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最經典的是哪一部作品?

國學紫微


先說結論,儒家最經典的作品毫無疑問是——《論語》

儒家的經典著作有不少,比如儒家的六經,《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但是要說最經典的無疑是《論語》。


《論語》居“四書五經”之首,是古代文人學子的必讀之書。北宋的丞相趙普有一句叫:“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是記載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全書共二十篇,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為語錄體。 之所以說《論語》是儒家最經典的作品,因為《論語》以"禮"、"仁"為基本概念,呈現具有"精神"氣質的倫理道德話語,建構了以"克己復禮為仁"為基本模式、"禮"的倫理世界與"仁"的道德世界辯證互動、透過"克己"揚棄兩個世界矛盾的精神哲學,簡單的說,這本書裡涵蓋了孔子絕大多數的思想

作為儒家的開創者,孔子可以說代表了儒家的整體思想,不懂孔子就不懂儒家,而想要了解孔子,那麼記錄他言行《論語》是非讀不可的。《論語》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


從經濟上看。

春秋末期,井田制逐步衰落,社會變革初現端倪,如齊國的“相地而衰徵” 、魯國的“初稅畝”等經濟政策促進了農業的快速發展,生產力的發展使得一部分人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人身自由來接受教育,為孔子創辦學校,客觀提供一種可能。


從政治背景上看。

諸侯國之間互相兼併,連年戰爭不斷,政治格局逐漸被打破,社會的動盪環境促使孔子開始思考如何進行道德教育以及從事德政的問題,希望可以恢復社會安穩的局面。從文化氛圍上看,伴隨經濟、政治環境的變化,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一些新思潮的萌芽和對傳統思想觀念的動搖,

人們開始不完全依賴於“神”的神秘力量而逐漸開始相信自己的理性,為孔子探尋一種

思想意識提供了思想環境。


觀妙歷史


儒道釋三家代表人物分別是孔子,老子,釋迦牟尼。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居“四書五經”之首,是古代文人學子的必讀之書。北宋的丞相趙普有一句叫:“半部論語治天下”。


九州微議


我認為儒家最經典的是《大學》這部著作,《大學》這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相傳是由孔子弟子曾參整理孔子講授內容所編的。“大學”就是大人的學問,主要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思想,是初學儒家道德思想的入門典籍。為學習修養給出了方法,為人生指明瞭方向。可以說是儒家諸多經典中的經典。



中和至道


論語


叄棵樹美育


《易經》


瀟水歸客


菜根譚


山頂上的星空


儒家著作,本有六經:《詩經》,《尚書》,《禮儀》,《樂經》,《周易》,《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樂經》也被付之一炬,從此消失。

如果說最經典的應該是《易經》,也就是《周易》。自古以來,有很多人一直認為《易經》是一部關於“卜筮”的書。那麼我們就要了解“卜筮”是什麼,“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的,《易經》就是對預測規律進行理論化的一本書。但是又不僅僅是純屬“卜筮”的功能。可以這樣說,《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是中華五千年智慧的文化結晶。先秦諸子百家,之所以都能自成一派,無不是從《易經》中汲取營養素。無論老子莊子,還是孔子孟子、韓非子。

孔子早年從事遊學,直到五十歲才認真研學《易經》,並且為《易經》註解,而創作了《十翼》,從中悟出了很多倫理綱常的理論,為儒家學派奠定了理論基礎。所以孔子有“五十而知天命”一說。

我認為,只有《易經》才是當之無愧的儒家經典之首。




蒼梧本草


論語


論語使者王蔚


儒家精神在於對人道人倫的維護並建設,至於作品麼,大都圍繞這一主題!君臣父子即家國情懷,而家國情懷即人類之本命初衷!所以,儒家作品無論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在為學佈道方面較之佛道及西方宗教哲學自然科學等,都缺乏深度廣度並開拓精神!但儒學的精神意義對於人類卻是終極性的,把握了人道人倫的本性初衷及歸宿!這是儒學的價值所在!

人類生滅滅生不停輪轉,在生老病死中延續種性血脈,無論凡聖貴賤都得經受苦難和折磨,那意義何在?就是為了有朝一日通透心物生滅而永生永存,把一代代的DNA信息復生,而永享愛情親情友好之圓滿無漏大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