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信號發出,樓市再無暴漲!

3月20日,最新一期LPR數據發佈。大家關心的5年期LPR未降,依然維持在4.75%的水平上。而且,針對實體企業融資的1年期LPR,也沒有再降,依然是4.05%。可見,央行定力十足!


非常信號發出,樓市再無暴漲!


然而,外圍降息潮,一浪高過一浪!

3月16日,美聯儲又突然大幅降息至0-0.25%的目標區間,並承諾70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以進一步拉低利率,下一步,美國也將隨同日本(-0.1%)、歐元區(-0.4%),一併進入了“負利率”時代。全球三大經濟體,無底線降息,負利率時代來臨!

此次央媽不跟,的確出乎意料。

一般來講,為應對疫情衝擊,中小微企業困難,房企困難,購房者情緒低迷,應該繼續降低LPR。更何況2020年是個特殊的年份,要完成多個“收官”(十三五、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疫情這個黑天鵝衝擊下,貨幣政策寬鬆是必然的。

還記得2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LPR雙雙下降;3月1日,存量按揭貸款開始轉向LPR定價,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中國降息通道開啟了,鼓勵大家踴躍地將房貸轉為LPR。

但是為何,這次沒有降?

其實,早在2018年央行就定調了:保持貨幣政策的定力,不刺激、不防水的“雙不”原則。自2月3日淨投放、逆回購以來,加上再貸款、定向降準,我們合計向市場淨投放了3萬億元的流動性。我們可以強行把馬拉到河邊,但我們無法強制馬喝水。貨幣寬鬆,對疫情的作用也許並沒預期中那麼大。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披露,即便進入3月份,全國35個最核心的城市裡,復崗率均值僅為36%。因此,貨幣只是一個潤滑劑,各方互動起來,這個潤滑劑才能起作用。不然,放水也是白搭,負面效應就是樓市繁榮!


非常信號發出,樓市再無暴漲!


央行前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說,疫情將對房地產開發投資造成巨大影響。

我們看看數據,今年前兩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了16.3%,斷崖式下滑!但是,其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卻從2019年的23.97%,反彈至30.4%。什麼意思呢?疫情之下,房地產行業不好過,但是實體制造業,比房地產更難過。

實體企業復工還在進行中,而樓市已經開始熱了。不讓赤裸裸地鬆綁限購、限貸,但地方有的是拉昇樓市的辦法。這段時間,北京、上海、廣州,都誕生了新地王,深圳總價2000萬+的豪宅公寓項目,70套一轉眼就搶光了。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熱銷氣氛就是這樣慢慢培育出來的。

根據克而瑞的統計,目前,全國樓市整體呈現穩步復甦態勢,重點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逐步回升,3月9月至3月15日,全國43個重點監測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達到259萬平方米,環比上週增長7%,相較第七週增長159%,基本恢復至去年四季度周均成交量的6成水平。

分能級看,一、二、三四線城市,最近一週商品住宅成交量分別達到去年四季度周均成交量的53%、64%、70%。可見,樓市回暖邏輯和過去一樣,從一線城市這樣的發動機開始,向外輻射。以深圳為例,即使近期推出的基本是公寓這類難賣的產品,但也都取得了不錯的交易業績。

管理層看得很清楚。該放的貨幣,都放了,該降的利率也降了。剩下的,就是疏通貨幣傳導渠道了,再放水的話,就是給樓市澆油了。

而且,“降與不降”,還有一盤大旗。

全球降息潮,但央媽不跟,恰恰是與美聯儲慌不擇路,無底線降息的鮮明對比。你降我不降,利率差就出來了,你的疫情在蔓延,我已開始疫後重建工作了。看看,近期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2020年投資誰?一目瞭然。

近日,在美國的長租辦公wework上折損巨大的孫正義,居然斥資10億美元,領投中國長租公寓——自如、貝殼找房。全球經濟不景氣,美日歐三大經濟體比誰降息降得更徹底,中國還能實現6%左右的增長,成為了一個不錯的資產避風港。

現在看,中國的新基建來了,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等,7大領域個個都是恢弘的計劃,誘人的前景。別擔心產能過剩,當下的中國,十幾億國人,對互聯網的依賴度前所未有;疫情下,企業也好,個人也罷,大家都對數字化基礎設施,形成了空前一致的共識。


非常信號發出,樓市再無暴漲!


對西方的資本來說,直接投資也好,股權投資也好,這是很好的機會。中國穩增長,又多了一個幫手。

另外要關注的一個信號是:棚改開始放量了。

天風證券估計,棚改2020年數量可能重新恢復,預計2020年棚改計劃數有可能重回570萬套,這一規模和2015-2018年高峰期接近,相比2019年的310萬套,增長84%。也就是說2020年棚改規模將是歷史上最大的,能帶動的投資和消費不可估量。

老舊小區改造,也在放量。以河南為例,3383個老舊小區,2019年完成改造474個、正在改造1040個,其餘1869個正開展改造前期工作,2020年底前可全部開工。此外海南、安徽、廣東,老舊小區改造,都在提速。

加上各地今年開工的5-7萬億的基建項目託底經濟,管理層手上的牌足夠多。這麼多領域需要錢,地產不能“太吸金”。所以,LPR進入下行通道,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其實,調控本來就是短期的,見風向行事。如果復工還很慢,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積極性不高,1年期LPR還會下降。與之相反,如果資金面友好,加上各地想方設法託樓市(比如廣州,不讓鬆綁公寓,就放鬆人才政策,製造地王),房地產就會回暖。

從一線樓市回升,到都市圈回升,再到二線樓市回升,這個螺旋上升的趨勢就會逐漸形成。所以,與房貸密切相關的5年期LPR,未來可能要橫盤幾個月了。

在當前情況下,經濟託底有抓手,資金面寬裕,樓市繼續高位徘徊,各地鬆綁的小動作,自然會被叫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