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老職工的苦和淚是怎樣的?

手機用戶50906468621


下崗工人的無奈在於,首先大多生活在城市,吃商品糧,沒有土地。然後下崗後所有的吃喝都需要以金錢交易的方式來獲取。

同時沒有資本,想做生意也沒有啟動資金,大部分人長期在工廠接觸的是固定的勞動技能,而無法直接和社會所需對接。這樣就是大部分下崗人員下崗的短期內沒有收入。

一方面是每天睜眼就是錢,另一方面是沒有收入,兩頭擠的日子自然不會好過。

而這些人大多再沒有住房,住單位房,隨著下崗,房屋居住問題也漸趨明顯,又是一大塊費用。

關於下崗問題,究其根源其實就是土地問題,有土地起碼餓不死,而沒土地,下崗了,不就是得餓死?

至於說什麼發展第三產業,引導下崗工人再就業是國家給出的出路也確實是解決了一些問題。

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個下崗工人,咱首先要認識問題,重新認識社會,同時不要用不正確的態度對待這個問題,什麼社會都會有各個階層的存在,只是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部分工人為了國家發展,社會大局做出了更深層次的奉獻。這正是先鋒隊的使命所在。

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就要上,國家有難處時候我們要理解,不理解也得理解,這就是硬道理。

所以歸根結底一句話,下崗的趕緊有嘛事幹點嘛事吧,先顧住了家,糊住了口,能過的更進一步就努力更進一步,不賭氣,不服氣,不向生活命運彎腰,把該得的一點一點拿回來,不愧人生才是。

福生無量天尊,國有賢臣輔社稷,家無逆子惱爺孃,人間處處皆溫暖,我遇貧時又何妨。😂😂😂


生活只有承受因果


有一位鄰居家,一家四口下崗,兒子下崗後,也沒有什麼技術,一時找不到工作,兒媳婦過著這日子,捨棄自已的親生女兒,外出打工,幾年沒回來,兩三年後就與老公辦理了離婚手續。兒子無法生存,後來辦了個低保,孫女跟著爺爺奶奶過。但全家人要開支,沒辦法,爺爺就到環衛所做臨時工,在大街上清掃垃圾,奶奶陪伴著孫女。他們家每天下午到超市買些特價菜回來,能醃的就醃,買一次菜可以吃上半個月。如果人家有不要的菜,他們家都會要著。看到他們那個孫女,長得面黃肌瘦,臉上沒有一點紅色。

不過,現在算是挺過來了,爺爺奶奶都辦了退休,兩人加起來有5000多元收入,兒子還是吃著低保,孫女已經讀高中,現在愁的是,一旦考上大學,又要一筆開支。


知秋144466680


我的女婿二零一八年底被一個央企逼退買斷工齡,他是這個央企集團公司的子弟,技校畢業就進廠了,到廠裡買斷工齡吋已四十五歲了,為什麼是逼退呢,當時還要自己寫申請,但你如果不願買斷沒有你的崗位,就象臨時工一樣那裡有活你就去幹,計時,沒活幹閒著還沒有車間,說白了連抹布都不如,抹布還有牆上釘子掛起,沒奈何只能寫申請買斷工齡二十幾萬塊錢,一時間女婿象塌天一樣,惶惶不可終日,好在女兒明理,勸他說天無絕人之路,好多早就下崗了的現在還不活得好好的,整天開導他,勸他豁達樂觀點,沒有過不去的坎,勸他說,

一位流落街頭的拾荒者,自己都吃不飽,卻用來之不易的錢買了一袋麵包,全部餵給海鷗,海鷗吃飽了在他身邊盤旋,他露出了燦爛的笑臉。

他的身上雖然骯髒,內心卻是一片淨土;他雖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靈魂卻無比高貴。

善良無關貧富,它靜靜地根植於每一個人的內心,悄悄地溫暖著這個世界。

有了善良與溫暖,足以支撐我們走過人生所有的苦。

豐子愷說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

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

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都過去了一年,女婿也找到了打工的地方,隨著時間流逝,慢慢的才走出陰影。





潤荷8


91年參加工作,市級運輸公司,月薪88.5毛,97年底下崗,然後,然後…[流淚]

唉…作為70後的我,最高學歷初中,四處奔波,歷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活到今天。當初迷茫,無助…現在,現在,啊。。。來了,不說了,工頭叫我搬水泥去五樓,空了聊。



淨世眼


國家把下崗職工當牲口看待。自己就別把自己當人啦。還把下崗工人唱大不了從頭在來,都四五十歲的人怎麼從頭在來,黨政官員人富餘聿為什麼不下崗,怎麼不從頭在來。唱高調說大話。哪有給下崗職工辦實事的。


用戶7919668520375


下崗老職工每個人都有辛酸史,不論他現在混的如何 。

其實最讓人辛酸心痛的是,不但我們下崗老職工難過,工廠也沒好過,工人下崗後,工廠機器設備一直都在趴窩。那新安裝汽車組裝線當時可是國內最先進的,就連長春汽集團公司當時都沒有,九十年代,我們廠是全軍第一上市公司,生產的汽車是公安部更新換代產品,汽車拉力賽八塊獎牌全部盡收。為了完成引進外資任務政府將我們廠與外商合資改制,說是改制後可年產30萬臺汽車,整個區都會變成汽車城。可是,二十多年過去,汽車沒生產出一臺,公司老闆卻換了好幾個。工廠不生產,股票價位卻在漲。

每當走過看見工廠院內鴉雀無聲,荒草橫生空曠無人,讓人怎麼不痛心疾首啊!


老大129914194


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國有或集體企業在發展中由於不適應或不適合發展的經營理念,逐步被淘汰、轉型、甚至破產,導致大量企業職工下崗或失業或轉行。許多家庭甚至一家子都下崗了。他們為改革開放的大發展做了積極悲痛的貢獻。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始了房改,繼後房屋建設又推向了市場,這一下錢💰還沒有掙多少,又要面對高額的房價。不像農民有田有宅基地房,加上各項優惠政策向農村的傾斜,可以自給自足。可是城市的下崗工人有啥呢?那個時候真的很難啊......好在市場的活躍,一些人可以打工掙錢養家餬口了,一些人可以做點小買賣了,逐步融入到了這個現實的當中,一些優惠的政策也逐步向下崗職工傾斜了......現在想想城市底層的人好難啊......


我只知道我


有個中國最陰的小人。這樣罵的。說什麼工人階級。是吃大鍋飯長大的。是社會主義養的懶蟲。


1384073


這是漢字的特長嘛,明明是失業在家了。硬說是下崗。可憐的工人階級。


善待自己ok


黨章裡面明確寫著“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確立了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現在為什麼讓領導下崗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