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胡哥專注發現古村落之美。敬請關注、轉發支持。

去年10月份,全國第八批國保文物單位名單公佈,長治市又增加七處國保單位。最終,總數達到73處。

在這73處國保名單中,平順縣擁有15處,位列冠軍,長子縣13處,名列第二。

說到長子縣,那法興寺是必去尋訪的,因為它的名頭實在是太大了:一千多年的歷史滄桑後,依然保留有唐代的舍利塔、唐代石質長明燈、宋代建築圓覺殿“三絕”奇觀。

這還不算,更讓它名聲響徹華夏的是它的圓覺殿內的宋代彩塑十二圓覺絕塑像,被美術專家們稱為宋塑之冠。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法興寺宋代彩塑十二圓覺像

那麼,這偏居晉東南一隅的千年古縣長子縣法興寺內到底有多少寶貝呢?三絕還是六絕?請跟隨胡哥的腳步一起去數一數。

出名的三絕就是舍利塔、長明燈、圓覺殿。舍利塔就是前文所述的那個方方正正、造型怪異的石塔,位於一進山門就能看到的位置。

它非塔非閣非樓非殿,全國絕無僅有。而實際上呢,它是一座殘塔,僅剩兩層,後人又根據同類建築的形制,給它加了一個塔剎頂部,所以才如此怪異。

1、神奇的唐代長明燈

長明燈就是舍利塔背後的那個一人多高的石質燃燈塔。這件寶貝更有神奇之處。那就是,如果在塔上部的塔室裡麵點燃油燈,儘管四面開窗,但是無論外面的風有多大,塔內的油燈卻長明不滅。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長明燈

這座石塔值得大寫特寫。它建於唐大曆八年(773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國內現存3座唐代燃燈塔,另兩座一在太原龍山童子寺,一在黑龍江寧安縣隆興寺。這是其中保存最完整、做工最精細、結構最精巧的一座。尤其是其石雕技藝,被公認為代表了當時最高水平。

十多年前,這座長明燃燈塔還沒有被玻璃罩起來,你可以親手觸摸上面的各種雕刻,仔細感受那古代工匠的不凡之處。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長明燈原貌。圖片來自碧山雲叟博客

這座塔的石質和前面的舍利塔不一樣,通體青石質地,雕刻精美。通高2.4米,底部是圓形須彌座,三層八角塔身,頂部是八角攢尖頂和山花焦葉寶珠塔剎。

底部基座上雕著12只神獸。有魚、龍、熊、鷹等不同飛禽走獸的頭身組合成的圖騰形象,非常怪異,有專家說是代表著不同的原始部落圖騰。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石雕伎樂人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石雕伎樂人

基座上須彌座上的石雕最為精美,是八個伎樂人,或長袖善舞、或彈琴吹笛,神態靈動,造型優美,生動再現了大唐時期的宮廷樂舞。

就在這八個人物之間,雕刻有隔柱,上面刻有文字“唐大曆八年清信士董希璇……於此寺敬造長明燈臺一座”,“妻馬女秀暉女士”,由此可以推知此長明燈的建造年代和出資人。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敬造人題刻

中間一層塔身以覆仰蓮瓣間隔,八面雕著牡丹、海棠等八種不同的花卉。這兩層的浮雕圖案雕刻精美,刀工嫻熟流暢,對研究唐代的建築、石雕、音樂、舞蹈、服飾、宗教、民俗等各門類藝術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最上一層就是燈室,也是最神奇的構造。燈室外形就是一座八角亭子,只不過,四面開窗,其餘四面假窗而已。

就是這個看起來簡單的設計,卻能使得燈室內的燈火長明不熄。按說,這不可能做到啊,可實際上,真的是無論是東西南北大小風,燈室內的燈火真的不會熄滅。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長明燈上部的燈室造型

到底有什麼玄機呢?中間的塔身部位分三部分,上部是八角燈室,東南西北四面開小窗,其餘四面雕刻仿窗形。燈室內如果放置油燈,點燃後長明不熄。

這個神奇的現象已經有專家進行了揭秘。原來,古代工匠極具智慧。燈塔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地勢和建造的技巧,使得四面敞口的燈室內,風不會直吹燈火。

首先,長明燈不在整體建築的中軸線上,而是向西偏移了73釐米;其次,在未搬遷之前,法興寺位於慈林山西坡半腰,沒有東風。而南北風又被前後的舍利塔和圓覺殿所阻擋;第三,燈室四面小窗,看似一樣,其實有高低之差。南窗比西窗高2釐米。

這樣一系列利用地形地勢、構造技巧、建築位置等綜合手段下來,使得長明燈只有西風可以進入,又從北窗出去,中心的油燈不受影響。古代工匠的智慧真是巧奪天工。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遊客們欣賞長明燈

當然,說的這麼好聽,現在也無法重現古代的傳說真實性了。因為,法興寺整體搬遷之後,格局由原來的平面變成了逐層升高的佈局,地形地勢也有了變化,所以,曾經光照四野長明不熄的長明燈光輝不再,殊為憾事。

更令人惋惜的是,雖然法興寺位列國保,但是過去不受重視,導致長明燈在飽經自然侵蝕之後,再遭人為損壞,下層的伎樂人頭像幾乎無存,塔身也傷痕累累。近年來,為了保護這件珍貴的唐代石塔,專門建了玻璃罩以防風雨和人為損壞。

2、被忽視的宋代圓覺殿

圓覺殿位於長明燈後的高高的石階上,遠觀就能感覺到一種大氣典雅的感覺。這座殿建於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是當地同類形制木構建築中體量最大的,彌足珍貴。而且在申報國家級文保單位時,這也是主要的原因。

然而,因為殿內更為出名的十二圓覺彩塑,它的名氣反而不及殿內的彩塑作品。所以,遊客們甚至專家學者都會首先被彩塑吸引,而忽視了大殿本身的價值。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大氣典雅的圓覺殿

圓覺殿的建築風格代表了宋代的廟宇建築的最高水準。現場可以看到高大巍峨的高等級的歇山式屋頂,從北面可以看到正脊兩側高高的鴟尾,一切都是按照宋代風格還原的。搬遷之前的屋頂已經被改為懸山式,等級較低,不符合原貌。

從大殿屋簷下內外部的斗拱、普柏枋等架構可以研究宋代建築的特點。殿高約8米,門框窗框全部為石質,斗拱肥碩,飛簷騰空,氣勢非凡,雄渾莊重。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圓覺殿後面觀

殿內除了主佛釋迦牟尼外,最引人關注的就是一圈宋代彩塑十二圓覺塑像,也是國內外美術家們最關注的焦點。前文已有介紹,這裡就不再介紹了。

不過,欣賞彩塑固然應該,但大殿本身也不要錯過,否則有遺珠之憾。

3、宋代牡丹花,寂寞開無主

在圓覺殿後,是兩層臺階,上面是最後面的毗盧殿。就在大殿下面的第一層臺階上,緊靠石牆,有兩株宋代牡丹花,一雌一雄。

法興寺除了這知名的三寶加建築一寶外,還有被無視的宋代牡丹兩株。而想觀賞牡丹,首先得來對時間。胡哥很慶幸來對了,留下了珍貴的千年牡丹花開的美景。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宋代牡丹

昨夜下過雨,空氣溼潤,花開正豔的牡丹花搖曳生姿。品種大概是著名的魏紫,重瓣層疊,花香沁人。枝葉上露珠閃現,別具風情。無論從花朵大小還是姿態顏色,毫不遜色洛陽牡丹花。

在後牆上,還專門嵌著一塊石碑,註明牡丹的來歷。原來,這兩株牡丹還真是法興寺的一大寶。因為這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親自送給寺院的。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宋代牡丹題刻

當時,在上元元年,李治從開封去太原,途中曾遊覽慈林寺(法興寺的原名),李治發現這裡位置雅靜,視野開闊,環境優美,就改寺名為“廣勝寺” ,並送給寺院兩株牡丹花。

從此,牡丹花在法興寺年年盛開,成為一頗具生氣的景觀。只不過,來寺裡看三絕的多,賞牡丹的少。

4、響碑聲如磬,來頭十分大

法興寺內現存歷代石碑19塊。有幾塊很有來頭,最著名的堪稱國寶的是一塊《古慈寺鄭王石記》的石碑。石碑刻立於唐咸亨4年(673年)。

鄭王是唐高族李淵的第十三子鄭惠王李元懿,時任潞州刺史,當時攜帶3000卷大藏經和37粒佛舍利贈與法興寺。此碑是其10個兒子為其樹立的功德碑。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存放石碑的東大殿

碑文記述了鄭惠王修建舍利塔的經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是一通枕骨的唐代石刻碑。不僅如此,碑文章法疏朗清爽,字體遒勁秀美,頗具王羲之的神韻。

不僅如此,這塊石碑還有神奇之處,那就是它還是一塊響碑。何為響碑呢?說你你如果輕叩石碑,會發出清脆的聲音,其聲如磬,故城響碑。

國寶山西長子法興寺到底有“三絕”還是“六絕”,其實都不對

響碑鄭惠王石碑

不過,因為這都是文物,胡哥只是拍照並沒有貿然去驗證,就留個好的念想吧。

說了這麼多寶,還沒有說完,其他還有舍利塔前方左右各一的唐代石塔,嵌在牆上的宋代石刻詩文碑記。那是宋仁宗時期的賢相王曙所題。當時他在潞州當官,重訪出生地慈林山時所作。

哦,對了,如果王曙沒啥印象的話,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宰相寇準的女婿。這一塊詩文碑也是一塊珍貴的國寶啊。

國保法興寺內,處處是國寶。只要留心,總能發現不同尋常的珍貴寶物。在這裡尋訪參觀,你可以欣賞到精美的藝術珍品,感受到中國古建藝術的魅力,還可以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

歡迎關注@跟胡哥看古村,看更多古村故事。

(本賬號系網易號家鄉特色內容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