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连环套》:认识不到这三点,霓喜只会在欲望的深渊中沉沦


张爱玲《连环套》:认识不到这三点,霓喜只会在欲望的深渊中沉沦


十九世纪末,是英国占领香港的发展期,政府在各方面的治理仍然不够完善。整个香港面临很多社会问题,海盗、劫匪、卫生环境,拐卖妇女和走私都是英国当局面临的困局。

而1939年到香港读大学的张爱玲,对香港近代的历史以及特殊的社会环境,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以香港被英国占领后几十年的发展为背景,让她挖掘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张爱玲孕育了十数篇经典作品,如《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 》等,那几年几乎成为她一生写作生涯种最辉煌的时期,而那个时候她仅仅23、24岁。这就是传说中为写作而生、天赋作家的模样。

而《连环套》就是这些经典中很突出的一部中篇小说。

小说是以倒叙写法开始。作者安排了一个我,以第一人称来讲述这个旁人的故事。“我”遇到霓喜的时候,霓喜已经是60岁左右的年龄了,但看上去却很年轻,仿佛在她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其实,霓喜一路走来,并不简单。


张爱玲《连环套》:认识不到这三点,霓喜只会在欲望的深渊中沉沦


  • 倪喜的第一段感情

光绪年间,14岁的女孩子霓喜,从广东穷苦的农村被卖给了香港的一个布庄老板,印度人雅赫雅。从到布庄那天起,霓喜就尽心尽力帮助雅赫雅操持家务,打点生意也是一个人才,18岁后,倪喜给他生了两个娃,尽管这样,雅赫雅因了她的脾气“并不曾对她刮目相看”,还是把她当丫头使唤,只不过这个丫头在这个家中的地位比他人略高出一些而已。

在布庄,倪喜渐渐长大,出落成美人坯子,而骨子里那种倔强泼辣性格渐渐显露,底气便也开始足起来,但是伴着她脾气秉性同时还滋生着她的轻浮和不检点,挑逗和勾引男人是她一贯的做派,雅赫雅看在眼里知在心中,知道倪喜的秉性,扶正了就得登了天,便更加坚定了不娶他的决心。一次大吵闹后,雅赫雅把她和孩子赶出了家门。

与雅赫雅的第一段情感,由于是买来的,注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既然买来了,就是私有财产了,就和其他任何物品一样,随意使唤,任意霸占。而人都是有情感的,霓喜也努力过,想让雅赫雅娶她,但都没有成功,于是便在男人中寻找平衡。这种内心错误的感情导向,也是她悲剧婚姻的根源。


张爱玲《连环套》:认识不到这三点,霓喜只会在欲望的深渊中沉沦

旧时的香港


  • 倪喜的第二段感情

生活并没给倪喜给太多时间让她悲哀,她迅速调整心态,带着两个孩子租房子生活。因之前去过一家药铺,当时就吸引了药铺窦老板。那老板知道她现在单身了,便将家里的老小打发回老家,派了伙计来说媒。于是,倪喜抖抖身上的灰尘,迅速地变成了药铺窦老板家里的人。但她始终没有反省,那轻浮、引逗男人的秉性丝毫没改变,与店里的伙计不清不白。此间又添了两个孩子,究竟是不是老板的,老板也不追究,和前一个男人一样,绝不给她正房的位子。

老板生病离世前,他让霓喜从这个家里离开,因为他原配和老家的人绝饶不了她。倪喜在葬礼上大闹一场后,终觉得斗不过这家人,还是识了趣离开了药铺。此时,她拖着四个孩子。

第二段所谓的婚姻里,霓喜又生了两个孩子,因窦老板性格厚道,凡事迁就她,让她更加跋扈嚣张,不仅得罪店里的人,还传到了老板原配那里,势单力孤的她怎么抵得过那些人,此次几乎落得与第一个同样的下场。

第二次的婚姻虽然没有买卖关系,但却是如施舍一样,其实性质是一样的。赏你们娘仨一口饭吃,凡事就得任人摆布,虽然窦老板年龄大了,很多事情忍耐着,但原则问题是丝毫不让步的,而且做得也是滴水不漏。霓喜却丝毫没有在第一段婚姻中吸取教训,依然我行我素,其结果必是殊途同归。


张爱玲《连环套》:认识不到这三点,霓喜只会在欲望的深渊中沉沦

旧时代香港女人


  • 倪喜的第三段感情

前两段感情几乎没有对她产生影响。她依然快速调整自己,依然精神抖擞,光鲜亮丽地串门子。在去探望干姊妹的时候,遇见了干姊妹做工的那个房子的主人,在香港某事的英国人汤姆生。霓喜施展勾引男人伎俩,一来二去两人就在一起了。

于是,霓喜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几个孩子上学、入托,汤姆生也都安排周全,与汤姆生又生下一个孩子。只是几年过去,霓喜再不如年轻时那么光鲜靓丽,眼睛里也慢慢渗进岁月的痕迹,但性格并没有丝毫改变,但却没看到汤姆生严重的厌倦。

霓喜终于过上这貌似安逸的生活。正当她心满意足的时候,又传来了汤姆生在英国结婚的消息...

在第三段的婚姻中,汤姆生不可能对她之前的感情一无所知,何况后来霓喜自己都抖落出来,所以从一开始,汤姆生就防着霓喜,尽管给她花钱,帮她养孩子,但却无法让霓喜走进他的心里。而对倪喜越来越多的了解后,终于引起了厌恶的情绪,也注定了这段婚姻依然没有结果。


张爱玲《连环套》:认识不到这三点,霓喜只会在欲望的深渊中沉沦


张爱玲在小说结尾处给出了点睛之笔:“她在人堆里打了个滚,可是一点人气也没粘”。

就这样,霓喜跟三个男人过日子,但都不想娶她,除了五个孩子,就还是她自己。于是,霓喜得出的结论是:“男人靠不住,钱也靠不住,还是自己可靠”。

一辈子与男人周旋,却没有斗过男人;几段失败的婚姻里,都是男人的过错,单单没有反省过自己,直到此时,霓喜或许才恍惚明白,依附任何人都不可能让自己变的强大和独立。然而,这种清醒也只限于一瞬间而已,对于男人,她仍怀渴望:“走就走吧,去了一个又来一个”。


霓喜,虽然没有文化,但却深谙人性,虽然没人调教过,但能看清世道行情。但终因永远依附男人无法独立而让她命运跌拓,走不出悲剧的阴影。

这个人物是复杂的。这里再从生存环境、性格和身份三个方面来浅析一下她跌拓起伏的命运。


张爱玲《连环套》:认识不到这三点,霓喜只会在欲望的深渊中沉沦


Δ从生存环境看霓喜的性格发展

霓喜出生在广东的一个小村子里,从小便是贫困伴随着她,所以注定她从小就对物质是苛求的,对好的生活是向往的。骨子里带有的不服输的倔强气质,伴着年龄的增长也越发显露。跟了一个男人又一个男人后,日子慢慢好转,她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更需要精神的满足,她想要一个名分。

但是从她走进雅赫雅的家那天起,“买来的”身份,就注定了她永远都是低人一等的。之后的两个男人对她的态度简直都是复制粘贴。当她求之不来的时候,她就与别的男人调情,来报复她的男人,更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平衡自己的感情。而她的男人在某种程度上的纵容,使得她越发彪悍泼辣,不服输不让人。

Δ由性格看霓喜永远达不到的地位

被自己的男人明媒正娶,是霓喜初期单纯的愿望。但是她身上永远抹不掉的标签,她的所做所为,她的性格秉性,让男人们从心底里瞧不起她,更不尊重她。于是男人的轻视,让她也轻视自己,对婚姻的忠诚更没有更深的认知,始终是任性而随意的生活着,这就意味着,她距离她想要的地位越来越远,越来越遥不可及。

Δ由地位看霓喜无法掌控的命运

因为一辈子求而不得的身份和地位,让霓喜再强悍泼辣也永远处于附属地位。而经济上对男人的依附,也导致她不具有独立的人格。正因如此,她便成为每个男人手中的工具,使命完成了,就毫不犹豫的弃去。也注定她永远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为了生存,只好从一个男人走向另一个男人,这也许就是她求生的本领。


张爱玲《连环套》:认识不到这三点,霓喜只会在欲望的深渊中沉沦


结语

霓喜,这个女人,为了生存,可以说她设了一个又一个套子,让一些男人跌进了她的“连环套”里,但作为女人的倪喜,何尝不是也掉进男人的“连环套”中?

霓喜,是那个时代制造出来的商品,更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在女人依附男人的社会里,霓喜这种人的命运似乎别无选择。

然而,这部作品依然为我们释放了一丝光亮,那就是霓喜这个女人野草般顽强的生命力。60岁的人看上去却只有40岁,那些命运的坎坷似乎从未在她的身上留下印记,我们会说这人没心没肺,但也许正是这样的没心没肺才能让她迅速从伤痛中抽离,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类的生存本领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