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哲学的奥义,看马原这本书这么说

读书:哲学的奥义,看马原这本书这么说

春光明媚,正是读书的好时节。

当拿到《牛鬼蛇神》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是一本写上个世纪那一段特殊岁月的小说,作者马原这个名字也不禁让我浮想联翩,马原?怎么和大学时学的政治课一个名字?

实际上《牛鬼蛇神》这部书也确实写到了“那段历史”,两个天南地北的少年因为一次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北京之行偶然结识,产生了一段横跨半个世纪的友谊。

来自海南的李老西告诉来自东北的大元他的大名叫“李德胜”。大元错愕,这个名字是毛爷爷他老人家当年战略转移时的化名,可不能乱用,他把利害关系和李德胜讲明,劝他要不要改个名字。这一次轮到李德胜错愕了,他并不知情他的这个名字还有这一层典故,他来自海南偏远的小山村,不仅他不知情,想必家乡的人也不知情。改吗?还是不改吧,反正知道他大名的人不多,老家的人都喜欢叫他李老西。

大元和李德胜,不,还是叫李老西吧,他们感情笃深,虽然北京之行在一起的时间不到半个月,但却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书信往来。期间,大元去海南看过李老西一次,李老西也去西藏找过大元一次。他们的随见所闻,所观所感都是这本书信手拈来的素材,他们讲到“天”,也聊到“地”,他们谈“人性”,他们侃“常识”,他们相信科学,也对一些超自然无法解释的现象产生了怀疑…

李老西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他的阅历丰富,见解独到。大元虽然读过书,但在生活中迷惑也有不少,这两个几乎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交集的人硬是走到了一起,他们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想要的知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不同的视角切入,思维的碰撞,两个人心底的疑惑渐渐明朗,看问题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读书:哲学的奥义,看马原这本书这么说

从无所畏惧到敬畏自然,随着人年纪的增加,心底就越难激起波澜,所以上了年纪的人会对晚辈说:我吃的盐比你走得路还多,这不是在倚老卖老,这是几十年岁月的经验总结和心智磨砺日趋成熟的表现。这不是小说想要表达的主题,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你看有些人喜欢分享,发朋友圈,包括我自己,但你让他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曾经写的那些东西,往往他会觉得曾经是那么可笑,怎么当年写的东西是那么幼稚。如果你也有这种体验,那就说明你成熟和蜕变了。

《牛鬼蛇神》这本小说在结构上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沿用了作者他那先锋派“叙述圈套”的套路,即时空关系不断跳跃,背景氛围有意抽空,造成阅读的陌生化。读马原的书需要动一点脑子,否则跳跃的太快,越是看到后面就越不知所云。

夹叙夹议,有人觉得这样的小说很好写,不就是写一段故事然后在故事结尾加上一段“太史公曰”的旁白。你看现在中高考作文都让写标准式的议论文,每个学生都被多多少少直接或者间接被培养成了“八股高手”,写这样的东西自然不在话下。但我觉得议论文最不好写。你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往往很多人的观点是无病呻吟的废话或者带有尖锐、片面的主观色彩。

不仅如此,主观表达太多,也会落入“明学”那一套“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的陷阱之中。我觉得(你看,我也逃离不开,上下文我也用了很多“我觉得”的句子),我认为,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视众生,指点江山,那看我文字的人也会有他的“他觉得”,他觉得你这家伙真是个“圣母婊”、“道德婊”。

人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也是人的天性。毕竟:

“人之初,我为先。”

读书:哲学的奥义,看马原这本书这么说

《牛鬼蛇神》这本书有很多观点我不是都认同,但有很多新颖的观点我也觉得很有趣。比如作者说人对科学的感知往往是直观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你给一个没有多少科学素养的人讲牛顿三大定律,他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你给他说太阳从东边出来、石头会落地,他绝对知道。因为这是常识。

常识是什么?常识是人类诞生以来经验总结出来的地球人都知道的东西。常识的第一要义就是主观、简单。常识不一定都是对的,但一定要直观、易懂。行事、说话的方式要简单点,要能让大部分人能看得懂接受。就像现在写网络小说小白文,很多人觉得是快餐,是垃圾,但你怎么知道你现在用的白话文,简体字,在当年用文言文的那批人眼中就不是垃圾,就不是对文字的亵渎呢?观点不被接受,欢迎争论,但没必要捧一个,贬一个。人的认知不过是在一个空间、一段时间范围内的认知,如果在这个范围之外,他也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比如科学史上对光的研究,惠更斯说波是一种波,后来,牛顿说波是粒子,最后爱因斯坦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性质。这就是科学的进步,而对于人,不同年龄的思考转变代表着一种成长和蜕变。


读书:哲学的奥义,看马原这本书这么说

一个人要怎么蜕变、成长?首先得有一个求知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人都是一个个的个体,因此你没有权利要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也没有必要去接受别人的价值观。在理性和感性中寻找一种平衡,做自己就好。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对一个人来说也是播下思想种子的季节,很庆幸这个春天读到了这本书,给予我不一样的思考和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