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看問題到底是“以人為本”還是“以物為本”?

我們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什麼是貧窮和富有?

直覺上的答案是:貧就是缺錢,富就是有錢。貧就是資源少,富就是資源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基本就是這麼判斷貧富差別的。

我們通常看問題到底是“以人為本”還是“以物為本”?

在理論上,我們也是用GDP這樣的指標來衡量國家發展的。

自己是什麼不重要,擁有什麼才重要。

這是我們過去看待世界的方式。

這哪裡是以人為本?

這不就是以物為本嗎?

或者說是以錢為本。

我們通常看問題到底是“以人為本”還是“以物為本”?

貧富之間的真正區別是什麼?

一個美國小男孩問他爸爸:“爸爸,我們家有錢嗎?

”“我們家有錢,但錢是我的,你要自己去賺。”

一箇中國小男孩問他爸爸:“爸爸,我們家有錢嗎?”

“我們家有錢,等我死了,這些錢都是你的。”

後來,美國小男孩從小懂得要對自己的將來負責,努力學習,長大後創業成功,成為了富人;中國小男孩從小好吃懶做,中學沒畢業便輟學了,父母死後他繼承家業,但很快就被他敗光了,他成了物質和精神上都很貧乏的人。

讓孩子變“窮”與讓孩子變“富”的爸爸,他們之間的差異就在於對“富有”的理解層次不同。就像馬斯洛的理論所描述的那樣,物質只是基礎而非目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受人尊重並實現自我價值才是真正的“富有”。

我們通常看問題到底是“以人為本”還是“以物為本”?

經濟學家給出的一組數據:

中國還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

中國至少5億人還未用上馬桶;

80%的中國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過3000元;

如果你擁有本科學歷,你就超過了95%的中國人。

這個世界,不是人人都像國產電視劇裡,穿著光鮮亮麗的衣服坐在有超大落地窗的辦公室的男女主角一樣。

我們通常看問題到底是“以人為本”還是“以物為本”?

看過一句話:我們總說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其實反過來亦是如此,富有更是限制了我們對貧窮的認知。

因為沒有經歷過,所以根本無法想象那種絕望和無力感。

因為沒有經歷過,所以不懂:很多人的窮,並不是因為懶惰。

美國作家芭芭拉在《我在底層的生活》一書中寫道:

“在我看不見的地方,世界以另一套邏輯運轉,讓貧困哺育貧困,讓困境自我循環。

很多人沒有時間學技術,沒有時間提升自我,只能像陀螺旋轉在日復一日只為餬口的怪圈中,惡性循環。”

他們光是維持生活,都已經用盡了全部的力氣,你到底憑什麼高高在上地指責他們平時不多努力?

我們通常看問題到底是“以人為本”還是“以物為本”?

1、貧窮最悲哀的地方,是總覺得什麼事情,只能拿命擋,命比紙還賤。

2、貧窮的悲哀在於,讓人忘了生活的本質:錢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生活得更美好。

3、貧窮的悲哀在於,心裡永遠裝著個“我不配”,這樣很可能使得他繼續貧窮下去。

4、貧窮的悲哀在於,錢成為他生活的全部,沒有溫暖,沒有人情味,更沒有什麼人文關懷,剩下的只有人與人之間的算計和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