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習教授:目標和興趣,大學生創新教育的原動力

王學習教授:目標和興趣,大學生創新教育的原動力 | 治學大家談

目標和興趣,

大學生創新教育的原動力

說起大學生創新創業,高校的老師和同學們都不陌生。新形勢下培養具有高素質綜合能力的科研人才,在全國各個行業都受到眾多關注。從國家到地方,從高校到企業,都儘可能的為每個有創新能力的大學生提供有利的科研條件和研習場所。而本科階段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則是為本科生未來成為能夠勇攀世界科學高峰、引領人類未來發展的傑出科學家奠定基礎。

回想一下,自己曾陸續指導過9個批次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個批次的䇹政學者項目,指導本科生參加包括國家級、省級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7次。上述這些項目獲得國家級優秀項目3項/次、省級優秀項目6項/次,發表SCI論文6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當然我個人也獲得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以上經歷,使我對於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開展大學生創新教育有了一定感悟。

首先需要了解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目的和動機,而無需過度在意其對專業知識的瞭解程度有多深,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大二、大三的本科生。我很欣賞願意主動學習,提升自己各項能力的學生前來與我交流。學生來之前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來之後是否會主動學習、主動鑽研,畢竟知識總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去積累的。

其次需觀察學生有無進行科學研究的興趣和愛好,這是創新教育最根本的原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科學研究感興趣,就會主動思考、主動參與,期待每一個結果的產生。反而,學生無興趣、無動力,只能按部就班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或者生搬硬套的執行老師的實驗方案,缺乏主動學習和自覺參與的衝動,不會認真投入地思考問題,以嚴謹的態度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更不會耐得住科研枯苦的寂寞,更別說一次次實驗失敗的打擊,最後可能想會放棄。

最後,交流了解學生對科學研究訓練有無目標和計劃,比如有無發表文章和申報獎項的願望。有效的目標是指引學生堅持走完這個過程的動力,而切實可行的計劃則是保證訓練能夠完成的保障。如果學生對科研訓練無目標無航向,那將失去前進的動力和努力的意義,也算是一種無效工作。而無效工作總是浪費時間、精力、人力的,教育中最應該避免的就是這樣的事情發生。

大學生創新教育不僅是對其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還有對其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獨木難以成舟。科學研究是團隊協作的結果,不是一人手握一器就能贏天下。在整個科研訓練過程中,我非常關注學生對自己在團隊中扮演角色的認知和對待自己被分配任務的態度和完成度。定期組會彙報和問題討論不僅是對階段性學習成果的檢驗,更是學生這階段學習的總結和反思,這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學生的各項能力。

我認為對於本科學生而言,最終能取得什麼樣的成果不是他們進行科研訓練的終極目的,在此過程中他們學到了多少,收穫了什麼,對今後的學術道路、思維能力的影響,對科研工作的正確認識,永遠渴望和追求真理,才是作為指導教師最應當指導的內容。

王學習,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腫瘤發病與外泌體及中醫藥的輔助治療研究。

內容來源 | 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教務處

主編 | 肖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