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英國女婿拒絕集中隔離,最終社區想出辦法解決,對此有何看法?

新文化街男孩


我們中國人有時真的不按規矩辦事,好象外國人就應該幫助他打破我們自己的規矩,還認為做好事符合中國人好客精神,真不知這樣是不對的嗎?為一個外國人開先例,其他中國人努力就白費了!


飛哥2063


在3月20號,上海一個英國女婿輾轉多次回到上海之後,拒絕集中隔離,這個人自然是一個外國人,就會協調他的岳母和妻兒暫時離家,房子留給該男子獨居,很多網友質疑這種做法不應該給予入境人員特殊的對待,應該一視同仁,否則會有安全隱患。

3月14號一個去過德國和法國,還有瑞士的外籍人員,最終通過我國臺北轉機回到上海,可這個人是個英國籍的女婿,回到彭浦三泉路517弄社區以後,他的丈母孃和他剛剛坐完月子的妻子都希望他去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以免影響兩個月大的孩子,但是遭到了這個男子的拒絕,三泉路517弄居委會負責人協調,尤其妻子帶著母親及女兒到了孃家住,房子留給這個外籍男子單獨居住,進行居家隔離。

這件事情經過媒體報道之後,引發了巨大的質疑,多位網友表示外籍人士進入我國之後必須要遵守我國的法律,不應該對其差別化對待,防控不能對老外打折扣,這種辦法不應該是居委會兩全其美的辦法,外防輸入病例必須一視同仁。上海市在3月17號發佈通告,所有中外人員凡是進入上海之前14天有過歐洲國家以及日本和韓國經歷的人,一律實施居家或集中隔離14天。

我們不能以普通的人去理解上海人的方法,因為上海是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人均收入超過了歐洲的最發達地區,所以上海地區擁有無限的醫療資源,而且上海的實力也不是一般的強,前幾天有一個外籍華人留學生,因為喝礦泉水遭到上海警方的質疑,這個女留學生是一個外籍華人,但是這個英國人也是一個外籍華人,待遇之所以不一樣,主要是因為上海有著悠久的租界歷史,特別崇尚國際化的文化,當然對國外的人也是特別的尊敬,這是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表現,充分發揚了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當然上海也可以用一個社區為一個外國人服務,只要上海人願意。


江淮聖手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一名英國女婿拒絕集中隔離,最終社區想出辦法解決,對此有何看法?”

必須一視同仁!就因為他是英國女婿?什麼叫“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這就是!如果是我國普通民眾就拒絕集中隔離,是否也可以由社區想辦法、變通來解決呢?我看未必!那為什麼這位英國女婿就受到了如此優待呢?而且每天居然毫無下限的做正面報道,說什麼是“兩全其美”的辦法!

其實,這就是我們國內的有些人骨子裡崇洋媚外的劣性根,和扭曲的媚外心態!一個外國人就可不遵守我國的疫情防控制度嗎?居然還為其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真有臉說!這個英國女婿是“如願以償”,我們的防疫工作卻“得不償失”了!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是什麼心理?不是說好的人人平等嗎?怎麼到英國女婿這裡就不平等了呢?

如果這位英國女婿想要和“拜耳跑步女”一樣在小區跑步鍛鍊,不知社區居委會又會想出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呢?這是夠奇葩的。更何況,集中隔離是為了不讓他自己的親人有被感染的風險,這英國女婿自己不懂嗎?他只是為了自己方便,就可以不顧任何人的安危了嗎?而且居委會居然將在家中住的好好的三口人全給攆走了,並且還有個2個月大了嬰兒!

這種做法不僅體現了外人在國內有優越感,可以特殊對待,而且給我國的防疫工作帶來很多隱患,同時給社區工作者帶來更大的壓力。和他生活在一個小區人,甚至是同一棟樓,同一個單元,同一層的鄰居!每天都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心裡有多難受嗎?所以,我覺得,這種做法很不合適!應該一視同仁!


大史官


據報道,一位去過德國、法國、瑞士,最終通過臺北轉機回到上海的英國籍女婿到達小區後,丈母孃和妻子都希望他能去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以免影響才2個月大的孩子,但英國籍女婿不太願意。後在居委會的協調下丈母孃和女兒、孩子暫時離家到親屬家居住,把房子留給外籍女婿單獨居住,居家隔離。

從報道來看,其實這個洋女婿的丈母孃和妻子反而更能知曉病毒的危害性和嚴重性,也都希望英國女婿能夠集中隔離。凡原則必有例外,顯然這個對老外的例外並沒有得到公眾的支持。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更是表示,我給上海居委會“優待”英國女婿的故事打零分。本想作為重點宣傳的事蹟卻成為公眾批判和吐槽的對象。

個人也認為對於外籍人員有待不妥。境外輸入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各地為嚴防境外輸入都出臺相應的規定。對於入境人員統一隔離應當無差別適用,應當依照規定嚴格落實,不打折扣的落實。我們國家本就比較特殊,因為近代受侵略的歷史,使得我們對於外籍人士本就存在牴觸情緒。另外,改革開放這些年來,外籍人員前往中國旅遊、留學、就業等等增加,但存在或多或少的優待已經讓公眾有所不滿。上海這樣的待遇難免會引發超國民待遇的爭論,對於防疫工作也並無好處。


葉律師


據媒體報道,3月14日,一位去過德國、法國、瑞士,最終通過中國臺北轉機回到上海的英國籍女婿,在回到彭浦三泉路517弄社區後,丈母孃和他剛坐完月子的妻子都希望他去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以免影響2個月大的孩子,但遭到男子拒絕。家屬溝通無效後,三泉路517弄居委會負責人協調由其妻子帶著母親和女兒住到親屬家,房子留給該外籍男子單獨居住,進行居家隔離。

點評:看完報道,只能說,我們對於這種國外自私自利的男人太容忍了,對於這種人,我們就真的要網開一面?就沒有辦法?我們有一套完整的防疫政策,國外回來的,一律到指定的賓館酒店或者其他場合進行集中隔離,為何對於這個英國男人,就要特殊對待?他有什麼特殊和特別的地方?如果我們做不到一視同仁,做不到公平,那麼,我們又如何獲得別人的尊重呢?在我們防疫政策和措施裡,所有人員必須都得遵守防疫規定,沒有特殊人員,不管他是哪個國家,只要在中國境內,必須遵守中國的規定,在法律法規和防疫規定範疇內活動。


針對英國回來的外國人,也如此,社區按照防疫措施,要求他到指定地方集中隔離,他拒絕,那就報警啊,就跟那個澳大利亞國籍的華人一樣,不配合防疫,報警,警察來處理。而社區選擇讓英國男人的中國老婆(剛生完孩子兩個月)、岳母去親戚家居住,把房子騰出來給這個男人居住隔離,看似折中解決問題了,說白了,就是放縱了這種行為,社區給這些外國人開了綠燈,不僅不贊同這種做法,甚至要對社區縱容外國人囂張跋扈不配合防疫做出處理。


另外想說,如此一個渣男,好意思讓在產假期間的老婆和年邁岳母去外面親戚家居住?好意思嗎?這是什麼價值觀?徹底的自私自利、渣男一枚啊,這個女人,為何要去找這樣一個渣男?還給他生孩子?只能說,部分女人腦殼腫了,智商為負數,再說難聽一點,丟人現眼,這樣的渣男,趕緊離吧,如此自私自利男人,早早離開他,早離早投胎。

最後想說,如果是中國男人,不配合去集中隔離,社區還會如此做嗎?骨子裡如果站不起來、思想上如果是矮子,內心對國人嚴苛,對外國人高看,那麼,我們一輩子都不可能站起來,崇洋媚外思想,何時休?社區如此,這個女人也如此,國外男人究竟有什麼好?要去找這個渣男?那些崇洋媚外,一味地覺得外國男人好的女人,睜大眼睛來看看吧,別走這個女人老路,不然,後悔莫及,甚至丟人丟到全國、全世界。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事情是這樣的,一名上海的英國籍女婿轉戰德國、法國、瑞士並最終於14日經由臺灣省臺北市轉機來到上海彭浦三泉路517弄社區。由於家裡的丈母孃和剛做完月子的妻子都希望他能夠前往集中隔離點集中隔離,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避免影響到剛剛出生的孩子,然而當事人對此表示拒絕。家庭溝通無效後,三泉路517弄居委會負責人協調由其妻子帶著母親和女兒住到親屬家,房子留給該外籍男子單獨居住,進行居家隔離。

(洋女婿與工作人員交涉)

此事報道後,一些媒體和公眾開始質疑,這個社區工作處置不當,縱容外國人搞超國民待遇,《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還跟著帶了一波節奏,表示防控不能對老外打折扣,不應是居委會去想‘兩全其美’的辦法,應該找警察來把那名英國女婿架走。那麼情況真如胡總認為的那樣,搞特殊化,違反防疫政策?

提出質疑的公眾,包括胡總對於嚴控境外輸入病例,維護防疫成果的心情可以理解,畢竟都希望疫情能夠早點過去,一旦控制不利會導致疫情復發,功虧一簣。本人也是負責相應管控的人員,所以對這種事知道的稍微多一些。

(入境登記)

首先這不是搞什麼特殊化和超國民待遇的問題。這與那個"跑步女"的情況完全不同。

我國並沒有統一的重點國家地區入境人員管理辦法,基本都是各地政府依據自身的情況制定相應的隔離政策。當時上海的入境人員隔離管理辦法是在13日0晨生效的,也就是這個洋女婿入境前一天。當時公開通報:

所有中外人員凡在進入上海之日前14天內,有法國、德國、英國、瑞士等16個國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實施居家或集中隔離14天。

(隔離點消毒)

所以這個洋女婿本身由於去過法國、德國、瑞士,屬於必須執行隔離措施的入境人員。不過這裡有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樣的人符合居家隔離,什麼樣的人試用集中隔離並沒有明確說明。所以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只要在上海本地有固定居所,那麼就可以試用居家隔離。所以這個英國女婿回丈母孃家是隔離不出門沒有任何問題。他不想去同一的隔離點也是可以理解,只不過家人並不同意其居家隔離。這個問題是家庭內部的問題,不涉及違反防防疫政策。社區工作人員變通,勸其丈母孃和妻子到親戚家居住,留其本人居家隔離並無不妥。

(採集信息)

這其實是政策上的漏洞導致的問題,所以上海在17日便進行了完善,明確了居家隔離的條件:

居家隔離條件為“一戶一人或一家”,即同一家庭中,居家隔離對象和非居家隔離對象不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裡;承諾一起居家隔離健康觀察的,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裡。全家人都需要居家隔離健康觀察的,也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裡。該措施更有利於防止交叉感染的風險。

這樣一來家裡無法承諾一起隔離的,那麼也就必須到同一的隔離點進行隔離。

(機場)

由於疫情發展的情況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很多情況都是我們以前從未遇到的,政策未免會出現各種漏洞。基層工作人員,在這種情況下,開動思維,靈活工作,不違反政策的情況下化解問題,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相關媒體人應該有起碼的素養,好好做好政策功課,不要藉機煽動"民族主義情緒"來收割一波流量,要記住你的一言一行都已經被歷史所記錄。新冠狀病毒是全人類的敵人,這是不分民族、人種、國籍的,不要因為狹隘,而泯滅了人性。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對外國疫區歸來的不守紀律者,管理辦法不能變通!

近日,上海的一個管理區傳出一名英國籍的中國女婿回到上海,不願意隔離,非要住進岳母家,這名英國人的妻子剛剛生產兩個月,因為害怕小孩子被感染,其岳母求助社區管理人員做其女婿的工作,社區的工作人員在沒有做通的情況下,竟然進行變通,勸其妻子孩子和岳母搬到親戚家住,獲得成功,以此為榮耀將其發表在網絡上,自我表功。



鄙視這種不規範的行為!

首先我們對這位外國人表示鄙視,疫情爆發期間,很多國家已經將其視為“戰爭狀態”,制定了自己的臨時法規。中國一樣,也有自己的臨時法規,無論是國家出臺的還是地方政府出臺的臨時法規,都屬於法律的範疇,無論誰都應該堅決地執行。這位英國籍的外國人,不僅來自英國疫區,而且經過了多個疫情國家,同樣應該遵循中國的隔離政策。

第二,我們要鄙視上海某社區的管理人員。外國人就高人一等嗎?作為社區的管理人員應該懂得臨時的法律法規,也屬於法律法規的範疇。無論對什麼人都應該嚴格執行,這不僅是對個人和家庭負責,更是對廣大的國民負責,是體現國家的管理機制健全。將這樣一個不守紀律丶不受約束的外國人放在一個小區內居住,你能保證他遵守中國的紀律嗎?他不外出嗎?如果你說我們派一個人守著他,那也是一種錯誤,因為你浪費了中國的管理人力資源,你沒有這個權利!將一種錯誤的行為放歸網上自我表功,更是一種不當的做法,應該為自己的這種幼稚的做法感到羞恥。



日前,央視報道了北京處理一起澳籍華人不服隔離規定,北京警方註銷其居留許可證,限期離境的消息。我們為北京警方的處理做法點贊,對待不守中國規則的人,就應該象北京警方一樣!


老狼48440790


看到這樣一個新聞,真經心中一千匹馬在奔騰,2020年了,為何祖國大地上還有這樣的事情。

一個上海人,嫁給一個英國人。英國人來上海探親,途經多個國家,然而到了上海後拒絕集中隔離。而我們的居委會和這家上海人則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家裡人全部搬走,讓洋女婿一個人住家裡。

真是一個好辦法啊,真是隨了洋大人的願了。家裡人做這個決定可以理解,但社區居然能同意我就不理解了。貴社區只有這一戶人家嗎?貴社區還有上千個家庭吧,讓一個原本應該集中隔離的高風險人員住在社區裡面,社區還得天天盯著他,哪天沒盯緊搞不好還會跑出來溜達,那咱們是不是要把整個社區都騰出來給老外?這個人如果沒有感染還好,如果是一個攜帶者,社區人員你們拿什麼來擔當?

現在,正是防控境外輸入的關鍵時期,北上廣機場裡,每天有上千位醫護人員在戰鬥,他們像篩子一樣,把病毒過濾在祖國大地之外,有絲毫失誤,就會有病毒鑽進來。請問這個居委會負責人,你憑什麼拿這些醫護工作者的辛苦去展現你的慷慨和博愛?

更進一步講,這裡破了個例,是不是我們就可以對其他黃頭髮藍眼睛的外國人破例?對黑皮膚外國人破例?對洋大人們,我們能不跪著說話嗎?


現在的國民,可以歡迎外國人來中國,但唯獨不歡迎超國民待遇,任何人到中國來,起碼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否則,你就永遠不要來。


高校人才真經


英國女婿拒絕集中隔離,本身就是非常自私和不負責任的行為。岳母和老婆都主張他到指定地點進行隔離,他竟然死活都不同意,最後驚動了居委會。居委會不知是出於維護家庭和睦,還是看這位女婿是位英國人,竟然勸說岳母和老婆,外加一位剛出生2個月大的嬰兒,都到親戚家居住,把房子騰出來讓這位女婿在家中隔離。


居委會的想法足夠奇葩。為了一個英國女婿,把住在這裡好好的一家三口全都攆走,並且還有一個嬰兒。到親戚家去住不僅會給親戚帶來麻煩,她們一家三口生活也很不方便呀,而且一住就要14天。給這麼多人增添麻煩,為的就是遷就那位任性、自私的英國女婿,是不是非常過份呀?

如果按照居委會的這種想法去做,還存在很大風險。假如這位英國女婿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僅把岳母家給汙染了,14天以後這家人也不能回來住,而且所在的小區都因此會被封鎖,小區內的人也將都被隔離,這將給多少人造成麻煩,給疫情防控帶來多大壓力呀?據悉,這位英國籍女婿所在區域是上海市靜安區彭浦新村,人口密度非常大。一旦這裡出現疫情,後果是很嚴重的。居委會在想出這個辦法時,難道沒有考慮這些嗎?
(靜安區


彭浦新村)

居委會不認為自己的辦法大有問題,反而覺得這個解決辦法非常棒,把其作為“增進國際友誼”的正面事蹟廣泛宣傳。殊不知,消息一經傳出,就遭到網友的一致批評。網友普遍認為,別說一個普通英國人了,就是有相當身份和地位的外國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不能享有所謂“超國民待遇”。如果縱容外國人在我們國家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疫情防控怎麼去開展?其他人的健康安全又如何去保障?

胡錫進對居委會的做法打了零分。其實,打零分對居委會來說已經相當客氣了,居委會這種做法就是典型的媚外。為了讓洋人高興,讓洋人滿意,遷就無下限,這怎能不讓人氣憤呢?我們中華民族向來好客,孔子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對於遠道而來的英國人,友好接待是應該的,但不能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不能侵害我們國家和其他人的利益,這是底線,是必須要遵守的。




對於上海市靜安區的錯誤做法,應立即改正。對於那位英國女婿,公安機關應儘快安排他到指定地點進行隔離。如果這位英國人拒不配合,那就要對其採取強制措施,違反法律規定,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直至驅逐其出境!

制臺見洋人的時代早已過去了,某些媚外意識濃厚的人真的該徹底清醒了!


高山流水116820061


正所謂擺事實講道理,首先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事件的經過:

在3月14日,一位上海的英國籍女婿,在經過了德國,法國,瑞士之後,來到上海丈母孃家,丈母孃和他剛做完月子的媳婦希望他去上海集中隔離點去觀察14天,以免影響剛2個月大的孩子,遭到該英國男子拒絕!面對這樣的狀況,前來調解的居委會人員竟然想到一個奇葩辦法:丈母孃家房子給英國籍女婿做隔離房,其餘人都搬到親屬家。

你要問我對此有何看法?我想說的是,常聽說上海人有地域歧視,我還不信,這次我信了,在外國人面前,把自己歧視成啥樣了都?


1、外國人咋了,外國人就可以不遵守我們中國的法律,就可以為所欲為,還以為是當年我們任人宰割,卑躬屈膝的年代嗎?


2、外國人咋了,外國人不遵守規則,就能讓你們勞師動眾、煞費苦心的為他修改規則?你們可真是給國人的尊嚴抹黑!


3、外國人咋了,女婿前面加了個“洋”字就上天了,就讓你們感覺雲裡霧裡了,有那麼自卑嗎?


4、外國人女婿可以遷就,那我們國內的女婿也得遷就!那按你們的做法,是不是攤上個外出歸來的女婿,那人家丈母孃全家就要跟著遭罪,到處奔波輾轉呢?



5、外國人拒絕了,你們就害怕了,就開始絞盡腦汁想歪主意了,你們不知道中國有110啊?外國人在中國不遵守法律是平等的,知道嗎?好好學學!

中國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任憑洋人胡作非為的年代了,這樣的縱容和放任,不但不應該,反而很丟人,上海是中國的上海,你們的這種做法讓我們替你們感到害臊!希望上海的居委會人員在外國人面前挺直了腰板做人,不要再低三下四,任人擺佈,如果你們處理不了,不妨就把位子讓出來,讓有能力的人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