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及我国GDP增速

众权威机构预测 | 2020全球及我国GDP增速

受新型肺炎疫情蔓延影响,全球经济遭受重创,油价暴跌、股市熔断,全球资本市场一片风声鹤唳,经济衰退悲观预期加重。

虽然我国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新冠疫情上升为全球事件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需要重新评估。

以下是地产锐观察依据网上公开资料进行的梳理。面对复杂的大形势,我们既不能过度恐慌,也不能盲目乐观。看看权威机构是如何预测的,有助于我们形成自己的判断,化解焦虑。

众权威机构预测 | 2020全球及我国GDP增速


对全球经济指标的预测

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构成全球性大流行。据环球网梳理,截至北京时间3月22日中午12时,全球至少已有48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新冠肺炎全球扩散强烈冲击贸易活动,资本市场一片恐慌,全球经济前景不容乐观。众权威机构的预测结果是,2020年全球GDP增速在0.9-1.5%之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但目前该组织189个成员国中已有三分之一报告有感染病例,调整2020年全球经济预测增长率将低于2019年的2.9%。

国际金融协会(IIF):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恐慌潜在后果范围广,且未来高度不确定,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接近1%,远低于2019年2.6%的增长水平,将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基准和悲观两种情形进行预测,分别下调全球和主要经济体2020年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并认为新冠肺炎已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实质性影响。


OECO对2020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基准情形)

众权威机构预测 | 2020全球及我国GDP增速

惠誉(Fitch):当前世界经济仍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一季度全球GDP环比将下降3%-5%,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2.5%大幅下调至1.3%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0.9%,为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全球经济增长预计第一季度为-0.3%,第二季度为-0.6%,第三季度为1.8%,第四季度为2.5%。

摩根大通(JPM):今年第二季度欧洲经济将出现空前的崩塌式暴跌,最高幅度可能会达到22%,英国经济将陷入萧条,全球经济的发动机----美国经济也将暴跌14%,不包括中国,全球经济将出现13.7%的大幅萎缩。预计2020年全球GDP年平均增长率下降1.1%

高盛(GoldmanSachs):考虑欧洲和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升级,以及中国1、2月的数据表现,将202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下调至1.25%。

标准普尔(S&P):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很大,出现衰退概率不断加大,预测2020年全球GDP增长仅为1.0%至1.5%

众权威机构预测 | 2020全球及我国GDP增速


对我国经济指标的预测

鉴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短期内经济V型反弹的可能性变得渺茫,未来几周中国还将面对外需骤降的局面,大部分机构下调了对2020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期。

瑞银(UBS):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并导致全国性停产,严重冲击中国首两个月经济活动,3月份仍未能完全恢复正常。预测中国首季GDP按年将大幅收缩5%。即使到第二季增速仍将低于1.5%。

再度下调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测,由上周估计增长4.8%,进一步下调至仅1.5%。预测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中国全年GDP增速也不会超过3%,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恶化,将拖累中国复苏步伐。

标准普尔(S&P):受疫情影响,亚太区经济最少会衰退两个季度,调低亚洲多个国家全年经济增长预测,将原预测中国经济增长4.8%降至2.9%。预测中国内地第三季度情况会好转,预计2021年GDP增速将达8.6%。

野村(Nomura):中国今年1月至2月的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反映疫情影响严重。目前商业复苏仅恢复到正常水准的70%,预计一季度GDP增速降至0%。疫情在全球演变为大流行,将在未来数个季度对中国外需造成巨大压力,将中国今年全年GDP增速

由5.0%下调至4.8%。

高盛(GoldmanSachs):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经济意外指数从前值-119.70大幅下探118.70点至-238.40,下调中国第一季度GDP预期较上年同期下降9%,此前为增长2.5%,并对中国2020年全年GDP增长的预测从此前的5.5%下调至3%

惠誉(Fitch):惠誉认为,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预计一季度中国GDP环比下降5%,同比下降1%。但随着中国每日新增病例大幅下降,将为二季度实现经济反弹奠定基础。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为3.7%(此前预测为5.9%)

平安宏观经济研究院:疫情打破经济企稳趋势,周期复苏仍需等待,预计中国一季度GDP增速为-6.3%,全年预测为3.8%。

中金研究:近期新冠疫情迅速在全球扩散升级并已出现向金融市场“传染”的迹象。鉴于此,将2020年中国实际GDP增速预测

从此前的6.1%下调至2.6%,而2021年有望大幅回升至9.0%;预计名义增速将在2020年显著放缓至2.8%,但于2021年回弹至11.2%。

对我国房地产形势的预测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 39.9%、销售额同比降低35.9%、新开工面积同比降低 44.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低 16.3%、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2.9%。可以看到销售、开工、投资均下滑明显。

天风证券:“房住不炒”仍为长逻辑,短期“因城施策”将占据上风

当前仍处于政策面分歧较明显的阶段,为三年紧政策后宽松的起点,短期内容易出现政策的反复:“房住不炒”仍为长逻辑,短期“因城施策”将占据上风。

部分地区出现的高等级的放松(如降首付、限购放松)的出现,表明地方政府放松的动力较强,不排除未来会继续出现类似的调整,且和中央地产调控精神一致,受疫情影响越严重的区域,更有动力实施宽松政策。

资金面来看,在宏观流动性宽松预期下,后续 LPR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在信用环境偏宽松的情况下,地产的融资有望相对受益。

西南证券:监管不希望通过地产“饮鸩止渴”,但地方仍有空间

近期监管部门已明确2020 年全年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地储备、棚改等与房地产相关的领域,这凸显了中央不希望通过“饮鸩止渴”的方式再次通过房地产拉动投资增速,而是期望通过地方专项债规模提升和“土储和棚改的限制隔离”刺激基建投资增速。

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新纳入的专项债应用领域,配合此前八大省市试点“农转建”自行审批,地方通过专项债在城中村或城边村实施改造、在城市周边新增调节建设用地指标的空间依然较大。

境外疫情局势依然严峻,或带来次生危机。对房地产而言,可能会导致复工返工较慢、湖北地域歧视和就业问题、房贷支付或交楼延长及合同纠纷、竣工和投资不及预期等。

预计疫情对湖北区域、供需格局较差的三四线城市有不利影响,但同时一二线和周边三四线城市需求在下半年或受益于逆周期调节政策,整体呈现此消彼长、先抑后扬的态势。

东兴证券:地产需求端宽松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在提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确认前 2月房地产行业基本面大幅下行,房地产销售和开发投资反弹或不及预期,地价和房价下滑的可能性在提高。目前看地产需求端宽松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在提高,但仍将会视宏观经济和行业数据相机抉择。

后续伴随国内外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的延续,房企融资或将继续边际改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稳住息差的动力下,有望对长久期高收益率的开发贷加以支持。

广发证券:需要房地产在逆周期中发挥稳定作用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表示,当前房地产金融政策整体基调没有变化,近期地方降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等政策调整,仍在监管允许的范围之内。

目前不管是统计局数据,还是高频新房、土地市场数据都不乐观,复苏节奏缓慢,经济及行业需要房地产在逆周期中发挥稳定作用。

众权威机构预测 | 2020全球及我国GDP增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