石勒稱帝前,這種大規模屠殺漢人的記載比比皆是,只有當他控制北方後,出於維護統治、鞏固實力的需要,才停止了針對漢人的屠殺政策。然而,在石勒在位期間,北方漢人只是免於被屠殺的命運,但所受的欺辱和壓榨卻並未得到緩解。333年,石勒病死,太子石弘即位,但僅過了1年時間,皇位便被堂兄石虎篡奪。


跟叔父石勒相比,石虎的殘暴程度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早在擔任將領時,石虎在軍中便以濫殺無辜而聞名。據正史記載,每當石虎攻陷漢人據守的城池、塢堡時,都會把城中劫掠一空,然後把當地的男女老幼全部斬殺,以至於被他摧殘過的地區,無不是枕骸遍野的慘景,真好比人間地獄(詳情見《晉書•卷一百零七》)。



石虎稱帝期間(334-349年),實施窮兵黷武政策,長期與東晉、前燕等政權交戰,因此經常大規模地抓捕漢人入伍,或從事繁重的勞役。在這種情況下,不堪忍受壓榨而自殺或死於戰爭、勞役的漢人,在這一時期的數字極其龐大。正因如此,等到東晉大將褚裒率軍北伐時,北方士民降附者日以千計,可見後趙是何其不得民心。


石虎死後,諸子之間為爭奪帝位大打出手,而胡化漢族將領冉閔(石虎的養孫)也志在大位,但得不到胡人貴族的任何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冉閔通過政變上臺後,立刻頒佈“殺胡令”(350年),號召國內漢人起來攻殺羯族人,甚至還親自參與其中。經此浩劫,包括羯族在內的胡人數量銳減,死者多達二十餘萬。



“殺胡令”打開了族群仇殺的“潘多拉魔盒”,造成數量更多的漢人被殺害(“青、雍、幽、荊州徙戶及諸氐、羌、胡、蠻數百餘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飢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引文同上)。有數據統計,在後趙統治期間,北方漢人數量由3000多萬銳減到不足400萬(見《中國人口史》),幾乎被屠戮殆盡,讀史至此,每每令人不勝悲憤。


冉閔在頒佈“殺胡令”的同年,便篡奪後趙的皇位,並改國名為衛,然而僅做了2年的皇帝,便遭遇亡國的命運。352年,冉閔兵敗被俘,隨即被前燕國主慕容俊下令處斬,後趙至此滅亡。前燕佔據中原後,推行民族和解政策,安撫境內殘存的漢人,並大量招徠流民回鄉務農,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後,才勉強穩定北方局勢並恢復生產。



後趙滅亡後,殘存的羯族先後被前燕、前秦、後燕、北魏、東魏收編,在塞北長期服兵役,以抵禦柔然、突厥等民族的入侵。547年,出身羯族的東魏大將侯景,率部眾逃奔南梁,不久又舉兵反叛,在江南大肆掠殺,史稱“侯景之亂”(548-552年)。經過數年的浴血奮戰,南梁大將王僧辯、陳霸先最終擊殺侯景,平定這場叛亂。自此之後,羯族在史書中消失。


史料來源:《晉書》、《梁書》、《南史》、《資治通鑑》、《魏晉南北史》、《羯考》等


文史磚家


眾所周知,中國是以黃種人為主,中國歷史上建立的眾多古代王朝,也都是黃種人的帝國。只不過在眾多的古代王朝中,居然還有極少數是白人王朝,這卻能讓人感覺到有點不可思議。



在西晉時代,由於司馬氏王朝施政不當,結果導致中原生靈塗炭。當時在中國北方大地上曾經建立過多個國家,這些國家中很多都不是漢人所建立的,而是少數民族所建立的。其中道國是當時一個實力比較強大的國家,它的首領是石勒,據研究表明石勒來自於羯族,可謂是白人血統。



在三國的時候,東吳的開國皇帝孫權據說是碧眼紫鬚,所以很多人認為他也是白人血統。當然孫權只能算是混血兒,因為孫權的父親孫堅再怎麼說也是黃種漢族人,可能他的母親是來自於域外的白種人,所以孫權可以算是佔有一半的白人血統。



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就是唐朝的范陽節度便安祿山了,安祿山來自於昭武九姓之一的康國人,和石勒屬於同種同源,所以也可以算是白種人,只不過安祿山起兵造反之後,所建立的大燕王朝很快就灰飛煙滅了,也不為中國的史書所承認。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