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李鹏程:我们不造"伪"智能汽车

在海口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展会来临之际,巨量引擎汽车汇聚了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物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先生接受由巨量引擎打造的《思享+》人物访谈栏目,与大家畅谈小鹏汽车的发展之道。《思享+》是一档为车企传递市场动态、战略前瞻等深度思想交流的王牌栏目,为中国车市输送驱动正能量。

思享+| 小鹏汽车李鹏程:我们不造

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先生

只靠补贴没用 适应市场才能做好准备

新能源市场从最早的红利爆发期,随后经历了补贴退波,市场已经进入到了"稳定期",而2020年补贴还会有一次退波,加上市场上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加入到新能源的战场中,在这条"赛道"上,每个企业都在全力奔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闯出自有的份额是关键问题。

谈到汽车行业中标准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车企,2019年的新能源车市,有众多属于造车新势力的品牌已经向我们证明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打造出新能源汽车,给传统汽车带来革新。未来,他们甚至有可能向传统汽车品牌发出挑战。小鹏汽车就是其中之一。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靠着补贴活着,或者靠着政策活着。"

虽然2019年对新能源汽车公司来说是充满挑战对一年,但是对于只有5岁对小鹏汽车来说却是很有收获的一年。为了面对竞争,"整个这一年里边小鹏汽车跑通了,从产品的研发、到生产、到销售、到交付、到第二款产品的推出的这样一个过程,应该说整个过程我们还是积累了好多的经验。"李鹏程说到。而正是这些经验,让小鹏汽车内部各种体系,从生产到销售都开始适应市场。有了适应,才能调整,未来才能做好准备。

也正因为此,对于过去的2019年,积累了经验的李鹏程评价是"可以打到80分或85分,还算是相对满意的一个成绩。

思享+| 小鹏汽车李鹏程:我们不造

小鹏汽车G3的16000和80%的C端比例

对于2020年的第一个车展,小鹏汽车将在海口车展上展出两款车型。众所周知,海南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上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作为目前在售主力车型的G3肯定不会缺席。2019年1-11月G3的产品销量也已经超过了15000辆。

相比起不少侧重与B端销售模式的新能源车企,小鹏汽车的做法有些不同,虽然注重B端容易达成规模效应,但是最大的市场还是在于C端,谈到G3销量占比时,李鹏程刻意前调"其中有80%都是To C端的",因为个人用户市场销量的提升,口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口碑离不开好的产品和服务。

除了G3,另一款亮相车展的车型是P7。这款车型最早亮相于上海车展(仅展示外观),随后广州车亮相了内饰和公布了预售价格(注:预售价格27-37万元)。刚刚过去不久的圣诞节,P7的入门级后驱长续航车型也公布了预售价(注:预售价格24万元)。对于P7,李鹏程表示这也将是未来小鹏汽车的一款重磅车型。

思享+| 小鹏汽车李鹏程:我们不造

不能整车OTA升级的不能算智能汽车

如果你目前正是一位传统燃油车的用户,你还记得这辆车的新鲜感对你来说维持了多久吗?据说大部人买车用车的新鲜感不会超过3个月。即使这辆车有这样那样不符合你要求的地方,要么去汽配城拆车自己加装,要么强迫自己适应。对传统汽车来说,车辆一旦售出,其作为产品的使命就已经完成。

而智能汽车不同。以小鹏汽车G3为例,前不久它刚刚通过OTA的方式推送了Xmart OS 1.6.1版本,里面升级了包括车内除异味在内的一些功能。对于OTA功能,李鹏程认为这是智能汽车非常核心的一个点:"OTA升级是整个车智能的一个标志。"也是小鹏汽车做智能汽车一直坚持的一个关键点。

"智能汽车像智能手机一样,它总会带给你新鲜感。"事实上,今年小鹏汽车的整个OTA已经进行了几次大的升级,所以应该可以看到,目前的G3跟它最初推向市场的时候,已经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 即将于2020年第二季度上市的P7也一样,通过OTA,一辆车的功能和实用性将会不断提升和完善。

思享+| 小鹏汽车李鹏程:我们不造

做好交流 用户运营不怕从零开始

作为"新势力",小鹏汽车在用户口碑和忠诚度上都有不错的表现。李鹏程把这一切归功于"交流"。对于从零累积起来的用户,小鹏汽车有时间也有机会去做好用户运营,运用互联网和智能基因,做好"交流":

1.车和人交流。智能汽车和传统汽车不一样,传统汽车的用户买了车以后,其实用户和车企之间的关系并不强,因为第一它本身是通过4s店才建立联系的。第二,这个车本身并不智能,通过这个车其实没有办法跟车企之间建立起关联。但智能汽车的优势在于,通过每一次的OTA升级,实际上都是所谓的主机厂和用户之间直接的交流。

2.APP和人交流。在传统车企,车企跟用户的联系,有的要通过发短信,甚至现在还有通过挂号信来通知各种各样的信息的。但现在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手段,比如说APP。车企跟用户之间的关联也确实变得更近了。那么对于小鹏汽车这样一个本身互联网基因比较重的公司来说,我们肯定是这种跟用户交流就会更便捷。在我们的APP上面,我们会跟用户有很多直接交流。

3.人和人交流。互联网和其他智能设备始终不能完全替代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小鹏汽车也知道这一点。小鹏汽车的直营模式里面所有的员工都是小鹏汽车自己的员工,这些工作人员会跟用户做很多交流,甚至会收集很多的用户对小鹏汽车产品的意见,最后反馈给主机厂,这些值得改进和提升的地方都会在产品研发和迭代的时候进行升级。

有这样的互联网的基因,又有了这样智能的产品,虽然是从零做起做用户运营,但小鹏汽车有专门的这样一个部门去做这样的事情。这是李鹏程认为的相比传统车企,小鹏汽车的优势所在。

"所以我们现在说,这个时候确实是我们做用户运营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时候。"

思享+| 小鹏汽车李鹏程:我们不造

和流量平台互相契合 营销才有效果

说到营销,小鹏汽车也是业内走在前列的。小鹏汽车和巨量引擎合作,通过今日头条、抖音等产品,收到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然而在李鹏程看来,之所以和巨量引擎合作,也是看中双方的互联网基因能够较好契合。

小鹏汽车要契合流量平台。大家知道小鹏汽车自己的抖音账号也做得很好,他们拍了很多抖音的短视频,这些抖音视频,未来其实都成为小鹏汽车广告投放时候的一些素材。"你会发现获取的效果远比那些看起来像大片一样的广告,效果要好得多,为什么?"因为在这样的平台之上,小鹏用了这个平台用户很喜欢的交流手段。"所以我们就能够获取到非常多的精准用户群体"李鹏程说到。

平台也在契合小鹏汽车。李鹏程曾经在懂车帝的界面做了个留资测试,10分钟之后他就收到跟进电话。"我觉得这个平台的反应速度,实际上也一定程度上确实满足了我们对用户的信息获取的这样的一个需求。"这就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存基因之一——速度。

正是和营销平台之间的良好契合,使得小鹏汽车无论是打曝光的知名度,还是打产品的美誉度,还是获客促进销量,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未来,李鹏程半开玩笑地说到:"平台的性价比更高,平台的流量更大,我们的获客成本更低,当然是每个车企都希望的事情了。"

优化产品、打造"鹏友圈" 两步走解决新能源痛点

新能源汽车在目前暂时做不到全场景车,其中最大的核心点就是续航问题,或者说来自用户的"里程焦虑"。李鹏程认为要解决现在电动车用户的里程焦虑的痛点无非是两个点。

第一个点,尽可能的提高产品的续航。小鹏汽车P7的后驱超长续航版本已经可以650公里+这样一个水平。解决产品的续航,一定程度能够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

第二点其实就是解决充电问题。如果是有家用充电桩的用户,当然ok。当用户出行的时候,在外面,就得尽可能的找到更多更方便的充电桩。小鹏汽车其实今年拓展了很多的合作伙伴,叫"鹏友圈"。"鹏友圈"就是小鹏汽车合作伙伴的昵称。9月份的时候小鹏汽车和特来电做了合作,特来电会帮小鹏汽车建很多的超充桩,这些超充桩给小鹏汽车自己的用户是有很多福利的。同时小鹏汽车也跟NIO Power做合作共享超充站,同时NIO Power会成为小鹏汽车家充桩的安装供应商,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合作伙伴也在陆续加入到"鹏友圈"里,不断壮大。

在李鹏程看来,通过这些努力,小鹏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也一定就会少很多。"我觉得这样才能真正的推进我们这种纯电的产品或智能纯电产品的发展。"

思享+| 小鹏汽车李鹏程:我们不造

电动车不是新鲜事物 要坚持造智能汽车

访谈最后,李鹏程又谈到了小鹏汽车:"其实大家能感觉到,小鹏汽车之前很多年一直还是比较低调的。"

的确,大家知道小鹏汽车大概是在2017、18年,而实际上,小鹏汽车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公司。G3也并不是他们造出的第一款车,第一款Beta版车目前还保存在广州公司,正是通过Beta版的不断试验才有了后来的G3。

相对于小鹏汽车的低调,李鹏程又能清晰的感受到这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传统汽车企业出身的他加入小鹏汽车也才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用他的话来说:"差不多每天都在进行这种互联网和汽车之间的融合,就说融合是比较好听的一种说法,其实也在冲撞。"

就拿小鹏汽车一直坚持的智能汽车举例。我们经常聊到新能源车、电动车,在李鹏程看来并不是真正的一个分水岭,因为它只是驱动方式的变化。而且电动车其实有非常多年的历史,根本不是新鲜事物,但是智能汽车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才慢慢起来的一个新事物。真正的智能汽车,小鹏汽车自己定义的标准是它必须有融合感知能力,万物互联能力,有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同时有整车OTA能力。

"小鹏汽车一共其实不到4000人。对,所以差不多我们有20%的人在做互联网和自动驾驶。"

有庞大的自动驾驶中心,有自己的互联网中心,小鹏汽车还希望能够把智能车的生态做完整。这时,外部伙伴的参与也必不可少,比如说阿里的小程序,也会第一次落地会落地到即将上市的P7上面。

"大家共同把智能汽车的生态圈能够做好,这是小鹏汽车一直坚守的。"

写在最后:

新能源车到底是换一个汽车的驱动方式?还是整个围绕新能源,建立整个智能汽车生态圈?我想小鹏汽车对此的规划已经非常清晰明了。就像智能手机也不是某一天突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一样。汽车,从单一交通工具向出行智能中心的变化的过程,正是目前"造车新势力"们努力的方向,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