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怀六甲,学富五车"的高晓松:读书,让我成为不太苟且的人



"我的家里有很多书,连走廊都摆满了书。"

速食时代,车马都快,可人们渐渐发现,读书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短视频,游戏充斥的现实生活,越来越难容得下一方安静的书桌。所以当拿着一把扇子,在《晓松奇谈》中引经据典的高晓松一出现,人们纷纷惊叹,人的气质,绝不仅仅来自于那一副皮囊,读书多的人,张嘴就是一方天地。


"矮大紧"高晓松:读书让人忘记眼前的苟且

引爆了网络的"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正是出自其貌不扬的高晓松之口。他曾说,对于尚未拥有诗与远方的人来说,读书就是摆脱眼前的苟且的最好方式。



高晓松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从小书就供不应求。在《鱼羊野史》中他写到,"我的家里有很多书,连走廊都摆满了书。"对于高晓松而言,读书,自然和睡觉,吃饭一样,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上学的时候,老师在台上忘词,他在底下能自动背出诗句;


大学时,用上厕所的十分钟,写出脍炙人口的歌曲《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即使是在酒驾被判入狱的半年时间里,他也不忘用读书来沉淀自我,废寝忘食地用那段时间读完了《大英百科全书》,那段自由读书的日子被他描述为一生中最好的时光。


读书让他见识辽阔的同时,也赋予他超高的包容性和宽容度。

他以"矮大紧"的名字自称,经常在微博上po出自己的丑照自嘲,公开场合用自己的容貌开玩笑,面对网友

"身怀六甲,学富五车"的调侃,他也一笑置之。真正的自信,不是建立在惊为天人的容貌上,而是经过读书淬炼后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读书,让人忘却眼前的苟且,也可以成为一个时常能拥抱远方的辽阔人。



何炅:我把家里阳光最好,最舒适的地方放置书桌

何炅在最近的节目中,分享了自己因疫情宅在家的日常。

何炅说自己,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平时因为工作,只能进行碎片化读书。而疫情期间,不能出门,他就利用这段时间,疯狂的读书,输入,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一天读完两本书。在节目中,何炅也为观众朗读了自己喜欢的书中的内容,深情款款,表情专注,对读书的热爱溢于言表。

曾是大学老师的他对读书,文字都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在节目中他自曝,装修自己的新家时,特意找了阳光最好,最舒适的一个地方来放置书桌,还在书桌上摆上了笔墨。



人们一次次为何老师超高的情商,机智的救场称赞,也喜欢他低调平和的生活态度,羡慕他的好人缘,看过何老师的读书习惯才深知,哪里来的社交天才与天赐的高情商,全都是在这一朝一夕的读书过程中得到的历练。

一场疫情足够拉开人与人的距离:同样是宅在家里,有人在书中寻找自由的远方,有人囿于家中的狭小天地,在一个个小视频中流连忘返,在激烈的游戏中度聊以度日,敲敲睡眠过多导致头疼的脑袋,感叹生活的空虚与无聊。

殊不知,读书是能够填补生活空虚,精神贫瘠的良方。



对于普通人而言,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最次也可以提高收入

有很多人叫嚣"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可现实中随处可见因为读书而改变命运的人。

小米科技的创始人雷军在一档节目中分享了他少年读书的经历:

青年时期的雷军有着与同龄人一样的迷茫,有一次在图书馆中看到一本名叫《硅谷之火》的书,里面讲述了乔布斯等一批人在硅谷创业并引发信息产业颠覆的故事。这给学计算机的他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年仅18岁的他就决定效仿书中前辈,以促进信息科技的发展变革。

引导一个18岁的有志青年走上创业之路,是一本书的力量。

还有北大研究生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上振聋发聩的演讲:自己从一个河北农村贫穷家庭出来的女孩,靠着对知识的信仰,一步步成为北大研究生,依靠知识与书籍带来的力量,成为某文化传媒公司的CEO。



这同样是一个依靠读书触底反弹,决战命运的故事。

很多人都说,你说的都是已经成功的人,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同样可以改变人生轨迹,最次的改变也是能提高自己的收入。

说一个我的真实故事。

我高考考得很差,大学上的专科,读的是设计类专业,毕业后就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在济南这座城市,拿着一个月四五千的工资,过着最普通的生活。

没有什么特长,没有什么技能,也没有什么喜欢到发狂的爱好,就是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读些书,也纯粹是因为在书中能看到不同人的精彩人生,所以前期看的书小说,故事居多。

两三年前,看到一种听书稿件比较热,所谓听书稿就是看完一本书,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书中知识提炼出对读者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稿酬很可观(不得不承认,金钱的诱惑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自己也觉得反正平时也读书,通过读书赚点外快不更好吗,于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学习听书稿,通过听书稿开始了写作副业。



当时通过三四个月的学习,顺利签约平台,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听书稿为我带来了可观的写作收入。直到2018年下半年,听书稿市场开始萎缩,我转战头条,开始自媒体写作,直到现在成为头条签约写作者,拿到青云计划90+,在平台的写作收入每月早已达到一两万,是我工资的三四倍。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不值得一提,但是阅读和写作这件事让我受益良多,也让我的收入有了质的飞跃。

那作为职场人,应该如何通过读书提升自己呢?


职场人读书要三步走

首先是根据阅读目的、书的信息快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

我不赞同书有好坏之分的,关键看读书的人。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漫无目的读书,毕竟时间对于职场人来说还是挺宝贵的,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对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我们可以按照目的给书分类,读一本书你是想要获得信息,学习技能,还是爱好驱使,或者就是简单的消遣娱乐,根据读书目的,分配读书时间和比例。比如,在一个月内,学习技能的书要占70%,爱好和获取信息的占20%,消遣娱乐的占10%。



先统一规划出读书的时间,比如说一天一个小时,一个月30个小时,然后根据比例分配读书类型。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书的信息快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我们可以从书的封面、目录、大纲、前言、结语评价等几部分快速阅读,迅速判断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内容,分为几部讲,能不能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来判断这本书究竟值不值得读。

其次,是根据书的类型、阅读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我们从小到大的阅读习惯或者观念,会造成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就是,读书从前到后,一字不落的才叫读完一本书,这本书才没浪费。其实从一本书里,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3-5个地方能让自己有启发,这本书就是值得的,就是有价值的。

换句话说,我们要根据书的类型和读书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高效的读书方法。

用来获取信息或娱乐消遣的书可以采用略读加精读的方法。

这类图书的阅读门槛不算高,故事性比较强,并且很容易让人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但是由于深度不足,带给知识提高,格局扩大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可以用快速+精读的方法。



对于书中纯粹为了故事进展,情节推进的地方可以略读,只要知道书中的主人公发生了什么就可以;对于书中精彩的描写或是打动自己的句子或情节,就可以精读。仔细揣摩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人物的形象是如何建立的,这段情节是怎样铺陈的,自己喜欢的句子好在哪?带给自己怎样的感受?都可以通过仔细琢磨,反复阅读来获得收获。

知识技能类图书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这也是职场人快速提高技能,必须学会的阅读方法。

所为主题阅读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带着一个问题或者主题去阅读多本书,从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某方面的能力。

比如想要提高写作能力,我可以询问在写作领域比较精通的朋友或者老师,让他给我列一书单;如果没有,就可以在豆瓣知乎通过提问,搜集书单。书单找到后,就可以进行主题阅读了,一般主题阅读需要遵循的步骤:

  • 明确自己研究的主题,通过查阅图书馆或互联网确定自己的阅读边界,确定阅读书目;
  • 阅读相关章节。删繁就简,对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度阅读并记笔记,找出自己与作者共鸣的观点,并进行总结。
  • 联系实际,构建框架。这一步要将书中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联系自己的实际,总结自己的知识框架,为日后的实践奠定基础。
  • 总结分析。分析自己怎样才能够合理地运用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方法论。



其实所谓的主题阅读,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相关主题的书,对这一领域从陌生、熟悉再到构建自己框架的过程,而且和实践进行结合,能快速调整和试错,达到熟练并且逐渐掌握技能的目的,这也是职场人最快速高效学习方式。

也许,读书对于生在职场的我们最大的意义不是学习,而是梁文道在《我懂》里面说的那句话:

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