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減輕負重的人生,從減輕負重的房間開始


我們在整理東西的時候,常會有“丟了太可惜了”、“這東西以後說不定有用呢,丟了太浪費了”等等這一系列的想法。導致整理前和整理後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今天主要來介紹一本對於整理收納來說非常好的書籍——《斷舍離》。作者山下英子是日本有名的雜物整理師、‘斷舍離’的創始人。並非都是理論的書籍,這本書裡面提供了許多實際操作的方法。

“斷舍離”並非只是丟棄,而是有選擇性的儘量來減輕自己的房間,讓自己的每一天從房間開始,就輕輕鬆鬆、有效率、簡潔的開始。

對於如何來做,作者也提供了八個技巧和五個收納指南,來幫助我們具體的實踐。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這本書中的總結出的具體方法。

《斷舍離》:減輕負重的人生,從減輕負重的房間開始


首先,在最開始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觀念。就像想減肥的人就要放棄次出去吃飯都要不浪費的光盤,將減肥運動變成了掃盤活動,或是說什麼美食不可浪費。

進行斷舍離的第一步也是一樣。

我們要正視自己的物品過剩現狀。

就像作者說的,“人總是有一種傾向,總看不見自己想看見的東西。”。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欺騙,告訴自己不存在,例如電視機後的灰塵,櫃子裡成堆的東西,椅子上成堆的衣服等。

《斷舍離》:減輕負重的人生,從減輕負重的房間開始

對於過剩的物品,我們有時候整理的時候,哪怕它已經滿是灰塵,或者是除了剛購買時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你的面前過,總覺得他是“能用的”。

其實是我們的“物質軸”出現了出現了問題。我們常常用能不能用作為標準來判斷我們需不需要’,但是物品生產出來總歸是在生活中能夠用的上的,但不一定是我們需要的。


正如這本書裡引用的某位哲學家的話,“人們總是思考有效性,卻往往忽略了對於自己來說,需要的東西才是有用的東西。

《斷舍離》:減輕負重的人生,從減輕負重的房間開始


這就如雪中送炭這個成語一樣,在雪中站著的人,冰箱無疑對於對於天氣炎熱的地方的人來說是有用的東西,但是並不是此時需要的東西東西,所以對於此時的自己來所是沒有用的。而炭火是自己需要的,所以才對處於雪地裡的自己是有用的。

所以改變觀念的第二步:

我們應該先判斷自己’需不需要’,然後再來判斷,’有沒有用’。有用的不一定是需要的。

這是指,這件物品對於現在這裡的我來說是不是需要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我們就可以捨棄了。其實不光是處理物品,人際關係上,這點同樣的適用。

其次,我們可能不知道從何下手,或是覺得工程太大,又或者是覺得自己自己不會整理。


那麼我們要做的第一點,就是從家裡所有的’出口’開始。


《斷舍離》:減輕負重的人生,從減輕負重的房間開始


這個出口指的不是家裡的門口,而是例如垃圾桶、下水道、浴室等,會把家裡的東西往外帶的地方。第一天先從及時處理家裡的垃圾開始,第二天可以清理掉不吃的或者剩下的食物,第三天可以處理掉自己的快遞包裝盒等等。

這些地方是直接與身體有親密接觸的,清理這些’出口’,也是恢復肉體的舒暢和健康,這同樣也是進行人生整理的第一步,因為擁有優雅的人生的前提是擁有健康和舒適的肉體嘛。

從小事一天一天累積做一些自己手邊就能夠開始實踐斷舍離的事情,慢慢從中獲得成就感,可以激勵我們繼續往下進行。

《斷舍離》:減輕負重的人生,從減輕負重的房間開始


小地方獲得的小成功的不斷累加,能給人以勇氣和信心去面對自己更大的難題。其實人在收穫成就感之後,很容易就會對這件事情產生極大的興趣並且愛上這種感覺,因為每個人都期待得到別人的肯定。


所以在完成一天的小任務之後可以給自己一個誇獎或是小小的獎勵,也就不會覺得斷舍離對自己來說是一個難題了。

第二點就是從自己的居所開始。

這個不是說整個房間,而是指從自己每天都能夠接觸到地方開始,例如衣櫃、鞋架、化妝臺等地方。而這些每天我們能夠接觸到的地方,也是我們將會展現在社會上的形象。同樣的這也可能是我們覺得最難以處理的地方。

《斷舍離》:減輕負重的人生,從減輕負重的房間開始


我們對這些地方進行斷舍離的第一步就是丟棄。

以衣櫃為例,我們第一天可以直接丟掉那些破損不能再穿的。第二天可以丟棄掉那些已經不適合現在的自己的衣服。第三天可以丟棄掉那些質量不好自己也不怎麼喜歡穿的衣服等。鞋架、襪子等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在對於會與身體有接觸的物品時,儘量以必要、舒適、愉快為標準來進行篩選。因為要擁有舒適的人生,最直觀也是最深刻的體驗不也就是自己身上的感覺嗎?

而化妝臺等物品雜多的地方同樣可以使用這個標準,首先丟掉過期的,然後丟掉質量不高用了不舒適的,再丟掉不適合自己的。冰箱等地方也同樣的適用這個順序。

可能有時候買來的東西價格也不低,可是不是那麼的適合自己,因此就想留著。可是不適合就是不適合,不會因為它放久了就適合,它只會放過期,而後同樣的淪為廢品。

貴的不一定好,但適合你的一定是最好的。

第二步就是歸納,以“易取、好收、美觀”為基礎。

在這些地方,不要佔用掉全部的空間,而是根據物品的量,留有三成到五成的剩餘空間。太滿會導致我們取了一次之後就亂了,就會造成每天都要重複無止盡的收拾的境地。

《斷舍離》:減輕負重的人生,從減輕負重的房間開始


例如廚房的東西進行大中小品類來進行分類,這樣可以方便尋找;放在箱子裡的東西可以不蓋蓋子就不蓋,這樣方便拿取;襪子、內褲、t恤等可以團成團,這樣拿的時候也不會散做一團等。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許多有用的實際操作小技巧,有整理方面的朋友們可以去進行購買學習。

當你的房間不再是亂糟糟的,找不到自己的東西的時候,你的生活狀態也會逐漸的好起來。這就像是人的身體,去掉了無用的東西,留下一些有用的並且井然有序的東西,那麼你的身體也會健康、清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